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叔本華悲觀主義人生哲學的理論根源

學識都 人氣:7.18K
    摘要:綜觀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生命意志到欲求,從慾望到痛苦、虛無構成了主導線。這種悲觀色調深受康德世界二分和印度佛教哲學的影響。其哲學對社會來說無疑具有一定的消極性。但回顧西方哲學史,卻不能忽視他的思想對後世哲學、特別是非理性主義流派的影響。
  關鍵詞:生命意志;悲觀主義;叔本華;人生哲學
  
  叔本華人生哲學基本情感色調是悲觀主義。在他的視野中,世界是虛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無窮的痛苦與無盡的磨難。
  
  一、悲觀主義的理論思路
  
  叔本華認爲,生命意志是活力、欲求,而欲求是無止境的,欲求得不到滿足就是痛苦。因此,人生在其本質上就是痛苦。世界包括人生在內就其本質而言是意志,而人不僅是作爲具體的欲求與需要的生命意志存在,而且還是“千百種需要的凝聚體”[1]。意志是百折不撓的生命力、自發的活力,是一切欲求、需要的根源。欲求、需要得不到滿足即是匱乏,匱乏就是痛苦。而人的記憶、理智又加劇了這種痛苦。因爲,人不僅當下直接承受痛苦,且由於記憶將以往的痛苦儲存在記憶中,隨時由於偶然可能而被喚回意識中。“智力愈發達,痛苦的程度愈高,因此隨着認識到愈益明確,意識愈加強,痛苦也就增加,這是一個正比例。到了人,這種痛苦也達到了最高的程度,並且,一個人的智力愈高,認識愈明確,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則最痛苦。”[1]這樣,由於慾望得不到滿足,而人的記憶、理智又加深了痛苦的感受,因此人從來就是痛苦的。
  但是如果慾望能得到滿足,卻又發現這種滿足只是暫時的,而暫時的慾望滿足之後又會帶來新的慾望,引發新的痛苦。如此,慾望是無窮的,痛苦也是無止境的。滿足之前,人已經備受各種痛苦糾纏不休;滿足之後,除了回到痛苦不會再有別的東西,只是改變了痛苦的形式而已。痛苦的原初形式是缺陷、匱乏,如果不以這種原初形態出現,也會穿上“無聊”、“空虛”那令人生厭的馬甲而來,這時可怕的空虛、無聊就會襲向人生。
  因此,“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着,事實上痛苦與無聊兩者也就是人生的兩種最後成分。”[1]“人生就是在痛苦的匱乏狀態下力求去掉匱乏可又不能去掉的悲慘存在”[1]。
  
  二、康德世界二分的影響
  
  叔本華自己在《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中提到他的人生哲學深受康德哲學的影響。他繼承了康德世界二分法,提出了生命意志作爲世界本質,把傳統的形而上學問題與人生問題直接連接起來。生命意志作爲世界的本質限制了理性作用的範圍,而生命意志是無止境的欲求,這樣就使他的人生哲學滑向了悲觀主義色調之中。
  康德將世界劃分爲物自體與表象世界,認爲我們的認識能力只能認識表象世界,物自體世界是我們的認識能力所不及的。叔本華哲學以此爲基礎,從主體出發認爲世界是表象與意志,提出兩個著名命題“世界是我的表象”與“世界是我的意志”。但與康德所不同的是,他認爲世界的本體是可以認識的。以往哲學認爲世界是大宇宙,我是小宇宙,而叔本華認爲世界是大我,我是小我。於是對世界的表象、本質的認識都可以回到人自身去體認。叔本華認爲,“世界是我的表象,這是一個真理,是對於任何一個生活着和認識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過只有人能夠將它納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識罷了。”[1]因此,不可知的“物自體”就是意志,一切行爲都是意志的表象。表象並不是世界、人生的真正含義,而只是在時空中服從充足理由律的必然體現。這就爲他尋求理解人生與世界根本機制的學說作了準備,且爲他的人生哲學走向悲觀主義奠定了基礎。
  首先,生命意志束縛了理性與行爲。叔本華認爲表象世界是必然性的領域,在表象世界中,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人有理性。理性只能侷限在表象範圍之內,不能透過表象認識世界的本質。在他看來,理性只是生命意志的工具,它的`功能是滿足人的欲求,滿足個體及種族在生理上的需要,使個體能傳宗接代,種族得以繁衍。在這裏,非理性的生命意志作爲世界的本質,必然抑制了理性的無上地位。爲了保證生命意志的本質地位,他還將生命意志支配下的行動理解爲不自由。因爲理性、動機作用中所產生的每一個行爲都是由嚴格的必然性而引起的。所以人們儘管有許多預定計劃、思考,可是他們的行徑由於受必然性的支配,他必須從有生之初到生命的末日始終扮演自己不願擔任的角色,同樣地也必須把自己負責的那部分悲劇劇情演出直到劇終。
  其次,生命意志肯定無止境的欲求。叔本華認爲,作爲世界本質的生命意志是自由的,它支配着包括身體在內的一切的表象世界。表象世界是紛紜複雜的,但從其本質來說是單一的,整個表象世界是同一個生命意志。作爲世界本質的生命意志體現在人身上,使人越自覺,就越是痛苦,因恐懼而奮力掙扎。這是因爲生命意志肯定欲求。它沒有目的,沒有理由,沒有滿足,沒有根據,是一個無盡追求的過程。即使有暫時的滿足,也只會使後面的欲求更大,人的本質在此時就滑向了痛苦。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芻議叔本華悲觀主義人生哲學的理論根源
    三、印度佛教哲學的影響
  
  叔本華悲觀主義人生哲學還受《奧義書》、《吠陀》等印度佛教哲學的影響。這種影響具體表現在:人生是痛苦,痛苦的根源是欲求,解決之道是禁慾。
  1.人生是痛苦
  人生根本上是痛苦的,這是由生命意志的自由性決定的。叔本華的生命意志直接受到了印度經典《奧義書》的影響,書中把宇宙萬物的本質看做是靈魂,稱“那就是你”,只是叔本華用“意志”一詞來替換,表示一種盲目的、無意識的不可遏止的衝動。而人生根本上就是這種衝動造成的痛苦或不滿足。所謂幸福只是痛苦一時的減少或這痛苦狀態的暫時被遮蔽。“一切滿足或人們一般所謂幸福,在原有意義上和本質上都只是消極的,無論如何決不是積極的”,幸福“永遠是一個願望的滿足。因爲滿足,亦即缺陷”,“缺陷即痛苦”[1]。同時,佛教認爲貫穿於人生生、老、病、死的過程,只是一個“苦”字。《中阿含經》把人的一生概括爲“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五陰盛。佛教這種人生“苦海”的看法與叔本華對人生痛苦的理解是一致的。叔本華認爲,“人生在整個根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質上就是一個形態繁多的痛苦,是一個一貫不幸的狀態。”[1]這樣,他們都認定人生本身是痛苦,人生過程也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