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職業院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3.1W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提高職業院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研究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提高職業院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摘要:

在職業院校學生素質教育中,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其不僅是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也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在當下教學環境中,將職業院校的音樂教學質量進行有效提高,能夠使音樂課堂的教學本質得以迴歸,使其在職業院校人才素質培養過程中充分發揮應有的效用,同時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提升以及情感抒發的引導,具有積極作用。本文對職業院校音樂課的定位進行了闡述,分析了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爲職業院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給出了一些個人建議。

關鍵詞:

職業院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探究

一、職業院校音樂課的定位

職業院校開展音樂課程旨在陶冶高尚的藝術情操,形成正確的藝術觀,更重要的是培養人的性格品質,使人身心得到益處。因此在教學中非常重視欣賞和情感體驗。在課堂對學生傳輸音樂知識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較多的實踐活動,經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參與,使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體會,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如此可以將音樂教育質量進行大幅度的提高。職業院校的音樂老師在擁有專業音樂知識的基礎上,還應具有較高的素質和水平,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塑造學習氛圍,並且使音樂教學課程具有一定生動性和直觀性。所以,音樂教師應擁有親和力、感染力、豐富的人文知識、良好的職業德操和優秀的藝術素質等。只有如此,纔可以擔負起培養專業音樂技能的人才責任。職業院校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應將音樂課程進行明確的定位,以培養學生的鑑賞音樂能力和體驗音樂能力。

二、職業院校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質量方面

職業院校的音樂教材同人才培養的特點不具備同步性,在某種程度上對音樂教學方法的優化有一定製約。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職業院校通常使用音樂專業教材,因爲針對的是專業音樂體系以及人才,往往存在着對理論知識尤爲重視,但不夠重視體驗,這對職業院校音樂教育的開展,不能有效地起到推動作用。因爲職業院校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就業方面存在多樣化特點,音樂教材實用性的`缺乏,將會導致職業院校音樂課堂的開展不具備系統性和科學性。另外,在部分職業院校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老師可以對音樂教材進行自主選擇,使老師自主決策權偏大。因爲在主客觀條件的影響下,一些音樂老師並不具備充分的能力對教材的優劣進行鑑別,僅是結合自身愛好或自身的經驗來選擇教材,如此便會有偏頗的情況發生[1]。教學的基礎便是教材,倘若不具備高質量的教材,極易導致音樂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現實需求出現脫節或偏差,若僅是保留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不能使當下學生對音樂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基於此,職業院校音樂教育人員應根據院校學生特點,根據當下教學的具體需求,輔助學生對音樂教育目標的全面建立,共同編制可以充分表現職業院校培養系統中的應有定位的音樂教材,使其同其他高校的音樂教材具有差異性,該種根據教學內容而對音樂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可以將職業院校音樂教育獨特性進行充分的表現。

(二)教學方式相對單一

結合有關調研發現,目前職業院校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保留着以老師爲主導和灌輸式教育模式,此種教育模式的特徵主要是對知識和概念教育過度重視,卻忽視了學生的自身感受,此模式同音樂教育的實質存在矛盾性,對學生藝術情操的引導起到了相對的阻礙作用。近些年,我國的教育得到了質的提升,以往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大部分教育機構摒棄,而多種教學方式得到了大範圍的應用,其將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替代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就目前教學環境而言,在音樂課堂開展中,大部分職業院校還是應用以往簡便的教學方式。從音樂教學設備投入層面來看,大部分職業院校對音樂設備投入較少,導致音樂教育的實施受到了較多因素的影響。因爲音樂教育內容缺乏完善性、設施投入少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導致職業院校對音樂教學的革新面臨諸多困難。音樂教育不同於其他學科,在某種程度講,音樂是一門聽覺爲主的藝術,其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師生和作品之間呈現一種共情關係。倘若音樂老師僅是將簡單的音樂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重視學生自主欣賞和體驗音樂美感的引導,對教學模式不進行重視,會降低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以及體驗感受,使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降低。

(三)課程建設缺乏影響力

從音樂課程開設方面來講,大部分職業院校將音樂作爲選修課,而選修課內容主要是對音樂自主欣賞。因爲學校對課程並沒有相應強制性要求,大部分學生感覺音樂課程不是重要科目,對音樂選修只是根據自己的愛好去決定,外動力的缺失,會對學生學習能力的發揮產生不良影響。不僅如此,在進行選修課程教育相關活動時,老師通常對學生的要求也不是很嚴格,對學生是否在上音樂課不會進行重視,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方面缺乏一定的明確性。甚至有一些老師會對音樂課程所用的教材進行隨意選擇,學生是否學習全靠個人愛好[2]。由此看出,由於音樂課程建設的缺乏,在師資建設、課堂標準、課堂資源建設等方面均具有較大的不合理性,導致音樂教育存在可學可不學的現象,促使音樂教育在職業院校素質培養中的應有效應得不到充分發揮。

(四)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在職業院校音樂課程教學中,因爲教材缺乏、模式老舊等不同問題的存在,並且每個學生音樂水平參差不齊,在音樂教育進行時,應更加註重對學生的因材施教。這就需要音樂老師對教育方式進行不斷優化,確保其具有多樣性,如此才能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將課堂氛圍進行充分調動。例如在音樂課堂開展中可以採用分層教學法,促使每位學生對音樂的不同需求得到滿足。但目前情況是,大多數職業院校的音樂教師不具備充分的精力以及教學水平對該種教學方式實施,老師們仍然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極易使學生在音樂課程學習過程中發生兩極分化的現象,也就是音樂方面略有天賦的同學會更偏愛音樂課程,並且可以同老師的授課進度保持一致性,而其他的學生因爲不能和老師的教學進度保持一致性,不能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也不能對授課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導致其對音樂課程逐漸失去學習熱情。

三、職業院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一)編寫新型教材

當前形勢下,我國職業院校的音樂教學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就是教材的不統一,不同的院校使用不同的音樂教材。換句話說,就是當前職業院校使用的音樂教材普遍不匹配該院校的職業特徵,造成音樂教學缺乏合理性和規範性。據相關調查得出,在職業院校任教的音樂教師對音樂教材具有自主選擇權,可隨意選擇教材種類。而職業院校音樂教學的合理規範化,必然離不開適合現代教學、全面考慮職校學生特性,有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音樂教材。此外,教材內容的編寫還要具備職業院校的特色,建立起與之相應的教學資源庫,以便數字化管理。所以,編撰者在編寫音樂教材內容時,要與時俱進,結合當代學生的音樂水準、特點、心理成熟度、對音樂的認知和理解,以及興趣愛好等,編寫出能培養其內在藝術修養的音樂教學內容。同時,也不能忽略音樂技能的培養、知識素養的提高和鑑賞優秀作品的能力等,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提高綜合能力,使教材內容一改過去的單調乏味,變成具有職業院校特色、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形式。在職業院校的教學中,專業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繁重,安排得比較緊湊,就顯得音樂教學的時間所佔比例偏低[3]。故而,對音樂教學材料的要求相對較高,教學材料形式和內容的統一規範性就顯得非常必要,還要能充分體現職業院校的特殊性。音樂教學除了要考慮教材的規範合理,還要重視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的合理化與生動化,這樣才能讓教學模塊被音樂教師充分調配,完成既定目標。因而可知,教材質量的高低對於教學策略的發揮、教育機制的構建、學生的音樂審美及藝術修養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響。

(二)創新教學方式

首先,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必須要以學生爲主體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組織實踐活動,並正確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的潛能,以及對本學科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多參與音樂有關的實踐活動,包括各類演出、會演等活動,以強烈的參與感去證明音樂教學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其次,職業院校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各類社團和協會,因此,應鼓勵學生多參與各類社團中的音樂實踐,充分利用這些渠道的優勢,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及藝術修養。鼓勵與音樂相關的社團和協會多組織實踐活動,並助其擴大影響,促使學生通過參加多樣化的音樂實踐活動,更加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最大限度發揮這些渠道的正能量,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再次,對即將開展的教學活動要保證其具備科學合理性。認真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用以提高整節課教學的質量,一節優秀音樂課的產生是和高質量的教學環節分不開的。而一個教學環節是否優秀,課前的設計也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還應包括在課堂實踐中作出的應急反應。社會發展至今,造就了各個年齡段學生的想法、行爲和表現都不盡相同,但是都在追求自己的個性化[4]。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全面結合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作出相應的調整。例如:當學生接受能力不同時,那麼教師在教學中的側重點也應因人而異,對於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深層次的去理解音樂的內涵;對於學習興趣高漲的班級,可以在課前設計出適合班級特色的教學環節;當面對音樂體驗感略低的班級,則應想方設法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基礎音樂遊戲等。綜上所述,無論選擇哪種教學方法,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還是最適合學生特點的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音樂教學的實效性。最後,音樂學科需要學生具備整體感覺。基於這一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可能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完成全面教學。比如,利用多媒體工具、互聯網技術、仿真手段等。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不同的表達形式,將音樂作品展現於學生面前,能夠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了解音樂的魅力,進而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不但如此,其多元化體現形式能夠從多角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所以,從根本上來講,先進的科學技術能促進音樂教學不斷創新。

(三)規範音樂課程建設

音樂課堂的教學規律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比方需要着重關注學生內心體會、側重於內心的情感傳遞,但是在職業院校大力推廣音樂課程是最近幾年的新舉措,基於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很多職業院校的音樂課程內容較爲單一,音樂教學自身特色較爲匱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學校音樂教學模式與其他學科別無二致,沒有將音樂教學和校園自身專業特點相結合,進而產生自身特點突出的音樂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忽略了對教學目標的規劃以及課程內容的編寫,使老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面臨較大困難。與此同時,老師自身因素同樣具有重要作用,自主調整或改動教學內容,造成學生在參與音樂課堂時的學習效率嚴重下降。所以,在當前階段,形成標準的音樂課堂教育模式,音樂教育及教學創新至關重要。

(四)培養學生的獨立實踐能力

相比其他學科,音樂對於課堂氛圍的調節作用更加顯著,主要因爲老師完成音樂教學過程中可對動態教學模式加以利用,藝術最直接的體現方式就是音樂,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組織同學進行校園舞蹈表演,當作新課導入的手段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由於此類教學模式存在新鮮感,因此能夠獲得學生廣泛認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老師可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演唱自己最喜歡的歌曲中感觸最深或最有震撼力的一句,老師需要在此過程中做最好的傾聽者,並可利用適當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5]。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鍛鍊學生自我表達能力,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勇於進取的精神,並且使課堂氛圍更加積極、活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最終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另外可以讓學生參與“講課”,此處“講”指的是老師通過課堂教學,激勵學生能夠踊躍發表自身感想,像老師那樣表達自身對音樂的領悟及欣賞音樂後的感觸,此舉不僅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生動有趣,還可以使學生邏輯思維得到鍛鍊,培養學生實踐技能,使其擁有充分的音樂情感體驗和音樂表達慾望。

參考文獻

[1]王昕.多媒體技術在職業院校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9):4-6.

[2]周寧.德育在職業院校音樂教育中的開展與體現分析[J].戲劇之家,2017(17):201.

[3]華芷晗.高等職業院校音樂教學改革探索[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8(3):72-74.

[4]霍豔梅.研究中專音樂課堂中的音樂欣賞教學[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7):103.

[5]高亮亮.職業技術中學音樂課程現狀及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範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