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下的燃氣發電策略論文

學識都 人氣:4.96K

摘要:我國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隨着而來的環境惡化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我國正在逐漸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在低碳的背景之下,我國提倡使用燃氣發電作爲污染較小的經濟發電方式,這可以有效解決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低碳經濟下的燃氣發電策略論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燃氣發電;對策

隨着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我國的發展方向必須向低碳環保型經濟轉變。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非常渴望一種既經濟又環保的發電方式,所以污染比較少的燃氣發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低碳經濟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爲前提的,通過科學的方式建立相對清潔的能源結構,有效的提高能源的使用率。

1燃氣發電的重要作用

與傳統的火力發電方式相比較,燃氣發電的方式具有發電過程簡易、低污染以及更高的經濟效益等優勢,所以說燃氣發電非常適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背景。隨着我國居民生活、企業生產用電量的不斷上升,這就需要不斷的豐富發電方式,使之朝着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不斷提高燃氣發電的技術水平,使燃氣發電的方式得到積極的推廣。

2燃氣發電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2.1經濟方面的問題

由於目前規劃建設的燃氣發電站的總體建設成本相對較高,與相同區域的燃煤發電方式的建設成本相比在經濟性方面沒有優勢,這就使得燃氣發電在電力市場的競爭力比較差。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目前燃煤發電的成本只有燃氣發電成本的一半,按照現在的能源價格情況看,即使燃氣電站的前提投資較少,且具有較高的發電效率,依然不能夠抵消煤炭所具有的價格優勢。怎樣提高燃氣發電方式的競爭能力,怎樣看待燃氣發電在電網中的地位等,是現在燃氣發電急需解決的問題。

2.2“以電定氣”還是“以氣定電”

在目前的電力市場中燃氣發電面臨着一個艱難的選擇,是電網調度要配合燃氣發電還是燃氣發電要配合電網調度。天然氣的開發要有相對穩定的大用戶作爲支持,而從用戶的角度看,用戶必須具備下游的產業鏈,這樣就需要電網能夠穩定的對燃氣發電廠供應電力,也就是說必須採用基荷發電。可是由於受到現實情況的制約,基本上市不能夠實現燃氣電廠的基荷發電運行的。從電網的角度來分析,理想的狀況是點發需要燃氣發電的時候,燃氣發電能夠馬上運行,雖然燃氣發電具備較強的靈活性,但是也也需要供氣方的配合,然而對於這樣的要求供氣方很難滿足。因爲供氣方要按照電網的需求量進行供氣,這對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站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2.3對天然氣供應量要求較高

按照現在燃氣電站的錯峯運行方式,供氣方就必須要保證提供穩定、可靠的天然氣源,並且可以適應燃氣電站錯峯發電和發電的季節性改變用氣量的'要求,也就是說供氣方要能夠靈活的調節供氣量。如果供氣方要滿足這些要求,就必須具有相當規模的調儲能力,從而保證能夠適應天然氣供應量的不斷變化。

3促進燃氣發電發展的策略

3.1在大中型城市推廣分佈式熱電冷聯產

爲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實現梯級利用能源,可以採取將分佈式能源系統建在離負荷中心比較近的位置,這是在低碳經濟背景的大趨勢。如果城市中沒有天然氣供應,就需要依靠煤制氣的方法建立分佈式能源系統,來優化城市環境,提升能源的應用效率,使城市建設的需求被滿足。

3.2因地制宜發展不同規格的燃機

爲了提高天然氣的使用效率,大燃機一定要應用在大氣源上,比如像西氣東輸這樣的大工程、大項目上,要努力發展聯合燃氣循環。通常情況下,井下煤層氣具有抽採量相對較大並且相對分散的特點,這種情況就建議使用小型燃機。假如煤炭地下氣化的方式能夠有合適的地方進行普及推廣,不但提高了煤炭資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燃氣發電的潛在價值。

3.3以煤炭資源爲基礎,開發煤基燃氣資源

以煤炭資源爲基礎的優化能源結構燃氣發電應該是未來燃氣發電的一個重要方向。根據資源的分析情況來看,我國的煤層氣資源非常豐富,其儲備量遠遠超過了天然氣的儲備量,大約有30~35m3。從近幾年的現狀來看,井下開採的時候的瓦斯每年的排放量都在100億m3以上,可是都沒有被充分利用,大約90%都被當做廢氣進行排放,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假如能夠對這部分煤基燃氣進行合理的利用,那麼對能源產業的進步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3.4合理定位不同規格的燃機

發電多采用大燃機,建設分佈式能源系統等主要使用中小燃機,從而確保其經濟利益在合理的範圍內。

4結束語

目前在我國一些地區,燃煤發電還是主要的發電方式,隨着對環境污染治理進程的發展,更爲清潔環保的發電方式必將被電力市場所接受,這也爲燃氣發電成爲我國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多樣化發電方式中的一員提供了一定的條件。造成現在燃氣發電在電力市場的佔有量相對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提高燃氣發電技術以及增加相應的基礎建設。

參考文獻

[1]楊婷.我國西部地區電力發展模式—基於低碳經濟視角的分析[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