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化學的新型互動教學探索論文

學識都 人氣:1.81W

【摘要】本文從“互動教學”理論的發展入手,剖析傳統化學教學中存在輕視“互動”的弊端,在對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教育理念進行深入理解的情況下,結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闡述了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新型互動教學觀的含義及實踐形式,對體現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實現化學學科的有效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及創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淺談高中化學的新型互動教學探索論文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化學;新型

1.傳統化學教學弱化互動的弊端

1.1注重知識技能和學習成績,忽視學生主體體驗;教師把教學看成是單向的傳道、授業、解惑過程,卻忽略了學生的現有水平和認知規律。教師把知識作爲工作的主要對象,採用灌輸的方式“填”給學生。主要體現在:①過分關注知識與技能目標,將化學學習定位在形成知識和技能上,唯知識、技能的熟練程度作爲衡量有效教學的標準,忽視了學生運用方法解決問題和形成價值觀的過程。課程要求的“統一性”掩蓋了學生的差異性,導致不同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難以獲得良好的發展;②課程內容存在“難、繁、偏、舊”的現象,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系統”、“嚴謹”,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與社會發展的聯繫,學生的學習與未來生活需要分離。

傳統教學過分關注學生的分數和升學率。學習成了“背書”、“做題”和“考試”的代名詞,學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身體驗獲取知識的機會。將課程評價與考試等同起來,“一切爲了高考"成爲現實教學“主旋律”。輕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只關注學習成績的評價,這種評價模式導致學生成爲重複演練的學習機器,不能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學生學習的思想壓力大,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部分學生產生嚴重的厭學心理。

1.2強調教師中心和教師傳授,忽視學生主動建構;傳統型的教學強調教師講解和灌輸,將教師做爲課堂的中心,使課堂成爲名符其實的“一言堂”。學生只有聽的權利,沒有講的權利;學生只有被問的權利,沒有提問的權利;學生只有服從和遵守教師的權利,沒有主動參與制定活動的權利。學生以最簡約的“接受”方式進行學習,“講記背練"、“多記多練"把學生限定在教室和習題中,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實踐活動則極大缺乏,學生的學習情感受到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鍊,結果導致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效率普遍下降。

從以上二點可清楚地看出傳統化學教學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它淡化了教學中最關鍵的因素—“學生”的主體作用。

這樣的教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教學,要在化學教學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教學,就必須對傳統教學觀進行深刻的反思,跳出它的束縛,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來理解新課程形勢下互動教學觀的深刻內涵及全新理念,爲在新課標下的化學教學中進行實踐創造條件。

2.依據新課標,建立高中化學的新型互動教學觀

要建立突破傳統教學觀束縛的新型互動教學觀,就必須全面學習和深刻理解“以學生爲主體,一切爲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爲核心的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中提出“高中化學學習過程是一種科學學習的過程,具備學習的一般特點。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學習,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互動性較強的新型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提倡新型互動教學觀,對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和學生學習觀念,形成新型教學模式,增強高中化學學習的科學性和豐富性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夥伴)的幫助,通過人際關係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爲新課標精神做了很好的過程解讀。

新課標精神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存在着相通之處,筆者以高中化學新課標作爲精神指導,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爲策略引導建立了新型互動教學觀。即互動教學是一種複合活動,是教師、學生、中間體(包括自然環境、課程資源、課堂氛圍等)這三個因素以信息爲載體的互動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中間體之間全方位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新型互動教學中,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化爲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讓學生成爲信息加工的主體,主動建構意義。互動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一種動態、立體、交互的信息環境中探究治學的方式,啓迪多元的思維,從而培養起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形成對一個問題具有立體化、多元化的認識的意識習慣。新型互動教學觀在化學學科教學上的實踐有助於體現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將“愉快學習”,“全面教育”的口號落到實處,通過新型互動教學活動使學生不但能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更能陶治情操,健全人格。

3.高中化學新型互動教學的實踐形式

新型互動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施都只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互動教學開展的必要前提,學生創造性的發展要求有一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諧民主的心理環境,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由知識的權威轉爲平等的參與者和合作者;由課堂的管制者轉爲課堂的組織、引導和促進者。教師要把自己融入學生羣體之中,成爲其中一員。在這種新型師生關係中,教師把學生當作是共同解決問題的朋友,以師愛營造民主、和諧、積極、開放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於創新,激發學生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動機,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潛在的創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