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學語文教學的方法

學識都 人氣:1.83W

 摘要:中學語文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作爲中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力量,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爲社會培養棟樑之才。那麼,如何更好的實現中學語文教學呢?本文對此作了簡要介紹。

談中學語文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中學語文;方法;教學

衆所周知,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對學生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中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過渡期以及提高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要不斷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鍛鍊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的語文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語文水平。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關於中學語文教學的建議,希望對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1、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能爲學生的學習提供強大的推動力,不斷促使學生向前。在中學語文的學習中,教師如果能夠培養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學生將會受益匪淺。

要想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首先要做的是瞭解學生爲什麼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找出學生不願意學習的原因,對症下藥,這樣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溝通,通過調查顯示,學生不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教師的教學枯燥,學生不願意聽講;很多情況下,學生的答案與教師所講的不統一,讓學生感到挫敗感;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不端正,認爲語文只要考前突擊就可以,學不學都一樣等等。針對這些原因,教師要對症下藥,解決學生不願意學習語文的現狀,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學生反映的情況,教師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真正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多爲學生創造發言的機會,認真傾聽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和意見,並給予正確的評價,而不是在課堂上搞權威和專制,否則會大大減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抹殺學生的創造力。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培養學生的情感意志,鍛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這一點,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樹立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最後,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用語文的博大精深告訴學生語文學習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糾正學生對語文的錯誤看法,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好處,以此來激勵學生積極學習語文。

2、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內容形式

課堂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書的重要陣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課堂這一重要關鍵點,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利用各種形式豐富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語文其實是一門比較開放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也要爲學生創造一個開放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各抒己見,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和學習中,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提高。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以下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

2.1分組學習。在目前的教學中,分組學習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採用這種教學方式。分組教學能儘量讓全班同學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同時,學生通過討論能夠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過程就是思維相互碰撞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學生討論完後,教師要給予正確的指導,對學生的'言論正確評價,不能用固定的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想。語文這門課程沒有固定的答案,固定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要爲學生創設一個開放的平臺,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2.2利用多媒體教學。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設備也變得豐富多樣。在目前的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得到廣泛的應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教學資源,爲學生提供更多精彩內容,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彌補學生因生活閱歷的不足而造成的情感體驗上的不足,相比課本上枯燥的文字說明,多媒體設備能夠爲學生提供動態的音、視頻,減少學生在文本情感理解上的難度,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更容易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這在語文學習中是不可忽視的環節。此外,多媒體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感官上的新鮮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3師生互換角色。隨着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教育更加註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強調學生在學習中主人翁地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這種主人翁的意識,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師生互換角色是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的有效教學手段,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教師"的身份爲其他學生講解自己的看法,教師作爲"學生"可以跟其他同學一起聽講解,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激勵學生好好預習、複習功課,爲課堂上的講解做準備。通過這樣講解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發揮在學習上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學生有了這樣公開"講課"的經歷,能夠增強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這對他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創建輕鬆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學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之外,還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了解教師,教師也更加了解學生,這樣和諧的師生關係對教與學都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有了充分的瞭解之後,能夠讓前後知識更加連貫起來,讓語文學習成爲一個連續的線條,避免產生狗尾續貂的現象。學生對教師有了瞭解之後,能夠在課堂學習中以輕鬆愉快的心態對待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創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係,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學方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