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大學生心理壓力論文範文

學識都 人氣:8.97K

導語:論文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小編整理了最新的大學生心理壓力論文範文,歡迎參考借鑑!

最新的大學生心理壓力論文範文

摘要: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係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係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要遠遠低於同年齡階段的其他羣體。本文以烏蘭察布市高校學生爲對象,對影響“90”後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狀態進行調查研究,旨在更好的瞭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狀態,心理壓力的來源,以及應對方式等因素,並探究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壓力干預和心理健康輔導的方法。

關鍵詞:“90後”;大學生;心理壓力

心理壓力是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中較爲關鍵的因素之一。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急劇變化,“90”後的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行爲方式與“80”後的大學生相比,表現出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及時而明確的瞭解“90”後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狀態,心理壓力的影響因素以及應對方式等問題,成爲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而且緊迫的課題。

1“90後”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現狀調查

在刺激與反應的交互作用之下就產生了壓力,壓力是在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都存在着嚴重的影響。壓力的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挑戰人的耐心與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激發人的做事效率。本文以烏蘭察布市高校學生爲對象,對影響“90”後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狀態進行調查研究。通過調查可知,65%以上的90後大學生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壓力,其中大學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存在較嚴重心理障礙的大學生約佔總體的10%左右。90後大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壓力過高,如果長期得不到緩解,將對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引發各種不良心態;另一種是壓力過低,導致這些學生缺乏目標與動力,同樣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90後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習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是生活方面的壓力,高校教育者應該針對這兩個方面重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對心理壓力進行處理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採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能夠對心理壓力進行有效的舒緩;第二種是時而積極時而消極,教育者應該通過交談、注意力轉移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心理壓力的釋放;第三種是採用消極的應對方式,或者對事情的發展不管不顧,或者是採用酗酒等方式進行對待。

2“90後”大學生心理壓力的釋放對策

2.1明確心理壓力的真正來源

在一定的事件中,如果個人感覺到事情已經在自己的可控能力之外,所產生的主觀感受就是所謂的壓力。如果壓力不能夠得到及時的釋放或者消除,將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到工作、生活等。壓力的真正來源實際上就是壓力源,是客觀存在的。在對心理壓力進行釋放的過程中,只有明確心理壓力的真正來源,才能夠做到“對症下藥”,從根本上對心理壓力進行有效消除。

2.1.1壓力事件

引發壓力產生的具體事件就是壓力事件。壓力事件形式多種多樣,針對不同的壓力事件形式應該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當遇到的事情具有不可抗拒性時,應該做的並不是對自己過分苛責,而是應該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即使是換作其他人同樣會由此遭遇,自己應該積極面對;如果出現能力不足、機遇不佳等情況,所要做的並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要思考如何通過努力進行調整與完善;如果對方的要求過高或者自己受到了不合理的待遇,不應該心生憤恨,而是應該思考如何合理應對或適當反抗。

2.1.2壓力人物

壓力人物主要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等,90後大學生所面對的壓力人物主要來自班級、寢室、社團等。90後大學生所處的時代與環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90後大學生獨特的性格因素,導致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在壓力形成的因素中,壓力人物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在對壓力人物所產生的壓力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該對壓力產生原因及處理方法進行認真的思考,從而更好地對心理壓力進行應對。除了外界的壓力人物之外,“自己”也是非常關鍵的壓力人物之一,在對心理壓力進行緩解或消除的過程中,應該從自身找原因,分析心理壓力產生的'自身原因,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與改變。

2.2利用“巴萊多定律”對生活進行科學規劃

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提出了“巴萊多定律”,具體的內容爲:任何事物中起決定作用的只有其中的20%左右,剩餘的80%是次要的,非決定性的“.90後”大學生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找到發揮決定作用的20%,從而對時間與精力進行合理的分配,在處理好20%的基礎上對剩餘的80%進行處理。

2.2.1實現目標的制定

90後大學生在對時間進行安排的過程中,最爲關鍵的就是對生活、學習的整體目標進行科學評估,確定自己的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依據相應的目標對生活、學習進行安排,突出其中重點的、決定性的事件,有條不紊的實現目標。

2.2.2實現計劃的制定

90後大學生應該每天都制定詳細計劃,對每天必須完成的事情按照主次順序進行排列,找到自己認爲的其中那“20%”,將最爲重要或者急迫的事情進行完成。事情的主次並非一成不變,應該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整,實現生活、學習計劃的合理化與科學化。

2.2.3實現時間的合理分配

只有有效地對時間進行利用,才能夠實現壓力最大限度的緩解。90後大學生應該對自己的計劃表進行有效的統籌管理,在每件事情處理的過程中都安排適當的時間量,實現時間的科學分配、合理利用。

2.3對自身的心態進行良好的調整

心態指的是人的心理狀態,對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心態能夠促進個人取得成功,同時提升幸福程度。心態往往對事情的成敗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對個人的內心情緒變化有着直接影響。90後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應該養成良好的心態,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2.3.1對社會現實進行正確面對

90後大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差,在對事情看待與認識的過程中常常過於理想化,這就導致90後大學生容易感到挫敗感。社會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不僅包含有光明的一面,同樣也有黑暗的一面;不僅有好人,相對也必須存在壞人。90後大學生在看待社會的過程中應該明確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距與不同。90後大學生在思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過程中,不能夠存在攀比心理,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對他人或者社會進行衡量,要學會正確地面對社會現實,承認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客觀存在,不是要抱怨或者忽略差距,而是要努力縮小差距。

2.3.2對自己進行正確看待

90後大學生大部分都生活在非常優越的條件下,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挫折或者磨難比較少,缺乏較強的挫折承受能力。因此,90後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應該注重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與強化。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面對挫折不應該自怨自艾,而是應該首先從自身找原因。在面對挫折的過程重要堅信勤能補拙,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彌補自己的不足;堅信人無完人,每個人都存在優點與缺點,應該取長補短、積極進取;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接受自己、相信自己,確立自強自立的心態。

2.3.3實現自身的不斷充實與完善

90後大學生在課餘生活中要培養閱讀的良好習慣,多讀一些着作,實現自身從內而外的轉變,提高自身的內涵與修養。讀書能夠對生活中、精神中存在的各種塵埃、污穢等進行洗滌,使自己的內心中產生清新的靈動之氣,甚至會產生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陶淵明的《飲酒》中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是一種身處鬧市而依舊心清性明的境界,體現出了陶淵明在清高背後所具有的毅力;《巴黎聖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雖然外表醜陋,但是擁有一顆無比善良的心靈與無比純真的品質,展現處理無比高尚的氣質與風度,引導讀者追尋心靈的純淨與高潔。在生活中少不了風霜雨雪,但是如果擁有了足夠的樂觀與堅強,任何艱難險阻也不會阻斷前行的道路,只會讓生活更加明媚。

3總結

90後大學生在社會經濟現狀、就業形勢、信息發展現狀等因素的影響之下,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與其他大學生相比,90後大學生具有性格早熟、認知獨立、情感脆弱、意志薄弱等特點。針對90後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對其面臨的壓力內容、壓力應對形式等進行充分的瞭解,爲90後大學生心理壓力緩解奠定堅實基礎。本文依據90後大學生心理壓力方面的現狀及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緩解或消除心理壓力的措施,爲大學生正確處理壓力提供指導,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與壓力應對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遠超,姜巧玲,董彥皓.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以某二本院校2010級爲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08(85):101-105.

〔2〕張小平,邵雅利.網絡時代下的“90後”大學生心理特徵及教育創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85):69-76.

〔3〕張林悅,張爍彬,盧少勇.平衡學生心理壓力,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壓力源及壓力應對方式調查報告[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02(87):185-186.

〔4〕李洪.大學生心理壓力調查研究---基於西華大學管理學院的調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03(48):77-81.

〔5〕邵雅利.網絡時代下90後大學生思想狀況的調查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98):54-58.

〔6〕鄧彥.“90後”高職大學生心理特點的調查研究[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13,04(97):81-84.

〔7〕陳雪飛.雲南某師範院校“90後”大學生SCL-90測試結果分析[J].曲靖師範學院學報,2013,06(84):66-70.

〔8〕李雲飛,閆雯.獨立學院“90後”大學生的心理特徵調查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23(39):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