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的數學課堂論文

學識都 人氣:2.42W

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繫,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數學課呢?

新形勢下的數學課堂論文

一、正確的教育理念

上好一堂課,首先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作嚮導。從某種意義上講,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是數學知識體系的靈魂。從素質教育 的角度看,數學教育中培養各種人才所需的共性的東西,既不是數學知識,也不是解題 能力,而是數學觀念——“數學地”思考 、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不論一個人今後從事怎樣的工作,哪怕他對現在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忘得一乾二淨,或者不再會解中學的數學習題,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數學觀念他就會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或多或少地運用數學的思想和觀點思考問題。數學觀念永遠支配着人的思維,發揮着無形的作用。

二、完美的教學設計

應該向優秀教師學習、與同事合作 ,同時也必 須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基於學生的學習起點精心預設。我的做法是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很多內容學生在學習之前都已經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教師習慣於創設一個生活情境以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樑。生活情境必須是“真情境”,尤其當生活數學與課本數學不統一時教師更不能迴避,應從容面對、巧妙應對。

三、要尊重學生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同班級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特徵,同一班級的'學生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好的課程應當關注學生的差異,尊重不同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穫。應恰當處理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同類型的反饋信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注意傾聽各種學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學生可能回答不對,也應讓學生表達出來自己的見解。相信學生的每一個回答都會對學生自己和別人帶來一些啓示,這些啓示有的來自正面,有的可能來自反面。

四、爲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的思考的餘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是爲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爲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最簡單的一個指標是教師提問以後是否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至少有幾秒鐘的時間讓學生想,而不是急於下結論,判定學生會還是不會。特別是那些需要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創造性才能解決的問題,更要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時間。

五、以練習設計爲藝術,促進數學能力的發展

課堂練習不是對所學新知的簡單重複,而是要成爲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培養興趣的廣闊天地。教師要用練習設計的藝術吸學生的心,使他們有鍛鍊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學習了排列組合,我設計“小雞吃米”的故事情節,學生在笑聲中加深了對分數的理解。

合作學習就是師生共同協作、共同參與、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中主要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合作的作用。

一、精心預設,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

選擇恰當的合作學習內容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和關鍵。數學課堂教學的合作學習的內容,可以是教師在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處設計的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質疑問難中主動提出的問題,但並非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於合作學習,過於簡單、結構良好、只有單一答案的學習任務,如簡單計算之類的學習內容就不適合於合作學習。因此,教師要精心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依據學生的數學認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開放性、趣味性,必須發揮小組集體智慧的內容才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二、合作學習的積極參與策略

學生主體性的實現,需要其自身的主體意識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主體意識的最終形成又是以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水平、思維能力爲制約條件的。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單憑自身的學習水平,難以達到理想效果,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藉助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可以產生交互影響,使他們從感性上形象地體會其自身的主體地位及其意義,以達到主體地位的感性實現“合作”必須“參與”,只有“參與”才能“互動”,參與互動越多,越積極,主體地位的感性體驗越強烈,主體意識就越強,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提高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三、營造民主平等氛圍的策略

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情感交融,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動力源泉之一。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問的心理距離非常近,他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他的拍肩摸頭也會使學生因此受到鼓舞。在合作學習中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融,可以從師生互愛、生生互愛、人格平等、教學民主四個方面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