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藝術的網絡傳播論文

學識都 人氣:1.13W

一、我們應推動優秀古琴音樂文化的網絡化發展

古琴藝術的網絡傳播論文

利用網絡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將古琴文化藝術作爲內容,將數字化作爲載體,充分利用多種網絡傳播方式和手段去推介古琴音樂,以增加人們對古琴文化的接觸,從多方面深化人們對古琴的瞭解。

首先,筆者認爲,可開展網絡古琴博物館的建設。網絡博物館以互聯網爲紐帶,可收集和整合珍貴的圖片、視頻資源並將其數字化;同時,它突破傳統紙質資料的儲存空間限制,檢索便捷,圖文並重,成本低廉;而且,它強化了信息資源的共享性。若建立網絡古琴博物館,其中的電子圖片、視頻、文字,可讓人們隨時瀏覽,沒有時間限制。網絡博物館除了傳播文化、介紹展館、沒有現實展館的人流壓力之外,還爲訪問者提供了不少方便:省錢省時省力,而且資料固定可以反覆瀏覽,同時還可以保持難得的心境——一邊欣賞古琴音樂,一邊學習古琴知識。如“古琴專題庫”這個網站就類似於一個網絡古琴博物館,其中的內容豐富翔實,分爲“琴史”、“琴人”、“琴曲”、“琴譜”、“琴論”、“琴派”、“琴工”、“琴品”、“琴文”、“琴傳”等專題。類似地,還可進行古琴專題網站的開發和建設。古琴網站可被打造成有影響力和感召力的新媒體,其中應注意充分挖掘古琴的文化資源,如古琴優美的傳說、古琴與名人的故事等,充分展示古琴的獨特魅力。古琴生產廠家也可建立網站來展示和宣傳產品。通過網絡充分展示優秀的古琴藝術文化,合理開發和利用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讓古琴藝術更加鮮活和生動,推動古琴藝術的創新和古琴知識的普及。

目前,國內較有名的古琴專題網站有“中國古琴網”、“中華古琴網”、中國古琴學會網站等;一些綜合性網站也設有古琴頻道,如“拙風國樂頻道”、“中國古曲網”的“古琴頻道”等。然後,古琴音樂的在線傳播還可與“土豆”、“優酷”、“酷6”、“愛奇藝”、“網易視頻”、“搜狐視頻”等熱門的視頻網站合作,通過視頻與音頻的傳播,讓聽衆近距離地感受古琴藝術的魅力,這可讓古老的古琴藝術在大衆中由神祕變得熟悉,傳播的範圍更廣。同時,對於一些古琴初學者而言,通過視頻的指法示範,還可更好地掌握古琴演奏指法。此外,個人化的“自媒體”(如博客、QQ羣、網絡空間、BBS論壇等)也是古琴音樂網絡傳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如個人在網上發佈帖子、圖像、視頻,介紹古琴音樂狀況,解答網友對古琴音樂的問題等。通過這類民間網絡的傳播力量,古琴藝術可以更牢地紮根於網絡。

例如,網絡即時通信工具就是當下古琴文化傳播最普遍也最爲常見的傳播渠道之一,許多學古琴的.網民通過這些工具有意或無意地交流、分享、介紹了古琴音樂,有的人甚至在自己的網絡個人空間裏介紹了內容多樣的古琴知識。另外,網絡的“貼吧”裏有與古琴音樂有關的各種帖子,可達到向更多的人宣傳古琴文化的目的。還有,一些古琴演奏家也開設了自己的個人博客(如古琴演奏家趙家珍的博客),既宣傳了自己演奏的古琴曲,還積極地傳播了古琴文化。筆者相信,隨着新媒體的進一步普及,民間的個人化網絡傳播古琴音樂的力量將會繼續發展壯大,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

二、互聯網消融了文化傳播的地域限制

古老的古琴文化通過網絡技術,將煥發出新的生命與活力。我們可拭目以待一種與現代精神文明相結合、以網絡文化爲載體的現代古琴音樂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