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哲學下的基礎英語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3.17W

從語言起源的角度來看基礎教育英語學科,英語的起源必然是某個羣體內的人在產生交際需要之後由發音器官任意產生的聲音,當這樣的聲音在整個羣體內成爲約定和規範之後,羣體成員又用特殊符號將其記錄下來,隨着歷史的發展,逐步豐富和發展成了現代的英語。因此,基礎教育英語學科要教授學生的首先就是使用英語去交際。所謂英語語音,空氣的振動在耳朵裏發生的作用叫做聲音。

語言哲學下的基礎英語教育論文

當人們產生交際需要時,就用自己的發音器官發出一組聲音組合代表特定的事物,聽話者的聽覺形象,只有他能夠把這些形象轉變爲發動形象,使他也變成了說話者,纔是有價值的。人類在言說之前心理的統一體稱爲語象。語音的產生是與意識中的語象直接關聯,英語學科即是讓學生知覺地體會另一種語言的聲音是如何表達自己意識中同樣的語象,在此過程中收穫到重新認識世界和自己的快樂。所謂英語文字,人類在寫文字之前,一定先有觀念,也一定先有聲音形式,世界上有很多語言只有聲音形式,沒有文字形式,無論文字的出現是表意還是表音,總之都是人們爲了更好的描繪世界,表達自己進行交際而創造出的符號。西歐各國的文字系統源出羅馬人,而羅馬人又是從希臘人那裏學來的,希臘人自己相信,他們的字母得歸功於閃米特族的腓尼基人(如圖一)。英語文字是否只是表音系統,沒有保留表意文字的痕跡,對這一點也有不少論證,有人認爲英文字母在表意到表音的過程中必然會留下些許象形文字的意味,比如“eye”(眼睛),“E”象徵眼睛,“y”象徵鼻子,這個單詞很形象的表達了眼睛的形象。再有字母“Z”在“Zebra”(斑馬)一詞中就表示有“Z”形條紋的馬的形象,諸如此類的論證還有很多。英語文字是一個民族用來描繪世界和交際的符號形式,是讓學生知覺地感受到英語民族如何視覺符號化地描述世界和進行交際。從語言哲學的角度對英語學科進行思考,一個沒有被命名的物,無法被談論,也就無法出場現身。一個人在出生前,抽象與理念的語言就已經存在,我們用抽象的概念詞進行思考,是爲對象成功亮相作了準備。

人是言說其他存在的存在物,外在是存在物,內在要對存在進行思考,思考就脫離不了語言,語言是存在的居所,因此語言本身是使存在物和存在得以現身的存在,而人也以語言使自己出場或現身,形成不同的話語場,語言是人類最基本的行爲和生命形式,詞語缺失處,無人出場。既然人類以語言的形式使自己出場現身,那麼學習英語就是應該是讓自己以英語語言的形式重新出場現身,看英語語言中居住着的存在是什麼形式,學習英語的.過程就好像一次重生,重新瞭解世界,重新瞭解存在物在英語中的存在,甚至重新瞭解人類,重新瞭解自己。而對於學生爲何能自覺地體會第二語言地真實運用,是因爲兒童意識的超額構成。從兒童意識同樣具有超額的構成性這個維度確立兒童個體認識發生的可能。因爲具有這個可能性,作爲外語的英語對學生而言纔可以是語言的使用而不是聲音和字符,纔可以從語言使用中獲得語感和意義的產生。語感和意義不是空洞不可捉摸的東西,也不是最後才產生出來,而是一開始就有的一種具有構成性的意識狀態,雖然開始時只是那麼一點點,不完整,但它已經存在,並且開始持續地充盈發展,能不能圓滿形成,取決於這個發展過程是否健康,但它開始的存在和作用無可否認。

因此,英語學科知識向兒童呈現的是認識的結果———構成物,而不是可以從頭開始的認識構成物產生出來的發生過程。字母、讀音、詞彙、語法、語句構成、作品等等都是認識的構成物,都是英語民族在他們民族的生活歷史中產生出來,現在直接向我們的學生呈現出來。在這一點上,英語具有與和數學等學科共同的特點:從認識的結果開始去產生認識。使得這些認識的結果產生出來的原初意義現在都積澱在這些構成物之中,並且正是這樣它們構成了作爲文化形態的認識領域及其傳統。英語在最初向中國學生直接呈現時,對於中國學生而言,是陌生的。即使這個陌生的感覺中,至少也有兩種成分與英語的給予有關,一是新奇,一是與母語的區分。所有英語元素都是英語文化傳統中的產物,積澱着和體現着這個傳統以及它據以產生的原初意義和歷史。因此,學生在接觸到英語學科的瞬間,就應該可以以其在世界中的重新出場愛上本學科,在之後的學習中,逐漸以另一種方式重新認識世界,體會語言真實運用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