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學語文人文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6.06K

(一)在教材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有關中學語文人文教育論文

新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文教材的規定是,所要選擇的課文不僅文本模式適合教學,語言也要優美,主題、風格必須體現多樣化的特點。而且,更要具備豐富的文化意義和與時代相關的特點,方便老師實施教學活動,可以通過文章內容帶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可見,幾乎每一篇課文,都包含着人文內容,都可以滲透人文教育。語文的功能不只是表現在它的工具性上,也不是隻表現在對學生一些基本的能力的培養上。他的價值主要就是,學生通過學習語文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淨化。應該讀讀優秀的經典作品。一些優秀的作品,所包含的人文教育是非常豐富的,身爲施教者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們去接觸。在不斷接觸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開發學生們的想象力,並且在長期閱讀過程中自然就會發現這些優秀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讓學生在文學作品中去作精神的漫遊,品德的陶冶,去探索人性的精神支柱———真、善、美。

(二)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選擇具有很強人文性的話題材料,讓學生受到教育,並把他們的人文素養融進自己的作文中

新教材的作文教學,把作文教學分解成一個個的能力訓練點,這是很好的事。便於我們在作文訓練中,實施單一的目標訓練。但是,“文以載道”,作文總會從多方面體現出學生的人文素養,而不只是體現其作文技巧與能力。每篇作文既有能力點要求又有人文素養要求並不矛盾,二者恰恰是相輔相成的。況且,作文題目課本上只提出了一些參考的命題式題目,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自己選擇更好的話題材料。近年來,高考作文也以話題作文材料爲主,這有助於我們選擇好的話題材料。單就高考題目看,1998年以“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或“戰勝脆弱”爲題的命題作文,2001年以“誠信”爲話題的材料作文,2002年以“心靈的選擇”爲話題的材料作文,2003年以“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爲話題的材料作文。都是明顯有關人文素養的作文題。2004年的浙江卷,更是直接以“人文素養與發展”爲話題,其引用的材料認爲:人文素養所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體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一個相處融洽的關係。如果學生們缺乏人文素養,那麼我們民族的發展,國家的進步必然會受到影響。其實,很多作文題目或話題,都對學生在寫作內容方面直接或間接地提出了人文方面的要求。事實上,如果一個學生的人文素養很低,那他就不可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來。所以,我們結合作文的能力訓練點對學生作文在人文素養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一定會極大地促進學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三)在口語教學與中學課外語文活動中,通過有意識的討論,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

對於新教材在口語教學方面的要求,我們是常把它與課外語文活動結合在一起來進行的。在這些活動中,我們須注意鍛鍊學生的膽量與能力,又注意激發學生興趣,還注意有機的滲透人文教育因素。譬如,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我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高中第一冊口語訓練點“文明得體”裏有這樣一則材料:“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誡我們:“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環

在人文教育過程中,身教總是重於言教的。一個人文素養低的教師是不可能教出人文素養高的學生來的。何況,也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教育者自身的素養低,平時的言行不注意修養,舉止不得體,語言不文明;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做一個有修養的人。所以,如果文明要求學生成爲一個具有高水平人文素養的人,首先我們自己必須做一個高素養的人;要求學生舉止得體,語言文明,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到。否則,即使我們在課文教學、作文教學、口語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把人文教育滲透得再好,強調得再重要,也是做無用功。教師不但在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面前要做一個人文素養高的人,爲人師表,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必須處處注意自己的形象,且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爲此,我們對自己要高標準,嚴要求。我們要多讀書。多讀文史哲方面的書,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多讀品德修養方面的書,以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多讀藝術方面的書,以擴充自己的興趣;多讀專業方面的書,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爲一個道德修養好、教學水平高、興趣愛好廣的、一專多能的教育家。如果能夠如此,我相信我們在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時候,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本文中提到的關於滲透人文教育的一些途徑只是一部分,身爲中學語文教師,可以把教材所帶有的情感、認識以及教材中的一些偉大的事蹟去不斷的感染學生,然後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思想,更要學會怎麼去做人。從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仔細考慮所有方面進行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