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探索論文

學識都 人氣:1.74W

摘要:每一種語言都是通過獨特的文化滋養形成的,詞語是每一種語言最基本的元素,所以詞彙是語言要素中最能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獨特的文化底蘊、道德觀、價值觀以及獨特的氣韻。每一種語言都經歷了時間的洗禮,每一個詞語都是歷史的剪影。因此,外語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對詞語的文化內涵的介紹、語言文化以及以外語爲母語的國家的風俗、人文、民族價值觀等知識的講解,着重培養學生在文化方面的洞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探索論文

關鍵詞:文化差異;文化素養;文化交際;文化遷移

一、外語國與中國的文化差異

在現實的應用中,語言是由符號、語境以及含義共同組成的。但是在不同國家,語境對含義理解的影響隨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外語國以美國爲例,美國人在語言交際的時候更注重語言的思路清晰以及簡單易懂,他們的語言直白,不是建立在討人喜歡的基礎之上的,公私分明。相比較下中文的內涵就很豐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意義,一個字有多個音,一個音有多個字等等,而且中國人在說話的時候比較含蓄,很多意思都採用暗喻的方式表達。除此之外,美國是一個個人主義很強的國家,美國人強調以個人爲中心、強調個人價值,主張獨立,強調平等,提倡個人奮鬥;反觀中國,中國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中沉浸了幾千年,所以一直以來,中國人更加註重集體凝聚力的培養,爲了達到和諧共享的目的,每個人都自覺承擔起爲集體利益服務的責任,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衝突的時候,要以集體利益爲首位,每個成員之間要相互幫助,彼此協作,建立和諧友好的關係。

二、當下國際文化教學的發展

1.美國的文化教學

現階段,美國將文化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語言和文化的有機結合上,這也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教學的一大特點,對於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和跨文化交際培訓成爲美國文化教育的兩個核心陣地,美國的這種教育方法,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而且也大大改善了美國年青一代的大國沙文主義以及以自我爲中心的思想。這樣就間接地鞏固了美國多元文化的建設。

2.歐洲的文化教學

歐洲的語言文化教學發展的社會背景與美國的發展背景相差很大,歐洲的外語教學方式是由美國和西歐的試聽說法轉化來的,雖然歐洲在二戰後就開設了語言課程,並且明確指出外語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歐洲很少針對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文化進行課題研究,只是以歐洲大陸和英國作爲研究對象,即便現在開始對美國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但是歐洲的研究相對來說還是十分狹窄的。

3.中國的文化教學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文化教學研究過於嚴謹,雖然與外語教學有關的文學著作和論文很多,很多外語教師也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與學生探討一些大家感興趣的文化主題,開展一些有關語言文化的學習,但是在缺少相關配套教材的情況下,這些活動只侷限在相關的知識介紹,絕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言文化教學,所以依照現階段中國的文化教學研究來看,中國的文化教學還有待加強。

三、外語教學中的失誤現象

1.稱呼錯誤

中國和西方在人際關係上有很多傳統觀念和生活習俗存在很大的差異,最明顯的.就是稱呼,有些時候稱呼對方不得當,就會引起對方的反感,直接對交際效果產生不好的影響,職位高低、不分輩分的長幼,都可以直呼其名,甚至對父母也可以直呼其名,這樣對他們來說是表示友好、親近和平等的一種方式。另外,在英語中一個單詞可以代表多個稱呼,而在漢語中,晚輩對長輩的稱呼,下級對上級的稱呼,都要用尊稱,絕對不可以直呼其名,不然的話就會被人視爲不禮貌,缺乏內在涵養。

2.問候語以及告別語

中國人見面相互打招呼經常用“你好“”你早”“去哪”“吃飯了嗎”,但是這些話如果被直接翻譯成英語,就會讓英國人感到不舒服,因爲這些問的都是私事,其他人不應該打聽;在告別時,中國人除了會說“再見”還會說“慢走“”下次再來坐坐”,但是在英國,就不會有這樣的告別語,他們認爲這樣的告別語太虛假。

3.初次見面被禁止的交流內容

在中國兩個人初次見面,都會問對方的年齡、家庭等方面的內容,這樣能夠增進彼此的瞭解,然而在英國,初次見面可以談論天氣或者其他感興趣的事情,但是絕對不可以問女性的年齡,如果詢問對方的年齡會讓對方感到不快,在英國女性的年齡以及男性的收入都是不可以告訴旁人的隱私。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在歷史長河中由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慢慢沉積形成的一種具有特色的產物。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就一定要先了解那個國家的人文地理、生活習慣、文化習俗、社會價值觀,只有將這些與理論基礎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學透、學懂。所以,在對語言教學進行研究時,一定要將研究重心放在對其文化的研究上,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爲外語學習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羅運春,杜軍.培養醫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探索[J].川北醫學院學報,2007.

[2]張秀芹.圖式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