微電影藝術創作週期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8.45K

摘要:微電影以較短的播放時長、較短的製作週期、較低的投資成本,主要通過點擊和轉發得到擴散傳播,是一種電影的新形態,是傳統電影與新媒體結合的衍生物。本文通過理論研究來分析微電影的藝術創作。

微電影藝術創作週期研究論文

關鍵詞:微電影;週期;藝術創作

微電影指的是專門適用在各種各樣的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閒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放映(8~15分鐘)、“微(超短)週期製作”(1~7天或數週)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它具備電影具有的所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主題、故事情節。

一、微電影的藝術創作特點

影像表達的個性化:

(一)平民特性

微電影的視角多爲平民視角,它所展現的羣體也是平民羣體。無論是製作、剪輯還是主體、傳播對象,微電影鎖定的都是平民羣體。尤其是微電影的平民參與性以及微電影故事情節所體現的平民生活,成爲微電影最顯著的藝術特徵。細觀微電影的展現主體,大部分都是小人物,沒有大英雄,沒有大的社會背景,沒有宏大場面,微電影只是反映了平民生活簡單、平凡的一小部分,對草根人物的命運的關注,與觀衆的心靈產生更有觸動的交互反應,其傳播的內容也更具普及性和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微電影的傳播力。

(二)互動影像

衆所周知,傳統電影主要通過院線將作品向觀衆實施單向傳播,在這個過程中,觀衆所處的.地位是被動地位,在電影作品的傳播過程中,觀衆無法與影片形成意見互動,而只能夠單一地觀看影片。而微電影不同的是,它可以通過各種播放平臺,如網絡、手機、移動屏幕等,來實現與觀衆的互動。

(三)多元敘事

微電影的敘事層次比較豐富,呈現多元化特徵。首先,微電影注重敘事淺層化。在敘事過程中,製作者傾向單刀直入,開門見山,人物的社會關係儘量簡化,敘事模式以一個主題爲核心推動情節的發展,形成清晰明朗的敘事線條,令觀衆在短暫的時間內理解影片的故事情節和思想主旨,獲得更多感受,實現快速理解的效果。其次,微電影敘事注重主題單一性。微電影的主題通常單一明確,大多數主題涉及感官層次,主要訴求在於短時間迅速抓住觀衆的心理而引起情感共鳴,進而讓觀衆輕鬆理解影片傳達的主旨。微電影敘事語言也非常簡潔,言簡意賅,抒情達意也是利索自然。爲了凸顯單一的主體,通常,微電影中的開始和結局會被儘量壓縮,着重表現的是戲劇衝突最明顯的部分,從而使內容呈現得更爲豐富,給觀衆帶來深切感觸。再次,微電影的敘事注重多元表現。在具體的敘事策略上,微電影既注重情感敘事,即所有故事情節的展開都是以情感爲推動力的。

(四)商業取向

商業趨向是微電影影像表達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微電影的屬性具有商業化屬性,所以,廣告傳播的特點在微電影的敘事中體現得分外明顯。所以,微電影的敘事特點充分借鑑了廣告的製作經驗,在具體的傳播元素上,兩者也相互映襯,產品傳播訴求點的手法分外明顯,兩者的敘事特點也相互交叉。在微電影《一觸即發》中,商業化的敘事特點體現得也很清晰。微電影的投資商是凱迪拉克汽車,影片中主人公正是藉助於凱迪拉克汽車才殺出重圍,兩者在情節與商業的互文中產生的一致再次印證了微電影與衆不同的商業敘事特徵。當然,這個特徵削弱了消費者對廣告的牴觸心理,又運用它迅速傳播的特點,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基於此,微電影因有產業的支撐而可以迅猛發展。

二、微電影的藝術創作理念

(一)現實主義

(1)視角微小切入。微電影通常以一件小事爲切入角度,通過以小見大來反映作爲微電影的切入點,進而探討並思考現實的社會問題並密切關注人們的內心世界。這樣靈活的創作手段也是微電影創作慣用的技法。(2)微電影反映的主體多爲小人物,對小人物的描寫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很接近。故事通常通過關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理想以及人生,去揭露普通人的內在精神和生活態度。爲了更多地展現出普通人的現實生活,微電影在塑造角色時,微電影更善於將普通任務凝練化,通過簡潔的畫面描繪出他們的感情世界、選擇與夢想,深入挖掘與表現他們在平凡生活中的責任、命運與情感。

(二)結構主義

微電影創作的結構主義主要體現在情節的設置上,主要依託對微電影創作元素的裁剪和佈局來實現藝術創作。微電影的整體結構與傳統電影不同,因爲時空運動的特殊要求而有特別的要求。主要分爲“開放式”結構和“閉鎖式”結構,以此來完成整部微電影的敘事,這樣的結構主義讓微電影所要表現的問題面更寬、更貼近真實的生活,形成微電影獨特的創作理念。

(三)色彩主義

在微電影的創作中,還有一大理念特色不應該被忽略,那便是色彩主義。微電影的畫面色彩不僅要與視覺效果巧妙融合,還要與故事的背景環境相互映襯。微電影的畫面色彩不僅可以極大地提升影片的視覺效果,還可以豐盈微電影的風格情調,讓微電影的藝術格調更爲豐富。微電影的畫面色彩在設計時不能毫無章法,而是要有固有的規律準則,同時凸顯自身特色。在此基礎上,畫面色彩的合理設計不僅可以加深觀衆的印象,還可以引起觀衆的心理響應和情感共鳴,有助於提升微電影的藝術特質和水準,從而成爲微電影快速發展的推動元素。綜合而言,微電影的藝術創作理念是指通過藝術手法與藝術技巧的運用挖掘出創作人想要傳達的精神、思想情感;還指憑藉微電影自身的藝術特性襯托出觀衆情緒的藝術特性,這便是微電影之所以存在的意義,同時也向人們展現了其深層次的藝術本質。

參考文獻:

[1]汪黎黎.新媒體電影初探[J].新聞愛好者,2011(17).

[2]張高偉.論微電影的敘事藝術[J].美與時代(下),2011(07).

[3]代欣.淺析新媒體電影發展之路——以“11度青春系列電影”爲例[J].今傳媒,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