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消費時代視覺文化的困境及其超越

學識都 人氣:2.98W

摘要:消費時代下,現代化大工業體系高度發達、人口高速城市化、電視等媒體文化產業高速發展、以電腦爲代表的最新視覺技術飛速發展等等,這都使得圖像以更高的效率生產和傳播。傳統的審美方式得以改變,社會的道德危機和信仰缺失等問題將人們帶入了當代視覺文化困境。

論消費時代視覺文化的困境及其超越

於是,迴歸傳統的審美方式並倡導多元化的藝術作品,走向自然的真實視覺,並鼓勵人與人的直接交流,從根本上擺脫商品拜物所帶來的虛假幸福,以最終超越視覺文化便成了迴應消費時代視覺文化勃興的歷史必然。

關鍵詞:視覺文化;審美方式;圖像

一、引言

當代視覺文化的產生有着複雜的社會背景:現代化的大工業體系、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人口的高速城市化等等導致了消費社會的出現;以電視等媒體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使得形象的生產工業化;以電腦爲代表的最新視覺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圖像以更高的效率生產和傳播;後現代的美學和藝術,改變了傳統的審美方式,使得藝術走向普通大衆,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當代社會的道德危機和信仰缺失,使人們把幸福的標準建立在對商品形象的佔有之上,使人們加深了對商品依賴,從而也刺激了商品形象的泛濫。當代社會的這些轉變,形成一股合力,必然導致視覺文化的產生,形成了人們對視覺圖像的依賴。圖像就如一堵圍城,把人們圍困在內,就像馬克思所說的“異化”那樣,在近現代人們被自己所發明的機器所壓制,到了當代社會人們又一次被自己的人造物———圖像所主宰。視覺文化也走入到了困境當中。視覺文化在生產大量具有審美色彩的圖像符號時,也造成了審美的泛濫化、低俗化以及人們對視覺圖像的麻木,形成了圖像對人的圍困;大量虛擬化的圖像符號,不斷顛覆着人們對於虛擬和現實的認識,造成了“虛擬現實”的出現;人對視覺文化傳播媒介的依賴,在方便人們的信息交流的同時,也給人們設置了屏障;視覺文化在生產商品形像的同時,也生產着人們對形像無休止的慾望,製造了幸福的假象,使人們陷入到了慾望的滿足與失落的惡性循環中。於是,我們有必要對這些困境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找出可能超越當代視覺文化困境的途徑。在尋求化解當代視覺文化困境之策時,應該立足於消費時代這個大背景。在消費社會中,審美已成爲一種事物運作的普遍方式,作爲消費社會的文化邏輯,其運行機制終將大衆傳媒推向消費者。 ①

二、當代視覺文化之現實困境

第一,圖像對人的圍困。海德格爾在他的《世界圖像的時代》一文中說:“從本質上看來,世界並非意指一幅關於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爲圖像了,……,世界圖像並非從一個以前的中世紀的世界圖像演變爲一個現代的世界圖像;毋寧說,根本上世界成爲圖像,這樣一回事情標誌着現代之本質。”②海德格爾的這段話預示了現代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徵,即“世界被把握爲圖像”。到了當代時期,這個特徵以更加明顯的方式顯現出來。當代社會無疑是一個圖像堆積的社會,無論是在視覺化的藝術領域、非視覺化的藝術領域還是在大衆的日常生活中,都呈現除了高度的圖像化趨勢。以電影爲代表的視覺藝術,在電腦等後現代視覺技術的修飾下已經同現代時期的電影藝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電影中原本具有的文學性的對白、戲劇性的敘事結構已經被大大地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對畫面視覺衝擊力的無限強調,尤其是以好萊塢大片爲代表的商業電影,對視覺圖像的強調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3D大片《阿凡達》的熱映,在全球創下了電影票房的最高記錄。該電影只是講述了一個比較老套的地球人與外星人的故事,我們看過一遍電影很難記住其中有什麼經典的對白,甚至很快就忘記了該片的大部分情節,但是像“哈利路亞山”、“靈魂樹”等一幅幅經典的畫面卻深深地印在了觀衆的腦海裏。當代視覺文化的一個最爲顯著的特徵在於“它越來越趨於把那些本身並非視覺性的東西予以視覺化”③。這個特徵在非視覺藝術領域和大衆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文學是以理性的語言文字爲表現手段的一門非視覺化的藝術。但是在當代視覺文化的大潮中,文學已經逐漸地淪爲圖像的附庸。最近幾年來圖書市場上熱銷的“圖文書”就是很好的一例,圖片成爲這類書籍中的主體,而文字已經成爲了圖片的註解。傳統的文學書籍更多是要通過改編爲影視劇後才爲大家所熟悉,引起大衆的閱讀興趣。伴隨着媒體產業的逐漸強大,藉助於電視、廣告、設計等行業,日常生活也到處充滿了帶有藝術設計元素的圖像符號。物品的外觀得到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於是圖像形成了對人的全面圍困:在家裏,電視機上源源不斷的播放着商品的圖像信息;在市區,黑色的街道,帶有玻璃幕牆的高樓大廈,壓迫着我們的視覺和心理。

就這樣,當代的視覺文化是一個圖像氾濫的文化,審美氾濫的文化。它越是強調的圖像的審美和衝擊力,卻越發喪失了藝術本源的魅力。人們一方面地表現出對美學化了的視覺圖像70的麻木,希望逃離出圖像的圍困;另一方面卻仍然期待着更有衝擊力的視覺圖像來滿足人們的眼球。這無疑使得視覺文化就像“圍城”一樣,使得圍城中的人們進退兩難。

第二,視覺文化真實性的缺失。當代視覺文化的困境,還表現在另一個方面:就是圖像符號真實性的缺失,能指與所指分離,從而導致了虛擬現實的出現。這個問題同符號與現實關係的演變密切相關。法國哲學家波德里亞指出符號與現實的關係經歷了四個階段:“最初符號是基本現實的反應;在第二階段中,符號遮蔽和顛倒基本現實;在第三階段中,符號遮蔽基本現實的不在場;在第四也是最後階段中,符號與任何形式的現實都沒有關係,它是其自身的純粹擬像”④。在古代時期,形象符號依賴於對現實的模仿,能指和所指統一於真實之中,而到了當代的視覺文化中,形象符號的生產和複製已經逐步脫離於現實,甚至形成自我完善的系統,完全擺脫了對現實的依賴。電腦的出現更是加速了這個狀況。攝影照片可以被任意篡改修飾,電影的拍攝也不再依賴於實地取景,而是更多地由演員在“綠幕”前做出電影情節所需要的動作,再由電腦進行後期合成,photoshop等電腦軟件的出現甚至可以讓普通大衆也輕易地製造出現實中完全不存在的圖像。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使得虛擬社區,網絡遊戲風靡於大衆當中,這些視覺產品在電腦界面的背後製造出了一個“虛擬現實”。在這個虛擬世界中,虛擬和真實的界限消失了,現實被徹底解構了。然而,虛擬現實並不僅僅存在於互聯網空間中,它還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比如早些年中國各地熱衷修建的“世界公園”,以及美國的迪斯尼樂園等,都是虛擬現實的典型代表。當今的現實世界也呈現出迪斯尼樂園的特徵,就像波德里亞說的那樣迪斯尼樂園“是一個真正的.國家,和真實的美國相差無幾,而美國其實也就是一個迪斯尼樂園”⑤。當我們沉浸於科幻大片、網絡遊戲等視覺文化爲我們提供的種種虛擬幻象時候,我們早已喪失了分辨虛擬與現實的能力,隨着現實的消解,作爲主體的人本身也被消解於虛擬化的圖像碎片當中了。這不能不說是當代視覺文化的一大困境。

第三,視覺媒介造成的交流屏障。當代視覺文化帶來的是圖像對人類的包圍,我們每個人身邊都包圍着大量的圖像符號,這些視覺媒介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把個體隔離開了,使得人們的交流也變得視覺化、媒介化了,人們不再是依賴面對面的交流,而媒介成爲人們交流的主要手段。這就使人與現實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出現了障礙。當代視覺文化及其視覺技術,在很程度上地縮短了人們在空間上的距離,地球成爲一個地球村。在遙遠的地球那邊發生的新聞可能在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內,就會以圖像的形式出現在電視、互聯網上,媒介在一定意義上成爲“人的延伸”(麥克盧漢)。電視和互相網成爲人連接外在現實世界的主要方式,人對視覺媒介的這種過分依賴,卻不斷深化着媒介與個體之間的緊張關係:一方面人高度依賴着媒介所帶來的信息,一方面卻又表現出對媒介的高度不信任,而自己卻又無法做出真實的判斷。在個體之間的交流中,媒介也已經成爲人們一種主要的交流方式。芭芭拉在中山大學《超越民族誌電影:視覺人類學近期的爭論和目前的話題》的演講中說“從全球的範圍而言,我們觀察到一種可稱之爲正在進行的脫離身體的交流的現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便可觀察到,和朋友、家人的電話聯繫日益取代了親自的拜訪,而電子郵件也日益取代電話聯繫……在新的交流形式中,身體似乎完全消失了。在以往面對面的接觸中,整個身體是出現在現場的……電話聯繫中,身體已經消失了,但聲音帶有某種獨特的個人特徵,還是表達了一定的情緒和個人現場感。在電子郵件的交往中,連這樣的聲音都消失了。

交流在這裏減少到了只剩下視覺的標誌———字符”⑥。儘管芭芭拉的敘述並不全面,我們現在完全可以通過視頻軟件進行圖像和聲音的交流,但是她卻仍然表明了對媒介時代人們交流狀況的擔憂:當我們越來越傾向於依賴這種不在場的交流方式的時候,視覺媒介雖然爲我們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卻也正在成爲了人的交流障礙。在當代社會,人們普遍地感覺到雖然視覺媒介雖然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空間上的距離,而人們心靈上的距離反而是更加疏遠了。這似乎也成爲視覺文化時代人們在信息交流上的悖論。

第四,商品符號與幸福幻象。當代的視覺文化,是與消費社會緊密結合的文化。在消費社會中,“很少有物會在沒有反映其背景的情況下單獨地被提供出來。消費者與物的關係因而出現了變化:他不會再從特別的用途上去看這個物,而是從它的全部意義上去看全套的物”⑦。於是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再是人們消費商品時所關注的惟一要素,消費者傾向於更加關注於商品的符號意義。名牌服裝、高檔汽車等商品的作用已經不單單是滿足於人們的衣、行等基本需要,而是演化爲一連串視覺形象,使商品本身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商品的形象標識出了商品所有者的社會地位、所擁有的財富、審美品位等一系列信息。這樣一來,消費社會中,商品與形象密切地結合起來了,形象具有了商品的屬性,而商品則具有了形象的意義。

商品藉助於廣告等視覺手段以審美化的方式表現出來。廣告等媒體向我們傳達的也不僅僅是商品的信息,而是商品的形象和商品背後的生活方式和符號功能,從而引起我們的購買慾望。那麼現在我們思索一下,購物中心中大量堆積的商品實質上不也正是符號和慾望的堆積麼?從倫理學的角度上看,當代社會存在着很大的道德和信仰危機。⑧

不管是外在於人的“上帝”還是內在於人的人性,都作爲曾經的道德權威被消解了。人也不再有什麼信仰,對真理等普遍理想的追求在當代社會也經常被人看作是一種笑談。人們的人生價值也變得多元化和世俗化。但是有一個主題從古到今都沒有被人們淡化,那就是對幸福的追求。但是在消費時代和視覺文化這樣的大背景中,怎樣才能幸福呢?更多的人往往是通過不斷地消費來達到幸福,並且通過商品的形象展示功能把這種幸福傳達出去,獲取心理的滿足。但是在商品已經演化爲視覺符號的時代,消費不但沒有使人達到幸福,反而激發了人們無休止的購買慾望,人們陷入到了商品符號的泥潭中無法自拔。人們不斷重複地佔有商品,試圖滿足自己的慾望,可是慾望卻在視覺文化的刺激下不斷膨脹。

人們一面不斷地追逐着無限的商品符號,一面卻承受着慾望無法滿足的痛苦和慾望暫時滿足後的失落,因爲時而顯現的理性告訴人們:商品與它的實際使用價值已經脫離的太遠太遠了,我們所佔用的只是一些可以炫耀一下的符號罷了。視覺文化在帶給我們幸福的幻象的同時,很快就把這個幻象打破了,留下的只是人們的空虛和落寞。

三、當代視覺文化之超越路徑

第一,審美傳統的迴歸。要走出視覺文化的的圖像圍城,71我們要做就是迴歸傳統的審美方式並倡導多元化的藝術作品,尤其是非視覺化的藝術作品,淡化圖像在當今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審美方式在當今社會經歷了一個從經驗到體驗,由靜觀到震驚的轉變。消費主義作爲一種注重物質慾望滿足,追求奢侈揮霍的生活方式,⑨我們要擺脫對圖像的依賴,從根本上來講必須改變審美方式和已經成爲定式的審美習慣。減少對感性圖像的依賴和對於那些震驚畫面的期待。儘管文化產品大工業化生產,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我們希望把藝術中原本的精神和韻味真正地注入到作品中,而不是進行簡單化的批量複製。其次我們要倡導理性的審美方式,尤其是以文學爲代表的非視覺化的藝術。使文學、音樂擺脫對圖像的依賴,發揮出自身原有的魅力。近年來很多學者在倡議重新建立理性的閱讀文化,就是這種用意。就如周憲先生所認爲的那樣:“在大量視覺媒體急速擴張的條件下,如何有節制地控制視覺媒體的對公衆閒暇時間的侵佔和剝奪,如何倡導和鼓勵一種閱讀文化,提倡從小開始培育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我以爲這是我們當代文化建設中的一個嚴肅的、不可推諉的任務。雖然我們不能斷言沉溺於電視會使人變得平庸淺薄,但是卻有理由認爲,不讀書和少讀書將會使我們的思維和修養變得簡單、越來越貧乏”⑩。對閱讀文化的重新強調已經不僅僅是改變視覺文化帶給我們的快感主義、享樂主義等生活習慣的問題,更是關乎到人們的修養、思維方式,乃至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深度和下一代成長的問題。

第二,走向自然的真實視覺。視覺文化模糊了現實與虛擬的界限,要想走出這個困境,我們就要更加真實地去直接接觸現實、接觸自然,而不是完全依賴圖像媒介。從視覺主體上來講,我們過於依賴視覺技術了。儘管視覺技術使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也使得我們人們認識現實的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但是視覺技術也造成了過多虛擬化的形象,使我們自身的視覺本能在圖像的包圍中變得麻木和弱化。我們應該減少對於視覺技術的依賴,儘可能地使用主體自身的視覺機能去觀察外在的真實世界。從視覺的對象上來講,城市中整齊劃一的建築、人造景觀的矯揉造作等人工物體早已使人們厭倦,自然景觀的嚴重缺乏使人們出現了視覺的疲憊。所以我們要回歸到大自然中,更加真實地去接觸自然,從而達到主體與對象的真正融合。令人欣慰的是,“回到自然”現在已經成爲人們的共識,並且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實踐。比如,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走入了平民大衆的家庭,很多人通過“自駕遊”的方式實現人與自然的真正接觸。相反,那些刻意營造的人造景點和過度商業化的旅遊景區已經逐漸被很多人所摒棄。

第三,鼓勵人與人的直接交流。當我們過多地依賴媒介進行交流的時候,難免形成人與人之間距離的疏遠感和彼此的不信任。媒介時代,人的關係就如同單元樓的鄰里,雖然近在咫尺,幾米之隔,卻彼此間並不熟悉。要想重新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人際交流,我們必須要擺脫對於視覺媒介的過分依賴。當然,在當今的時代讓我們時時事事都親自去驗證,和每個與我們發生聯繫的個人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我們只是主張在可能的情況多進行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少一些對媒介的依賴。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主體間的相互信任,更好地達到人們的共識。在工具理性爲主導的當代社會中,這樣直接的交流對話,更是具有特別的意義。在哈貝馬斯倡導的“交往理性”倫理學中,?瑏瑡人們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已經不僅是一種交流方式的改變,而是具有了深刻的倫理學意義。他主張人們平等、真實、理性地對話,在理性的話語對話和交往實踐中達成共識。這不但有利於我們去除視覺文化帶給我們的交流隔閡,也使我們看到了重建規範的普適倫理學的希望。

第四,幸福意識的重建。消費時代商品與形象的緊密結合,使我們由對商品本身使用價值的基本需求演變爲對商品形象的無休止的佔有。對商品佔有的多少儼然成爲判斷幸福的標準。但是對商品的形象的佔有不可能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幸福,它能帶來的只是佔有後的暫時滿足,或是從別人豔羨的目光中得到的虛榮,所以這種幸福和快樂都是視覺形象給我們造成的虛假的幸福幻象。怎麼才能實現真正的幸福,這是個巨大的課題,它涉及到社會背景、人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等一系列的問題。但是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減少對於商品形象的依賴,這是毋庸置疑的。從根本上來說,要擺脫商品拜物所帶來的虛假幸福,要求我們建立新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而不是把眼光僅僅侷限在對財富和商品的盲目佔有上面。

當代視覺文化確實在很多方面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也帶給了我們很多嶄新的體驗世界的方式,但是我們在面對視覺文化的時候,依然要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因爲視覺文化就像一把雙刃劍,它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處。我們只有帶着批判的精神,才能減少視覺文化給我們造成的負面作用,從而重新超越視覺文化。

注:

①劉冠君:《論消費社會審美時尚的運行機制》,《求索》,2008年第2期,第118頁。

②[德]馬丁·海德格爾:《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年版,第78頁。

③⑤[美]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視覺文化導論》,倪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5、34頁。

④[英]史蒂文·康納:《後現代主義文化———當代理論導引》,嚴忠志譯,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77頁。

⑥[德]芭芭拉:《超越民族誌電影:視覺人類學近期的爭論和目前的話題》,楊美健康樂譯,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1月,第38頁。

⑦[法]讓·波德里亞:《消費社會》,劉承富、全志剛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頁。

⑧張威:《道德信仰何以可能———康德道德信仰的理性基礎及其現實性重建》,《倫理學研究》2010年第3期。

⑨金華:《西方消費主義的軟力量分析》,《求索》,2009年第5期,第57-59頁。

⑩周憲:《重建閱讀文化》,《學術月刊》,2007年5月,第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