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動欄目的應用論文

學識都 人氣:2.89W

關鍵詞】地理教學;活動欄目;應用

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動欄目的應用論文

教材中“活動”欄目的設置,目的是爲師生提供一個互動平臺,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通過活動的充分開展,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教材中“活動”欄目的應用時序要由具體章節的內容來決定,也可根據教學需要靈活處理,總體上應當把握好“兩個段、五個面”,即課內、課外兩個時段,課內的導入、穿插、小結、預習、溫故五個方面。

一、課內“活動”安排要掌控好三個環節

1.合理導入,創設情景。這樣的安排可以使學生一開始就產生一種刨根問底的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如在學習“自然災害”一課時,一上課就可讓學生完成教材55頁設置的活動:下列現象或事件中,哪些屬於自然災害,爲什麼?你見過哪些自然災害,造成了哪些危害?由此自然地導入本課教學內容,讓學生帶着問題聽課,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2.巧妙穿插,增強互動。在新課教學中,教師應力求使“活動”與教學內容融爲一體,將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活動”有機結合,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一是“活動”在先,描述在後。由於“活動”是描述的具體分層,而且是要學生先動起來(閱讀、分析、總結),所以多數情況下,應該先“活動”後描述,這樣更能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如在學習“中國地理位置優越性”時,可先讓學生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再討論、分析得出中國所處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使學生知道並掌握從哪些方面分析一個國家的位置。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讀圖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是講授在先,“活動”在後。新課中要用到舊知識時,教師可先講或者先問,再通過“活動”補充;如果牽涉知識的銜接、深入或者新概念出現時,教師的`講授在先,學生的“活動”在後。如在學習“河流”一課時,教師先給出外流河和內流河的概念,再讓學生完成課本44頁的“活動”,這樣學生容易接受,更能體會概念的本質,有利於提高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三是講授和“活動”同時進行。個別“活動”在知識結構上與教學內容呈並列關係,因某些因素限制,有時可能會使教師誤認爲其是教學內容的重複而忽略,其實這部分內容正體現了新教材知識體系上的完整性,即技能與能力的相輔相成。

3.及時小結,發揮“活動”對課堂教學內容總結深化、檢查鞏固的作用。如學習完“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的內容後,可讓學生完成教材40頁“分析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的活動,引導學生從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計算一月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低多少?七月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更深刻地理解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課外“活動”的落實要把握好兩個方面

1.課前活動,體現“博觀而約取”。把活動內容放在課前,有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預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便於學生髮現問題。同時,讓學生在預習時動手查閱自己感興趣的相關知識資料,能夠豐富其知識儲備,爲課堂教學打好基礎,甚至爲學生觀念的樹立、觀點的形成做好鋪墊。如在學習“水資源”一課前,教師可讓學生完成教材81頁的調查表。這樣能夠使學生對國際性“水荒”的現狀和我國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根本問題有一個基本瞭解,並深刻認識到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可以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2.課後活動,追求“溫故而知新”。課堂時間有限,一些活動因準備時間過長、耗時較多或者條件不具備無法在課堂上開展,如蒐集資料、板報宣傳等,可讓學生在課下做好充分準備。在活動時間上,可以在學完本節課內容後,給學生布置活動內容讓學生課後進行準備,在單元總結時完成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後自行完成活動,這就使地理教學活動延伸到了課堂之外,能使學生真正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通過實踐培養能力。如在學習完“民族”一課後,讓學生完成教材17頁設置的“活動”: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哪些是來自我國少數民族的項目?由於學生地理知識水平有限,可引導他們藉助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收集相關資料,並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進一步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是我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