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藥事管理學》創新教學模式探討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3W

 論文摘要:按照新時期藥事管理學教學目的要求,提出了四種該課程全新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主體、以問題爲中心的教學模式;走出校門進行現場實地調研的方法;現場參觀實習的方法;個案討論方法。

淺談《藥事管理學》創新教學模式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藥事管理學 教學模式 探討

藥事管理學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我國興起的一門介於藥學與管理學之間的新興邊緣學科,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它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等一系列相關學科,知識面寬。涉及範圍廣,應用性強,與藥學專業其它專業課程有較大差別。目前,全國絕大多數高等藥學院(系)均已開設此課程。但因種種原因,該課程的教學時數相對較少,教學形式單一。隨着我國醫藥科技的不斷髮展,臨牀用藥更趨於合理,安全和有效地用藥愈來愈被人們所重視,與國際醫藥接軌成爲必然。面對國際醫藥業的種種挑戰,人才知識結構的調整和素質的提高已迫在眉睫。藥事管理學作爲藥學專業的主幹課程之一,對人才能力和素質有着直接的影響,因此改革藥事管理學教學已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爲此,筆者就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進行總結,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1藥事管理學教學目的

爲適應藥學事業發展,培養合格的藥學人才,筆者認爲,藥事管理學的教學應與藥學發展相適應,使學生達到以下4方面的目標。

具有紮實的藥事管理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學生應掌握管理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衛生管理學的理論以及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熟悉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院藥房的管理及新藥研究的總體環節。

具有從事藥事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學生應掌握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設計調查表格、現場調研、召集座談會、個別採訪等。在此基礎上進行文獻檢索,收集、整理、評價、利用資料,具有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處理數據的技能

具有初步的組織管理能力。學生應具有主持召集會議、協調基層部門工作的能力,如教學座談會、學習經驗交流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組織人員爲了既定目標而共同努力,解決工作學習中的問題。

具有自覺執行藥事法規的能力。能綜合運用藥事管理的理論、方法,解決藥學領域的實際問題。

2藥事管理教學方法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多媒體、影像技術等都已普遍地應用於教學,藥事管理學同樣應擺脫以大課講授爲主的單一形式的教學模式,將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到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以學生爲主體,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大課不再以教師爲主角,而是結合“以問題爲中心”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學及查閱文獻、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我們選取了第十一章“特殊管理的藥品”進行實踐,預先確定5名學生作爲重點發言對象,再以其爲組長將全班同學分爲5個小組。每個小組講授一節的內容,準備時問爲兩週。在此期間,學生可以隨時到教研室查閱資料,與教師就所講內容進行探討,教研室儘可能爲學生提供計算機、投影膠片等條件。上課時5位發言的學生就自己所準備的內容向大家講授,時間約20分鐘。發言結束後,聽課的學生可以提問,發言對象應一一作答。最後任課教師對本章內容作總結髮言,使學生掌握本章的教學基本要求。此種教學形式我們已開展了四屆,學生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從製作的授課Powerpoint就可看出,學生爲此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Powerpoint中既有動畫,也有背景音樂,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

走出校門開展現場調研,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學習固然重要,然而有目的地開展實地凋研活動既可以使學生及時瞭解國家政策的實施狀況,掌握國情,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初步的實地調研方法。如隨着我國藥品分類管理政策的不斷推進,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分類管理也在作不斷的調整,因此我們組織學生開展OTC市場調研活動。活動的時間仍爲2周。在第一週的大課中,教師會就凋研的'基本方法、程序、技巧及調研報告的寫作要求向學生們作以介紹。具體調研主要利用課餘時間,調研的方式由學生自己決定。從近三屆學生凋研實踐可以看出,爲了達到預定的目標,學生都儘可能地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幾乎動用了所有可以想到的先進設備。例如在外出調研之前,學生就擬訂好了調研提綱,在調研時,將小組成員分爲兩部分,其中一組作“明察”,另一組作“暗訪”,從而獲取更多有效的信息。此外,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錄音筆成了他們外出調研的必備工具。在此基礎上,最終以小組爲單位寫出調研報告。在第二週裏用一次大課時間做調研彙報,我們從班推選出5—7名大家認可的評委對調研彙報做評分,最終推選出大家公認的優秀者予以獎勵。這種活動的開展,既使學生牢牢記住了課程內容,還使其瞭解了我國的國情,初步掌握了實地調研的方法,同時也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現場參觀,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藥事管理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本科學生絕大多數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實際工作的經驗,在教學中涉及的一些管理模式比較抽象,學生無法理解。因此,我們結合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帶領學生到第一線進行參觀實習,邊參觀、邊講解,使學生可直觀理解所學內容。例如,GMP和GSP的相關內容,我們在講授“藥品生產管理”一章時,及時與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西安海天藥業等製藥企業聯繫,帶領學生前往參觀,讓學生親身感受符合GMP要求的廠房及設施到底是什麼樣,對產品質量有什麼影響,從而使學生真正領會GMP的實質內容,理解國家對藥品生產企業強制實施GMP的必要性。

個案討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藥事管理學中涉及的法律問題非常多,如果照本宣科,課堂氣氛必定死氣沉沉。那麼,如何讓學生對這些枯燥的法規條文感興趣,並能牢牢的記住。我們採用了案例教學的方法,如針對“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一章中的有關法律條文,教師事先講述2—3個現實生活中發生過的典型案例,並圍繞案例設定4—5道討論題,學生分組討論。每次個案討論爲2學時,最後每組選派一名同學做重點發言,每人10分鐘。發言的學生應在規定的時間內闡述本組的觀點。然後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發言做出總結和歸納,從而使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新知識。此種教學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內容的能力,又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