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小學教育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1.41W

從事中小學教育的各位老師想必對中小學教育有比較深的瞭解。以下是有關中小學教育的論文,歡迎閱覽!

有關中小學教育的論文

有關中小學教育的論文一

【摘 要】對目前中小學德育教育手段進行分析,指出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種種不足,探詢有效的德育方法,提出以培養學生幸福感和敬畏感爲起點,從個人德行養成的客觀規律入手,改變學生的內心世界,達到提高德育效果。

【關鍵詞】德育缺失 情感教育 實踐 德性形成

一個國家的公民道德素養,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公民道德素質越高,社會發展的代價就低,發展就越能持久;否則,已有的發展和繁榮也不過如過眼雲煙,曇花一現。無數的歷史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一個國民道德素質低下的民族不是一個有前途的民族。

當前,我國提出“依法治國”建立法制國家的同時,也提出了“以德治國”。作爲爲國家培養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行業,開展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面對當前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教育者肩上的擔子更顯沉重。

仔細分析目前教育界對中小學生所採取的德育教育模式,效果如何?現狀已經堪憂,前景更不容樂觀!

一、當前我國德育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重智力,輕德育

素質教育提了許多年了,但在相當多的地區,片面追求智力發展,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忽視德育教育的現象還相當普遍。“一俊遮百醜”“成績好”的光芒蓋住了學生身上也許是致命的道德缺陷。教書育人,本是教育中密不可分的兩條腿。素質教育的口號曾經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當我們試圖用搞運動的形式來開展德育教育時,結果可想而知。如今,德育教育的缺失還在繼續,並沒有任何被重視的跡象。

(二)重理論,輕實踐

在教育界,瀰漫着一股假、大、空的虛無縹緲的腐朽酸敗之氣,沉醉於各種理論的學習。論文鋪天蓋地,一派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景色。可惜仔細讀來,不過是轉載、翻譯、借用、拼湊起來不知所云、面面俱到的空泛的說詞,很少有人踏踏實實靜下心來搞調查、做實驗。研究報告沒有多少可行性,也沒有相應的案例可以借鑑。急功近利“賺快錢”的思想在教育界氾濫開來了。

(三)重形式,輕內涵

每個學校都提出以德育爲首,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關於道德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有許多口號和標語;學校也會組織許多活動,譬如在三月植樹節,四月學雷鋒月,五四青年節,希望通過活動來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但這些活動往往只侷限於辦一期黑板報,寫一兩幅標語,熱鬧一陣就煙消雲散,並沒有真正達到塑造學生人格、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等基本的德育教育目的。長期的蜻蜓點水式的模式化活動,麻木了學生的頭腦,還使學生養成了走形式的惡習。

(四)重經驗,輕科學

在校園德育教育過程中,從主管德育的領導到普通教師,忙於應付繁重的教學或各種形式主義的評比,不學習,不仔細研究青少年發展的心理和生理髮展特徵,不考慮時代變化對青少年的影響,不關注青少年的思想行爲習慣,一味根據自己過往的經驗,拍拍腦袋,計上心來,盲目的設計德育教學手段,爲課題而課題。“摸石頭過河”的做法居然也用到了學校德育教育中來了,最後的成果只能是束之高閣,貽笑大方,更危險的是居然推而廣之,禍害無窮!其實任何事物的解決都有其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必須依照科學的程序來檢驗方法的有效性,德育教育也不例外,不能爲通過某項課題而忽略了這一步。

(五)重認知,輕情感

南京師大朱小蔓教授談到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現狀時認爲,我國目前的學校德育,主要是知識性德育,即通過對道德知識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學校德育的學科化、知識化、課程化雖然在某些方面也說明了學校對德育工作的重視,但從德育本身的特點看,這一形式卻很難達到實現德育目標的目的。造成目前學校德育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朱小蔓認爲,主要是長期以來我們忽視了情感在德育中的價值。目前中小學校的德育目標,主要注重於考查學生德育知識的掌握程度,注重於學生的行爲是否合乎規範,而沒有注重他(她)的內在情感和信念是否發生了改變。即使是對學生道德行爲的考查,我們也往往是採取簡單的量化方式,如學生爲老師辦公室打了幾次開水,打掃了幾次教室等。而對於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之後,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友誼感、自尊心、責任感等有沒有得到發展,並沒有真正作爲學校的德育目標之一而得到關注。同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也往往忽視了利用情感性的機制,也就是說沒有運用情緒和情感的感染性功能、彌散性功能、激勵性功能和動力性功能,來促進學生對學校道德教育的認同。朱小蔓認爲,德育的本性在於培養有社會生活能力、有主體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個體的德性形成,是不可能僅僅通過認知層面即“關於道德”知識的掌握而實現的。對於個體而言,其道德知識能否成爲道德觀念,主要取決於其情感的投入程度。

二、失敗的德育教育導致的不良後果

德育教育不同其他,教育不當就很容易造成“反教育”,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德育教育方法不當,評價機制的不合理,導致我們德育教育成了失敗的教育。德育的根本任務,是在於影響人格,形成德性。目前在許多中小學,學生對說教式的德育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情緒,有的學生因此還形成了“雙重人格”:他可能已經掌握了道德的有關知識,或者知道一些道德規範的詞彙,但卻同樣會做出某些不道德的行爲。這種扭曲的人格特徵,如果不及早加以輔導和糾正,有可能發展爲危害性極大的人格障礙。剛剛發生在浙江紹興的中學生連續跳樓事件,前不久轟動全國的馬加爵殺人案,以及馬加爵之前的研究生殺害自己的女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殺了自己的導師,清華大學學生給狗熊喝硫酸……這些血的事實提醒我們:忽視德育教育,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將帶來多麼大的損失!

三、開展校園德育教育的一些建議

(一)加強中小學生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養

德國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認爲,“凡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不僅吸引着我們,同時也會形成一種距離感。有誰想要接近它,會爲自己的卑微而覺得形穢;有誰想要遠離它,卻又深感與所悅者分離有悵然若失的感覺。”培養孩子的敬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也就是要培養孩子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對自然的親近,對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對美好的嚮往。如果青少年沒有這種敬畏之情的話,就很可能成爲一個無法無天的人,一個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約束的人,一個缺少憧憬與精神追求的人。

在中小學階段,應該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成長是幸福,不斷超越自我是幸福,克服困難實現了教育目標同樣是幸福。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一些孩子往往僅僅滿足於物質的幸福,而家長給他們的也往往只是物質的幸福,這樣,即使他有了很多物質的幸福之後,仍然體會不到精神的幸福。還有一些孩子,由於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了變態的心理,他們也很難體會到學習的幸福。如果學生們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的總是痛苦和心靈扭曲,那麼這肯定是一種沒有被學生認可的教育形式。情感性學校德育模式,主要是針對我國目前偏重認知而忽視情感的德育狀況,其目的也在於呼喚一種合乎道德教育本性的學校德育教育新模式。

(二)活動教育

學校可以考慮在三月組織學生去踏春,這個活動既陶冶情操,又可以欣賞祖國大好河山,在其中可以穿插愛國主義教育。不要爲了安全的理由抹殺了學生的自由和樂趣,當年孔子帶領他的學生遊學列國,差點餓死在陳蔡一帶,不過孔子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四月學雷鋒月,可以辦板報系統的介紹雷鋒的生平,學習討論他生活上的樸素,學習上的專研精神,對同志的熱情關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品質;展開討論雷鋒精神在現實社會的意義。不要單單侷限在一兩次活動,而要全校動員,營造出一種令人感動的氣氛。五四青年節,學校可以開辦歷史講座,讓學生了解中國近代史,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勇於獻身精神。

讓學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校開展愛國奉獻希望工程活動,發動師生爲貧困災區捐款捐物,參加義務獻血活動等。

(三)在道德教育的天平上,行動永遠比語言更重要

“全員育人” “學校教育無小事”,這些教育理念都很好,落實到行動上最重要;如果是“天橋的把勢——只說不練”,在沒有教育學生的同時,相反給他們做了“言而無信”的模仿對象。古人云:“德高爲師,身正爲範”,作爲有着“人類靈魂工程師”美喻之稱的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在工作、學習、爲人處世等細節上下工夫,爲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加強學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實效,是一項艱鉅和複雜的系統工程,作爲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我們應竭盡全力,以國家的繁榮昌盛、民族的興亡安危爲己任,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正確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振奮學生爲祖國、爲四化而學習的刻苦精神,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加強學校德育. 提高德育實效性研究. 中小學德育.

[2]努力讓學生感動.中國德育網.

 

有關中小學教育的論文二

〔摘要〕敘事療法是一種在家庭治療和社會建構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以人爲本、尊重生命的心理治療方法。本文主要論述了敘事療法的理論基礎、理論假設和基本技術,探討了將敘事療法引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並從課程的視角出發,詳細闡述了敘事療法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敘事療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2)22-0007-04

敘事療法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是在家庭治療和社會建構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以人爲本、尊重生命的心理治療方法,認爲“問題纔是問題,人不是問題”,這種把人和問題分開的積極的心理治療理論與以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爲主要功能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相契合。把敘事視野引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內容運作、途徑、方法上由封閉變得相對開放,由抽象的理論迴歸鮮活的個體生命,由教師填鴨式的灌輸走向師生間真心的交流對話,對於學生的心理髮展可以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一、敘事療法的理論基礎與假設

1. 敘事療法的理論基礎

後現代主義:敘事療法的盛行與當代哲學的後現代主義思潮分不開。後現代主義相信主觀的事實真相,認爲事實真相會隨着使用的觀察歷程的不同而改變,事實真相取決於語言的使用,並且大部分受到人們所處的背景環境的影響;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現代主流文化的理論基礎、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爲基本特徵,以“去中心”和“多元化”、提倡差異性與創造性爲基本精神。

後結構主義:敘事療法的理論淵源也來自於後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在結構主義的根基上逆生出來的,它表現出對非理性的張揚和對非邏輯的推崇,主張超越傳統的“非此即彼”的二值邏輯,認爲並不存在靜態的兩極對立,而是兩極之間的運動。

社會建構論:敘事治療世界觀中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對現實的社會建構主義的認識與態度。社會建構論的主要觀點有:第一,現實是由社會建構的。第二,現實是透過語言而彰顯的。對敘事心理治療師而言,要能敏感地捕捉到來訪者語言的改變,因爲它是來訪者信念、關係、感受或自我概念的改變的外顯。第三,現實由敘事組成並得以維持,在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中,沒有描述出來的永遠比描述出來的豐富。敘事的哲學不再支持與重複那些對個案曾造成傷害且無意義的主線故事,而關注一些被忽略的“軼事”,即支線故事。第四,沒有絕對的真理。社會建構論認爲,由於我們無法客觀認識現實,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詮釋經驗,而詮釋經驗的方式有很多種,沒有哪一種詮釋是“真正”的真理。

2. 敘事療法的理論假設

敘事療法認爲來訪者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敘事治療師應把這一理念內化爲自己的態度,在實際的諮詢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八大假設:第一,人不是問題,問題纔是問題。第二,每個人都是面對自己生命挑戰的專家。第三,人是有力量的,每個人在和問題抗爭的過程中,都會用各自的方式陪伴自己,來訪者見治療師前,早就自療一段時間了。第四,個案的許多問題都是種族、階級、性取向、性別等文化環境所營造出來的。第五,“尋求幫助”的概念會造成個案低估自己的能力,會限制他們對自我資源的運用。第六,人的一生當中,總有幾次不被問題影響的經驗,問題是不會百分之百操縱人的。第七,諮詢師的責任是塑造尊重、透明和好奇的環境。第八,意義並非事先存在,我們應透過交流的交互作用創造新意義。

二、敘事療法的基本技術

1. 外化

我們要用外化(externalizing)的態度來看待來訪者,把他們和問題分開,使他們有機會去看問題,去面對問題,有機會去看主流文化對人和問題的影響,以及問題對人的影響。

請看下面的例子:

來訪者:兒子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是我的一塊心病,現在兒子在上大學,一年多來,我每天晚上都會給他打電話,督促他讀書、看書,可是一直沒有什麼效果,他成績還是不好。

一般諮詢師: 兒子上大學了,還每天打電話督促他學習,而且沒有效果,你有沒有想過改變自己的做法?

敘事諮詢師:兒子上大學了,還堅持每天打電話,還是沒有效果,我好奇的是,是什麼力量讓你一直堅持下來的?

2. 解構

要讓青少年瞭解問題是如何來到他們身上的,也就是主流文化是如何對他們產生影響的。這是一個解構的過程。如何做到解構呢?解構包括兩個部分,首先要做到解構的聆聽,其次是進行解構的問話。

解構的聆聽——以放空、外化、好奇的態度去聽,時刻保持對來訪者用詞的關注與貼近,並不企圖教給來訪者什麼,也不說服來訪者什麼,只是好奇地對於來訪者有重要意義的詞彙進行簡短迴應,去了解這些用語背後的故事和意義。它更多的是一種態度。

請看下面的例子:

來訪者:童年的時候,爸爸經常打媽媽和我們。我那時特別愛上學,但有時也逃學,逃學不是爲了出去玩,而是偷偷去看爸媽有沒有吵架,看他們是不是和好了,我覺得自己那時真的好可憐。

一般諮詢師:小時候不僅經常捱打,還擔心爸爸媽媽好不好,我能體會到你那時真的好可憐、好苦。

要做到解構的聆聽,敘事諮詢師不是同意來訪者的思維或順服來訪者的思維,而是用一種外化、好奇的態度想:小小的他怎麼就想到偷偷地去看爸媽有沒有在吵架?他說的那個“可憐”是什麼;“覺得自己好可憐”,這樣的想法是怎麼來的;可憐的日子裏小小的他是怎麼過來的;在可憐的日子裏,他最不容易的地方在哪裏等。

有了這樣的思維過程,敘事諮詢師的反應如下:

敘事諮詢師:你剛纔談到那個“可憐”是指什麼,可不可以多說一點?爲什麼覺得自己是可憐的?小小的你怎麼就想到逃學去偷偷看爸媽有沒有在吵架?

這就是一個解構的聆聽過程。解構的聆聽就是不順服來訪者的思維,不是想當然地認爲他就是可憐的,而是去好奇那個“可憐”,看“可憐”對他的影響是什麼,去看“可憐”背後的生命故事,去看“可憐”的日子裏,他是怎麼過來的。所以,要做到解構的聆聽,諮詢師要對來訪者所用的詞和句子非常專注。   解構的問話——打開包裝,探索對於來訪者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感受、態度、信念的來歷和歷史,探索主流文化對人和這些問題的影響,探索這些問題、感受、態度和行爲對來訪者人際關係的影響,讓來訪者瞭解自己是如何被影響和建構的,以引出來訪者的支線故事和特殊意義事件。

下面請看一個敘事諮詢師問話的例子:

來訪者:我總覺得,有那麼一天,男朋友會離開我。

諮詢師:可不可以多說一些?

來訪者:有哪個男人會喜歡一個胖女孩?像我這樣的身材……唉,我總有一種預感,男朋友不會永遠喜歡我的。

諮詢師:男人不喜歡胖女孩,這樣的想法是怎麼來的?

來訪者:社會上都是這麼看的……

諮詢師:社會上的人是怎麼看胖胖的女孩的?

來訪者:現在是以瘦爲美的時代,胖胖的女孩穿衣服很難看啊……沒有瘦瘦的女孩子受歡迎啊。

諮詢師:大家對胖胖的女孩這樣的看法是怎麼影響你對自己的看法的?

來訪者:(思考)……怎麼影響?其實……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蠻可愛的,因爲沒有外在的優勢,所以特別特別努力……

解構最重要的方式是不用一般主流的方式去看人們的問題,而是透過解構去發掘屬於人們獨特性的知識。需要注意的是,解構不是革命,不是告訴來訪者應該怎樣,而是讓來訪者看到自身經驗到的文化是如何影響他的觀念和問題的,思考想要和這些主流文化保持怎樣的關係。

3. 重寫和豐厚

當這些影響都被解構(deconstruction) 以後,我們就可以和來訪者一起去尋找他們生命故事中的“特殊意義事件”(unique outcomes),“打開包裝”(unpacking),發現力量,帶着這份力量,來訪者可以重新面對生活的挑戰。這就是重寫的過程。重寫是敘事療法裏頭的重頭戲,外化、解構是陪伴來訪者去外化解構他的.主線故事,而重寫就是幫助來訪者尋找生命中被忽視的積極的支線故事。在找到“特殊意義事件”也就是支線故事之後,就要開始感受那個力量的“點”,並開始以各種不同形式轉換。如果特殊意義事件力量不夠強大,就必須重新去找一些“點”進行豐厚、見證、遷移,這樣循環往復,直到讓來訪者看到自己生命中的能量,逐漸豐厚故事,豐厚生命。實際運用中,不一定嚴格遵循程序,也可以根據當時的互動和情境創造出一些故事重寫的方法。如:讓來訪者對自己的問題命名,如恐懼,然後讓來訪者扮演“恐懼媽媽”,與“恐懼媽媽”對話,讓“恐懼媽媽”和來訪者相互見證。下面請看一個例子:

來訪者:最辛苦的就是我要回避。我需要動腦子去迴避別人,我很討厭跟他們一塊去,但事實上我是很希望和大家一塊去,蠻開心的。

敘事諮詢師:這種迴避的辛苦,是怎麼陪伴小小的你長大的呢?

綜上所述,缺乏正確的自我認同和人際溝通能力是處於青春期的學生普遍遭遇的心理困擾。作爲一種後現代心理治療方法,敘事療法通過“問題外化”“解構和重寫故事”等理念和技術,幫助人們將人和問題區分開來,重新解讀故事,重建自我及人際關係。敘事療法的核心和重點恰恰有助於青少年將自我困擾和人際困擾外化於自身和他人,從更加理性積極的視角解讀自我與他人,增強其體驗和有效應對問題的能力。

三、敘事療法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1. 將敘事療法引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傳統的心理治療藉由定義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來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這對於青少年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是不利的,敘事療法在借鑑傳統心理治療優點的基礎之上揚長避短,主張將人和問題分開,用外化的態度看待學生身上的問題,跟學生一起尋找被忽視的積極的生命故事,最後建立起同一的自我故事。將敘事的理念引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敘事療法使師生關係更平等更和諧

在傳統的心理治療背景下,也強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之間關係的平等,也認爲良好諮詢關係的建立有助於問題的解決,但我們認爲,這些原則常常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來訪者即問題學生”的觀念下變得不切實際與形同虛設,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想的、平等的主客體關係在實際工作中變得對立起來。敘事療法認爲教育者要抱有一顆好奇之心,強調來訪者的優點與長處,對於他們的任何進步與努力都要給予鼓勵與讚美;學會信任、欣賞與感激,強調其積極的一面,特別注意要幫助他們尋找積極的人生故事。

(2)敘事療法更注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傳統心理治療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的是問題的消解,以問題爲載體,以解決學生的問題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心理健康教育應有的功能。而在敘事心理學看來,問題是問題,人是人,人不等於問題,不再抓住學生的問題,而是繞過問題尋找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而這些品質往往被“問題”模糊,被學生忽視了,作爲教育者要做的就是着重培養學生優秀的、積極的心理品質與人格特徵。

(3)敘事療法更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在傳統心理治療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誠然也強調、關注學生的主體性,但卻常常把學生當作問題的來源,教師常常帶着有色眼鏡看待學生,這樣就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造成了師生關係的對立。敘事療法認爲,學生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學生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只有把學生當作充滿潛力的個體,他們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才能得以發揮,問題意識才能得以削減。

2. 敘事療法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埃裏克森(E.H. Erikson) 的人格發展理論指出,青春期是自我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然而,由於生活經驗的缺乏,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往往面臨一些困境。敘事可以幫助他們表達、呈現不同的自我成分,使個人自我得到協調、統一和完整的發展。爲了促進其同一自我的形成,教育與心理輔導的首要任務應是發揮他們敘事的主體性作用,讓他們參與到自己生活世界的建造中來,而不是成爲他們敘事的代言人。此時,教育者應成爲學生的友好聽衆,應鼓勵他們開口說出自己的生命故事,而不是把另一個陌生的故事強加給他們。敘事視野的引入可以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變得更加契合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

   (1)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突出敘事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少中小學已經深入到課程層面,相應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層出不窮。但其中不少教材仍然沿襲着傳統學科課程教材的編寫思路,強調心理學學科知識自身所具有的邏輯和體系,呈現給學生一系列抽象的定義、原理及方法等。這樣的教材雖然結構完整、體系嚴密,但學生除了能從中記憶一些缺乏生活意義的概念之外,並不能獲得更多實用性的東西。

就教育目的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在於培養學生良好的、積極的、具有一定社會適應性的心理品質,而非傳授心理學理論知識。從課程性質來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是一般的工具性課程,而是一種具有人文色彩的課程,“是一種探索心靈、發展自我、追求人生價值的特殊課程,是與學生個人成長、經驗、活動等密切關聯的教育進程”。因此,作爲課程載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必須採用適應此種課程特徵的方式,使廣大學生在故事中悟出道理、啓迪心智。在故事的選取上,應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爲依據,緊貼學生的內心世界,選用那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聚焦學生特定階段生理、心理髮展重大矛盾與問題的故事。

(2)心理健康教育過程:提供學生反觀自己的機會,鼓勵學生講述內心的故事

處於衝突中的青少年,叛逆心理比較嚴重,往往會更多地看到社會、學校、家庭中令他們討厭的一面,並認爲這就是它們的主要特徵。因此,成人需要用開放和寬容的心態去和青少年接觸,消除青少年的攻擊與防禦的心理,使他們願意敘說自己的故事。被講述出來的故事不再是封閉的,而是具有了相當的開放性。這樣的敘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供他人觀察、理解和評論的平臺,這無疑可以使青少年能夠獲得有關故事的新的視角或解讀,產生新的態度與情意,形成新的心理重建力量。心理治療者、父母和教師,都需要爲青少年提供反觀自己的機會,成爲他們傾訴的對象,而不是扮演代言人的角色。

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敘事療法不僅適用於一對一的個體心理諮詢,它所特有的哲學觀、理念假設、問話技巧和情景設置還值得團體心理輔導借鑑、學習和應用。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敘事療法的理念有助於團體心理輔導參與者豐富自身角色;第二,敘事療法的技術豐富了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第三,敘事療法的思維方式有助於培養團體心理輔導參與者的思維理念和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注重學科滲透

在當下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條主要途徑,而學科滲透只是作爲輔助途徑存在。敘事視野的引入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學科滲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價值,增強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科滲透途徑的必要性、合理性與適應性。人文學科的教材(特別是語文教材)選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每一篇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都是一個細緻深入的、優秀的心理故事。這種故事化的處理方法不但可以很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求知慾,激發他們的批判意識和創新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沈貴鵬.心理教育課程論[D].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1.2.

[2]楊忠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故事啓迪法[J].中小學管理,1999(10):30-31.

[3]琚曉燕編著.敘事治療[M].華夏心理教育中心內部教材,北京,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