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理工類院校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及對策論文

學識都 人氣:1.55W

論文關鍵詞:理工類院校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現狀 對策

關於理工類院校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及對策論文

論文摘要:聽力課程是大學英語基礎課程之一。然而,目前聽力教學當中卻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而對於理工類院校,這些問題則顯得尤爲突出,亟待解決。本文立足教學實踐,分析了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和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對策,以期進一步提高聽力教學的質量。

近年來,大學英語課程在調整教學要求和培養目標、改革課程結構、完善測試體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各方面專家一致認爲大學英語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技能的提高。對於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語言是一件工具,只要能運用這個工具進行交流,他學外語的目的就達到了。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必須向實用轉移,以面對21世紀的挑戰和機遇。在各項語言技能教學中,聽力練習是語言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大量的事實說明,兒童學說話的過程是先聽懂,然後說話。“說”是“聽”的能力的一面鏡子,聽懂、理解得越多,大腦儲存的語言信息就越多,口語就越強。同時,教學中我們也發現,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好壞與其精讀課成績的高低成正比關係。由此可見,搞好大學英語的聽力教學意義重大。筆者結合理工類院校的辦學特色,查找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不足之處,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提高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理工類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

與其他類型的高校相比,理工類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可以體現自己的辦學優勢和教學特色。首先,理工類院校學科門類比較齊全,文理兼有,知識結構分佈比較寬廣,有助於教師英語教學時講授相關知識,如英語閱讀和聽力中科技類、經貿類和自然科學類術語的講解。理工科院校學生的理工知識背景比較好,知識結構的複合和優化有利於多角度、寬視閾地理解語言和文化現象。同時,理工科院校以市場爲導向調整了專業結構,採取了靈活多樣的專業設置模式,使辦學方向更加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爲提高理工科院校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障。因此,在複合型人才培養方面理工院校具有一定的優勢。其次,理工類院校具有良好的跨學科研究的學術傳統和良好基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結合自己所學專業,把語言這門工具與自己的專業知識相結合,通過查找相關英文學術期刊和文獻,學生可以瞭解到自己專業的學術最前沿,激勵自己不斷進取,又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英文的理解能力,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實際應用價值,爲畢業後英語的再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再次,理工科院校的教師、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治學嚴謹,在當前學術研究比較浮躁的大環境下,這也是難得的一種優勢。與此同時,理工科院校英語教學的歷史相對較短,教師隊伍也趨年輕化。青年人幹勁大,闖勁足,接受新事物的悟性和創新意識都比較強,有利於投身於教學改革和提升專業核心競爭力。

然而,在教學實踐和研究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理工類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確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不利於學生英語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和英語學科的發展。比如,大學英語教學起步較晚,教師教學研究水平參差不齊,學術梯隊建設的基礎較薄弱,缺乏足夠的學科帶頭人。由於理工科院校在人文學科的建設方面發展極不平衡,有些學校重視人文社科專業的建設,有些學校的人文學科建設則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理工院校英語文化和人文素質的提升。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科研硬件如計算機和語言實驗室配置很好,但涉及語言學、文學、文化等方面的資料建設則相對薄弱。理工科院校的決策層在對英語教學的認識上仍然存在偏差甚至存在偏見,思想上不夠重視,政策、資金、師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夠。理工科院校的英語教學和研究方向的設置和整體發展方面盲目追求“大、全、快”,不利於學科的平穩發展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

2004年1月教育部頒佈實施《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要求》),在強調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同時,突出強調聽說能力的培養,主張“聽說爲本”。但是,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仍然是大學英語課程的薄弱環節。很多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還是聽不懂,說不出來。英語聽力教學普遍存在耗時多、收效低的問題。針對理工類院校,教師教學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觀念、教學方式落後,絕大多數聽力教學以課堂爲中心,以書本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信息量小,缺乏交互性與個性化教育。

2.師資力量方面,缺少高素質、高水平、責任心強、能夠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教師,不能廣泛應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造成學生信息獲取能力不高。

3.教學模式上,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效率低下,教師大量進行重複性的教學,缺少時間與精力去從事富於創造性的智力勞動,造成教學資源的巨大浪費。

4.教材方面,信息陳舊,缺乏時代感,許多教材所選內容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錄音資料,所發生的背景及所使用的語言缺乏新鮮感與時代感。

另一方面,學生在英語聽力學習過程中,因受語音、語法、背景知識等語言因素和動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響,並沒有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具體原因如下:

1.從學生的母語文化看,中國學生一般比較文雅內向,不太喜歡拋頭露面。理工類學生這個特點表現尤其突出。他們比較喜歡邏輯思考,思維嚴謹,但很多學生不善表達,不喜歡交際,在英語聽說課堂裏不愛發言,運用語言的機會少,聽力能力當然不能得到提高。

2.從學生生源地看,很多學生來自內地中小城市甚至偏遠鄉村,那裏的英語教學水平相當落後,很多學生從未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過。因此,在他們進入大學前根本沒有受過聽說訓練,很多學生中小學階段從沒上過聽力課,基礎很差。

3.語音方面,很多學生受方言的影響語音辨別不清,就會造成聽力困難,甚至引起語意上的誤解。如有些學生長音和短音音標[i∶]和[i]分不清楚,有些學生分不清輕輔音和濁輔音[s]和[z]。

4.文化背景知識方面,學生聽到的聽力材料,不論內容,還是題材都是應有盡有,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而很多理工類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較熟悉,但對社會人文科學瞭解甚少,對西方社會的風俗禮儀相當陌生,因而很難真正理解原材料內容,以及說話者的語氣、態度和真正意圖。

5.心理因素方面,很多理工科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爲了應付考試,沒有長遠的學習規劃,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認爲自己將來從事的工作與英語沒有太大的聯繫。因而這些學生提高英語聽力的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提高很慢。還有部分學生在聽英語時比讀英語時感受到的焦慮程度要高,而聽磁帶時感受到的焦慮比實際交際談話時的聽感受的焦慮程度還高。在焦慮水平過高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會處於抑制狀態,思維變得遲鈍,這樣他就越聽越聽不懂,越聽不懂,焦慮程度就越高。

三、教學改革的策略及建議

從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將大學英語課程定位爲“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知識課程,而是是拓寬知識、瞭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 理工類院校應發揮其技術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採用新的教學模式替代以教師講授爲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各學校可以設計出適合本校情況的局域網及校園網的多媒體聽說教學模式,也可直接在互聯網上進行聽說教學和訓練。在教學中,通過演示幻燈片,播放影音格式文件,學生可以直觀地瞭解西方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知識,有助他們對聽力材料中文化背景的理解。

教師應及時調整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學習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同時還要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確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從以教師爲中心向以學生爲中心的課堂轉變。教師不僅應傳播一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個情景,介紹相關的單詞和表達方式,然後圍繞聽力材料展開交流活動,如分角色朗讀、回答聽力理解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就有關感興趣的話題分組討論。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積極性得到發揮,不僅可以使死氣沉沉的聽力課堂活躍起來,同時還能啓發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效地鍛鍊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

針對學生在聽力訓練中遇到的問題,教學中可以採取以下策略,正確引導學生。

1.課堂教學中多鼓勵,少批評。課堂安排上儘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展示他們的'見解。對所有發言的學生要抱積極肯定的態度。點評時應高度讚揚學生的創新精神,對不足之處提出誠懇的改進意見。通過教師不斷的正面引導,學生漸漸認識到課堂發言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也開始敢於發言,勇於發言,在英語交流過程中,他們的聽說能力也能逐漸得到提高。

2.強化語音教學,豐富目的語國家的背景知識文化。針對學生的基礎,教師可以適當增加音標知識和語音單項練習,幫助學生區別長短音、清輔音和濁輔音,同時講授英語發音中連讀、弱讀、省音及失去爆破等語音知識。加強語言的節律感、強弱讀以及語音語調的訓練,培養學生捕獲句羣意思的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儘可能多地接觸英語,還可利用網絡幫助學生收集下載VOA,BBC等國外電臺涉及文化社會領域、知識面廣、語速適中的英語新聞節目和紀錄影片。教師還可以要求他們通過看英文報紙、雜誌、聽英語廣播瞭解國內外動態,多看英語原聲電影、聽英語歌曲,感知和適應現代英語的各種題材、體裁、方言、場景,平時儘可能用英語思維。這些做法對強化語言、括增詞彙、豐富背景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3.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適時調整自己的心理,克服焦慮、害怕、缺乏信心和毅力等心理障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樹立攻克難題的信心和意志。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聽力理解在英語學習和實際交際中的重要性;保持對聽力訓練持積極的態度,充分利用每一次接觸“活”英語的機會;克服對英語聽力理解的畏懼心理,樹立堅定的信念。

聽力水平低下是中國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理工類院校有自己的辦學特色、教學風格和生源特點,因此,我們應當積極探索符合這類院校特點的英語聽力教學模式。筆者從理工院校的硬件設施、教師配備、生源質量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聽力教學上的不足之處,並提出了改進意見,希望以此拋磚引玉,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共同致力於英語聽力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傳鬆,許寶發.中國近現代外語教育史[M],2006.

[2]王麗君.英語聽力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教學策略[J].語言文字修辭,2006,(18).

[3]陳茜,龍炳文.交際教學法在商務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5]呂雲彥.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策略[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6,(2).

[6]任素貞.策略教學法與外語聽力教學[J].外語界,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