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問工筆花鳥畫的藝術魅力探析論文

學識都 人氣:1W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商周的青銅器上都有它的蹤跡可尋。它始於唐代,成熟於五代,鼎盛與兩宋。到明清時期由於文人寫意花鳥畫佔主要地位,工筆花鳥畫日漸衰落。到二十世紀初期花鳥畫大家有陳之佛、於非誾等,他們扛起了振興工筆花鳥畫的大旗,並把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直到今天工筆花鳥畫也一直長盛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美術這個大家庭裏茁壯成長,枝繁葉茂,其代表畫家有楊天問、江宏偉、賈廣健等。楊天問是我國當代傑出的工筆花鳥畫家,他長年教書育人、躬耕藝海、勤奮執着,在藝術教育和藝術創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楊天問工筆花鳥畫的藝術魅力探析論文

楊天問,河北滄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美協東方藝術學會副祕書長、河北大學藝術系教授、碩士生導師。199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同年作品《叢林的暮色》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1999年作品《藕塘深處》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榮獲銅獎,同年《鬆雉圖》入選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展。2004年作品《野闊草露蒼茫》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2009年作品《已涼天氣未寒時》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河北選送作品展獲銅獎。2014年作品《幽花野卉酬天地》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他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和教學工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對當代的工筆花鳥畫影響深遠。

一、自然脫俗意境幽深

中國畫講究意在筆先,可見立意造境是一幅畫首先要考慮的。楊天問常以自然界花草入畫,一片荷葉、一個樹枝,細節之處刻畫入微,捕捉到自然萬物的瞬間之美。他的作品意境幽深、空靈飄逸、清新淡雅、自然脫俗,把觀者在不知不覺中帶入到一個寧靜超逸的世界,在若虛若實的山野草叢中,在茫茫一片的蘆蕩野花間,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使人回味無窮。楊天問作品的意境源自大自然,同時也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對人生的獨到見解。如作品《暮秋荷葉已微黃》,看到它時就覺得心曠神怡,寧靜清幽,彷彿來到山水田園間,遠離了都市的嘈雜,時間就此靜止。看那一隻小蜻蜓,很是生動可愛,彷彿能聽到它翅膀煽動的聲音,讓人不由聯想到宋代詩人楊萬里膾炙人口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正是畫家自己人生的寫照,淡泊名利,恬淡不爭,也是他對生命、生活的'感悟和體會,經過提煉、加工用繪畫的方式表現了出來。欣賞他的作品,我們也能感同身受,體會到他與世無爭、謙遜隨和的人生態度。他早期十分癡迷於荷花題材的描繪,多是秋天的殘荷,整個畫面有種經歷漫長歲月而產生的蒼茫、洗練、古樸、素雅之美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人生轉瞬即逝,隨着歲月的流逝,楊天問日漸增添了對花草樹木之感觸,逐漸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這是繪畫的最高境界。

二、構圖完美造型嚴謹

唐代張彥遠說“至於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把安排構圖看作繪畫的提綱統領。可見一幅畫構圖的重要性。楊天問的構圖可以說是完美,每一幅畫的構圖章法都要經過反覆推敲,多次的修改,即使是一隻小鳥,一隻蜻蜓或是一個樹枝的穿插還是一個花頭的朝向都要反覆斟酌才定稿。正是如此,楊天問每一幅畫的構圖都是完美的,無懈可擊的,多一筆覺得多餘,少一筆就覺得太少。畫面的疏密聚散、虛實相生、賓主分明,嚴謹但不呆板。他遵守規律但也不是一成不變,在表現不同對象的時候進行大膽的突破和創新,既不模仿古人,又不重複自己。作品的構圖有時疏可跑馬,如作品《秋風蕭瑟天氣涼》,構圖很有創意,作品的上半部分幾乎是留白的,但又不覺得畫面空,反而覺得很通透,給人以遐想的空間,意境深遠。作品構圖有時又密不透風,如作品《不知何處是它鄉》,採用了比較密集的構圖方式,此構圖法可以使畫面整體感很強、很統一,加之整體黃褐色的基調,營造了寧靜深幽的意境,讓人感受到了秋天蒼茫靜謐的永恆之美。

嚴謹的造型是工筆花鳥畫的主要特徵,楊天問的工筆花鳥畫造型無懈可擊,十分嚴謹和考究。他長期堅持深入生活中去寫生,對一花、一木、一草都細緻入微的描繪。但他不是被動的描摹方式,是經過藝術再加工,刪繁就簡、提煉加工使之更加生動,具有代表性,更具有典型性。他筆下鳥雀或棲息靜止、或振翅欲飛、或暢遊天空,形態各異,靈動活潑,顯示出畫家嫺熟的造型能力。楊天問對作品的造型相當重視,而造型的關鍵就是素描線稿,所以構思創作素描線稿是楊天問作品當中耗時相當大的部分。他通常創作前先深入大自然中考察寫生,回到畫室把寫生的素材進行整理加工。先從一張張小樣草圖開始,反覆修改斟酌,一個小細節覺得造型不夠完美,都會改上好多遍。如樹枝穿插、葉脈的走向甚至鳥兒身上的一片羽毛都不肯放過,精益求精,力求造型的完美,幾易畫稿最終纔會定稿。如作品《春到人間草木知》,造型嚴謹,無懈可擊,從整體到局部的刻畫都十分的精道。看那一個個花朵、一片片葉子還有輕盈靈巧的鳥兒都刻畫的精細入微,充滿生機和活力,就像身臨其境,能聞到花香,聽到鳥鳴。不由讓人聯想到唐朝着名詩人、畫家王維的名詩《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整幅作品造型完美、意境幽深,讓人置身畫中不能自拔。

三、筆墨精道設色高古

楊天問的工筆花鳥畫筆墨線條十分工整細緻,用較乾的墨勾勒,近處勾勒的實,遠處勾勒的虛,隨着對象轉折移動而自然形成虛實相生,濃淡結合的線條,墨色也隨着有濃淡的變化。上色後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有外輪廓線,它已與物體融爲一體,既融於整個大環境中,又能起到規整外形塑造體積感的作用,這樣的線條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是長期堅持練習積累的結果。如作品《鳥啼聲聲春來早》,畫面裏清風徐來、鳥雀啁秋,花卉芬芳,以精細的筆致描繪出永不凋零的花朵,把轉瞬即逝的美好永遠定格在寧靜素雅的畫面裏。

設色在謝赫六法裏釋爲隨類賦彩。在設色方面,楊天問喜用整體灰調子來營造畫面的氛圍,給人以高雅古樸的感覺。整體色調統一,虛實相生,空間感很強。細看小細節的色調也都交代的十分清楚。爲了營造這種滄桑、高古的氛圍,他常常會反覆的畫完洗,洗完畫,多達數十遍,一張作品從最初構思、定稿、設色到最後完成往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如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獎的作品《藕塘深處》,爲了達到整體滄桑感,爲了營造這種蒼茫朦朧之美,達到高雅古樸的感覺,就是通過反覆的染色,反覆的擦洗來完成的。

以上從意境、構圖、造型、筆墨、設色等幾方面對楊天問工筆花鳥畫高雅古樸的藝術風格和嚴謹獨特的創作理念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他長期深入大自然中觀察體驗生活,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工筆花鳥畫的創作之中。他的畫意境幽深、構圖完美、造型嚴謹、筆墨精道、設色高古,慣以虛實相應的手法營造出蒼茫朦朧之美,詮釋出自然的真諦。作爲一名高校的教授、碩士生導師,他治學嚴謹、無私奉獻、爲人低調、關心學生,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創作經驗、技法與藝術感悟傳授給學生們,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進步提高。楊天問以謙和的爲人、高雅古樸的藝術風格、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以及嚴謹的治學精神,爲國家培養了大批從事工筆花鳥畫創作的人才,影響和推動了當代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天問,楊天問國畫精選[M].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1998.

[2]楊天問,楊天問工筆畫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3]楊天問,楊天問畫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4]江宏偉,畫境·江宏偉工筆花鳥畫探微[M].安徽:安徽美術出版社,2013.

[5]金納,工筆花鳥畫技法[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