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下歷史教學的理性思考和教學建議

學識都 人氣:7.72K

摘要:教育改革、素質改革一直是當今教育界的熱門話題,也是中國教育的出路所在。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是每一箇中學教師的責任,也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本文結合當下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趨勢和潮流,對教學做出分析和思考,以一名數學老師的視角,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教訓,對數學教學活動謹慎分析,並就教學活動提出幾點建議。

素質教育下歷史教學的理性思考和教學建議

關鍵詞:素質教育;建議;歷史教學

1、引言

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併爲滿足終身教育的要求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來的新概念。素質教育的提出有其合理的心理學理論基礎,人的心理是由認知和情感兩大系統構成。學校實行素質教育即要兼顧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發展,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五項內容,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學生的興趣、動機、情感、意志和性格五項內容。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爲宗旨,初中教育作爲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數學教學面臨雙重任務,首先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進行數學教學,爲社會選送優秀人才,此外也要爲高中輸送優秀畢業生。

通過上述對相關素質教育研究的綜述,雖然素質教育現在還處於發展的幼兒階段,但是發展和研究的趨勢確是愈演愈烈。我們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準確理解和把握素質教育的核心精神,結合自己的所教學科,真正將素質教育貫徹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同時要在借鑑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善於總結自己的工作和教學失誤,變化多種教學形式,以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

課程改革給初中歷史教師帶來生機和動力,大部分初中歷史教師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改革之中,潛心研究課標、教材、教學理念,使初中歷史教學發生很大變化。但通過實際調研,發現初中歷史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究其原因,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點:

1.1受考試制度影響。從學校的角度看,中學教師的配備,都爲中考服務。歷史學科多年不參加中考。歷史教師中精英多被充實到語、數、英、理、化隊伍中,相反把教師隊伍薄弱羣體移到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隊伍參差不齊。

從教師的角度看,不參加中考的科目無壓力,另外多年教歷史的教師,書本那點知識已爛熟於心,新教材"只是換湯不換藥",教學方式我行我素,有人聽課臨時作秀,這部分羣體從思想底層,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因而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老生常談"。

1.2受對新課程不重視程度的影響。從教育部開始實施新課程之時,我們在教研中就宣傳、滲透新的教學理念。2004年秋,我市開始使用新教材,我們開展了新教材培訓、研討課、片活動、定期深入到校調研指導等活動,目的是提高教師對新的理念,新教材的認識和理解,解決教師教學活動中的困惑。經過一段時期調研我發現,新的教學理念並沒引起有的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

2、問題和認識

2.1問題提出。中學歷史是教育基礎,中學階段的學習爲培養全方面的人才奠定基礎,作爲工作在第一線的初中教師,都會面臨教學中的矛盾。一方面應該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人才奠定基礎,進行素質教育;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臨升學的壓力,將考覈學生的`標準局限在考試成績中。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尋找平衡成爲教育活動中不得不考慮和解決的難題。此外,新課改和素質教育雖然早已進入實施階段,但是就歷史教學過程而言,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學的角度看,學生的主動建構性不夠,不善於表達自己的理解和建議,懶於動腦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並且學生普遍缺乏獨立思考的意識,表現爲思考層次不深,方法不當。從教的角度看,不少教師照搬改革現有的實踐成果,如課堂教學設計等,此外更不少教師對素質教育存在極端化態度,即一味地否定傳統教育,導致出現教學形式僵硬、收效甚微等不良局面。

因此,我們必須根據當下素質教育的趨勢,認真鑽研教學。

2.2認識。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同於以往傳統教育的"劇本式"教學,教師必須對教學觀有一個新的深刻的認識。傳統教育採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灌輸知識,課堂以教師爲中心,學生任務繁重,獨立思考時間少,教育注重結果,以考試成績作爲評估學生的主要標準。素質教育則關注學生自由全面的發展,將課堂放手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給予其充分的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時間,注重創新能力的塑造,同時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助,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

歷史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自己的特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思維活動的過程。人的認識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不斷反覆的過程,教師要注重將教學與實際結合起來,使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3、關於教學的幾點意見

3.1革新教育觀念,提升教師自身素質。傳統的應試教育以考試分數作爲評判教師與學生的標準,導致了教育的功利化。素質教育下,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能力等,使得學生在更爲寬廣的學習空間裏學習,突破傳統的教學觀。要從人才培養的高度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高度審視教學。同時素質教育是一種更全面、更合理、更符合學生髮展特點的教育,因此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也高。教師要在革新自己教育觀念的基礎上,隨時接受新的挑戰,認真鑽研教學大綱,不斷探索歷史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3.2體察學生,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教育思想,其對於當今的教育仍然具有又要的指導意義。因材施教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是尋求分數與提高素質之間平衡的有效方法。以鍛鍊更好的思維能力;應在鞏固其數學基礎的基礎上,多采取鼓勵政策,上課時多提問等方式,激發其學習興趣;對於思維能力一般,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重點應該放在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上,課堂上多多提問,對這些學生多謝輔導和關心,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學習特點;

3.3總結、評估,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有這樣的論述:教學測試和評估的過程是師生交流的過程,要改進測試和評估結果的報告形式,選擇描述學生學習效果的最佳方法。

4、總結

早在原始社會後期,教育就開始萌生,縱觀整個教育的歷史行程,我們可以發現,素質教育一直是占主導地位的。素質教育需要從我國當代教育學所提出的德智體美勞入手,綜合地、全面地。立體式地素在個人自由地精神心性。當今國際間的競爭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素質的競爭,因此實行素質教育是必要的。作爲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更要深刻理解自己的使命,緊跟時代和歷史的潮流,牢牢把握素質教育的精神內核,將促進"自由全面發展"的宗旨貫徹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信任和尊重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等各方面的素養。同時,要即時更新自己的專業數學知識,不斷武裝和強大自己,善於總結工作和教學經驗,爭取更大的進步,將素質教育真正貫徹到是實際的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劉澤民.素質教育的哲學思考[J].現代大學教育.2001,(5)

[2]朱琳.淺談把教育貫穿於英語教學之中[J].新教師教學.2010,(7)

[3]李謳亞.淺析素質教育下的初中政治教學[J].教育科學.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