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感悟能力的初探

學識都 人氣:2.67W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感悟能力的初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關於閱讀感悟,葉聖陶先生有過這麼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橋樑,這邊的橋上站着讀者,那邊的橋上站着作者。通過這道橋樑,讀者才能和作者會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作家和詩人常常通過語言文字符號,藉助所刻畫的人物、所敘述的事情等藝術地表現他們對客觀世界的感悟。
        那麼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筆者將結合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實例淺談幾點拙見:
        一、從語言環境突破,體會感情
        “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談朗讀》)。讓學生一邊聲情並茂地朗讀,一邊展開聯想和想象,就像在頭腦中“放電影”,通過多種感官,使符號、語音、意義、表象等有機結合,使語言文字所表述的內容融合成完整、連續的生活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動起來,這樣,把“話”想像成“畫”,彷彿自己就置身於其中,他們才能進行主體的全方位的感受和體驗。如《荷花》,圖文結合,想象荷花開放時的動態,讓鮮活的畫面浮現在學生腦海裏,理解荷花的形象美;分內容(總起句、花、葉)朗讀,邊朗讀邊想象整段課文;啓發學生進入情境,充分感受荷花的美麗。反覆朗讀,熟讀成誦,由讀到背,既加深了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品味,又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彙的積累和內化。
        在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課文中有些詞雖然並不深奧,表層意思也不難理解,但用得精妙傳神、耐人尋味,要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獨特魅力,從而有所感悟。在熟讀基礎上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比較,挖掘含義,專注詞語而引發感悟,引導學生品“切中文本脈博處”的詞,用自己各具特色的情智去琢磨、去體驗、去品味、去創造。讓我們到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執教的《二泉映月》裏去感受品詞之精妙吧。 
課伊始,王老師讓學生到文中尋找描寫無錫惠山上的“二泉映月”這處風景的文字,待學生把相關內容一一找到之後,王老師就把這些詞語投放到大屏幕上,讓它們來了個“集體亮相”:
        茫茫月夜 如銀月光   一泓清泉 靜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來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這一組“閃亮登場”的詞語羣,詩情地展現了“二泉”的意境,也精準地切中了文本“脈搏”。之後,王老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這四組詞,讓學生在品詞中感悟“二泉映月”這處風景名勝的優美韻致。此時,王老師彷彿是一位“刺繡高手”,飛針走線,色彩越“繡”越濃,最後奼紫嫣紅、光彩照人。學生在數遍的朗讀中,讀得投入,讀得優美,讀出了韻味,讀出了意境,經受的可謂是情感的洗禮!        二、從主要內容入手,整體感知
        小學閱讀教學應紮紮實實地加強朗讀、默讀訓練,特別要在讀得正確、連貫上下功夫。同時,教師要做好示範朗讀,讓學生感知當時的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氣氛。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十五課《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時,我充分抓住示範朗讀這一環節,把當時的情景通過語氣的變化創造出相應的情感渲染,從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繫起來,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久久地,學生還沉浸在剛纔的情景中。
        三、從生活經驗激活,領會思想
        要想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課文情境,必須緊密聯繫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作爲感悟課文內容的前提。此外,還可以利用好課程資源,比如掛圖、投影、多媒體課件及模擬實驗、表演等,精心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去體會,鍛鍊其敏銳的語感,一句話,激活經驗,以讀求悟,讀中見悟。同時,圖式理論告訴我們,讀者的知識背景也是閱讀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識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的,這意味着閱讀感悟的深度與廣度更多地取決於讀者背景知識積澱的豐厚程度。相似論認爲,學生頭腦中貯存的相似性信息單元(即相似塊)越多,就越有利於選擇、匹配、激活閱讀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正所謂“得之於俄頃,積之於平時”。因此,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多積累自然、社會生活中的知識;另一方面,在閱讀中要激活這些潛伏的圖式系統,學生便能恍然頓悟,進而完成新的意義建構。 
        但是,過於強調學生的感悟體驗,容易造成教學的浮躁空虛、華而不實。因此,閱讀教學中應做到以人爲本,“訓練”中包容“感悟體驗”;以讀爲本,“感悟體驗”中體現“訓練”。這樣,以辯證的方法處理這一能力的養成,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