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和英語語言學之間的關係探究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9.1K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因此, 將更多目光放在傳統文化建設中, 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且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不斷傳播和流傳。茶文化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 我國也是茶的發源地, 且在歷史的發展中更加完善和繁榮。英語語言學則是英語語言中的重要理論, 在英語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此外, 英語語言學的研究將更助於我國茶文化在國外的發揚和傳播。本文針對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和英語語言學之間的聯繫進行探究, 並針對英語語言學中所蘊含的茶道精神進行深入分析。

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和英語語言學之間的關係探究的論文

關鍵詞:茶道精神; 英語; 英語語言學;

我國作爲世界目前唯一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國”, 具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 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作爲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有豐富的內涵, 其中最爲突出的就是茶道精神。茶道精神則在世界範圍內受到追捧, 很多國家學者都在試圖對茶道精神進行翻譯, 進而在自己的國家推廣茶道精神, 其中被翻譯最多的就是英語。很多專家學者充分研究英語語言學, 進而使得茶道精神的翻譯更能夠被西方人所接受。茶道精神受到西方國家的歡迎, 被廣泛地應用到英語語言中, 也使得英語語言學更加豐富。

1 英語語言學與茶道精神的緊密關係

英語目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門語言, 茶道精神則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精神, 兩者之間具有密切聯繫。

英語目前在世界上使用最爲廣泛, 也是唯一通用官方語言, 是世界不同國家進行社會、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交流的基本語言。利用英語語言學能夠更準確的.茶道精神翻譯, 並更好地被西方國家所理解和接受, 進而有助於我國茶道文化在西方國家中的傳播和融合, 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英語語言學體現了西方國家弘揚茶道精神。語言代表着文化, 語言能夠爲各種文化創造交流通融的機會, 英語是當前世界上應用最爲廣泛的語言, 英語被用於交流工具的同時也具有表達情感的作用, 英語能夠爲各個國家的文化實現交融、互通。英語語言學正是基於這種優勢, 把中國的茶道精神利用英語得以詮釋, 讓西方國家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英語語言學通過翻譯中國茶道精神, 起到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2 茶道精神在英語語言學中的表現

在我國茶文化中, 茶道精神具有多種表現形式, 其內涵比較豐富, 符合我國民衆的精神追求, 也與世界民衆精神追求相適應, 因此, 使得茶道精神不斷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和推廣。茶道精神自身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 使得茶道精神被許多國家學者所重視, 並被翻譯成很多語言和版本, 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其中, 英譯文本最多, 最爲具有代表性的則是英語語言學中針對《茶經》的譯文。

2.1 茶經英譯本中的茶道精神體現

《茶經》是我國目前對茶記載最早的也是保存最完善的一部文學著作, 被譽爲我國“茶葉百科全書”, 在這本著作中, 詳細的記載了茶葉的發源地、栽培技術、生產過程、製茶工藝和飲茶方法等, 此外還記載者茶道精神。之後在這本著作基礎上, 逐漸興建起了有關茶文化等研究機構。此外, 有關《茶經》等英文譯文中, 相應的翻譯也比較準確。其中, 茶道精神則是《茶經》這本著作中重要的組成內容之一, 也是《茶經》文化內容和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可以說是茶道文化的核心。所以, 針對《茶經》的英文譯本中更多的是針對茶道精神等文化內涵和內容進行可翻譯, 其中應用很多英語語言學等理論體系, 也更容易被西方人所理解和認可, 進而極大地促進了茶道精神在世界範圍內的宣傳和推廣。

 2.2 茶詩英譯文中的茶道精神體現

我國作爲茶的發源地, 又是詩詞豐富的國家, 在近幾千年的發展中, 茶文化和詩詞等進行了融合形成了茶詩, 成爲我國寶貴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詩自出現到現在已經具有近一千七百年的歷史, 我國很多著名詩詞人針對茶留下豐富的詩篇。這些文人喜愛茶, 並作爲其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並極及重視茶道精神。現如今, 茶詩作爲我國寶貴的傳統文化, 並逐漸在世界範圍內傳承和發揚, 它包含了我國詩詞文化、茶文化等, 體現着我國茶道精神和民族精神, 進而受到全世界的讚揚。在茶詩中, 文人墨客更多的傾向於表達茶道精神中的“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唐朝, 這一時期我國詩歌和茶道文化極度繁榮, 也是這一時期出現了我國首部有關茶的著作《茶經》, 這一時期茶則成爲文人墨客重要生活部分。

茶詩英譯文中體現的茶道精神。茶詩在我國茶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 茶詩呈現出中國的多種文化特點, 從中可以發現茶文化、曲文化和詩詞文化特點。近幾年, 茶詩在世界文化舞臺上以獨立的文化形式呈現, 這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總結和概括, 茶詩是茶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 也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茶詩體現了茶道精神的宗旨。茶道精神中“和”字在茶詩中得到了具體體現。唐宋時期, 作爲中國詩歌繁榮時期, 與此同時, 中國茶道在這個時期也處於發展鼎盛階段。所以, 茶詩中對於茶道精神的闡釋更加深刻。茶詩的英譯在逐步改良過程中得到了呈現出明顯的進步, 能夠全面的、客觀的將茶道精神的含義表達出來。

2.3 茶藝中的茶道精神體現

茶藝則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體現形式, 茶藝也是漢族文化不斷髮展和繁榮中, 吸收其他藝術形式和文化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茶文化, 並逐漸拓展到藝術學和文學中, 形成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色的茶藝文化。人們在在品茶、茶藝操作中對整個品茗環境進行鑑賞領略, 進而使人獲得心靈上的愉悅。茶一直是我國居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飲茶習慣在我國已經有幾千的歷史, 並在現在依然受到歡迎和重視, 在我國已經根深蒂固。特別在唐朝後, 飲茶則在整個社會中流行起來, 無論是天子貴胄還是黎民百姓, 都具有新茶習慣。後來茶藝文化逐漸向其他國家傳播, 例如日本等。但是由於語言上存在的差異和障礙, 很多國家不能真正的理解茶藝, 不能體驗到茶藝中具有的美感。

3 英語語言學中的茶道精神分析

近年來, 我國發展迅速, 綜合國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世界中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大, 因此西方國家也更加重視我國傳統文化的研究, 尤其針對中國精神的研究和學習。因此在英語語言學基礎上進行茶道文化的研究, 則更好的發揚我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茶道精神是我國民衆獨有的精神需求, 但是其也與世界人民的精神追求相適應。利用英語語言學來深入闡述茶道精神, 就必須要從三個內容進行:茶詩、茶經和茶藝。

 3.1 品讀茶經、感受茶道精神內涵

茶道精神則是起源於唐朝, 首先是在一首詩中被提出, 之後陸羽對其進行完善, 進而創立了完善的茶道精神, 並被記載到《茶經》中。到後來由姜怡和姜欣針對《茶經》翻譯成英譯本, 該譯本中能夠將茶文化進行比較全面、準確的闡釋, 併成爲茶道翻譯的經典和代表作。《茶經》英譯本能夠更好的使西方人民理解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 促進我國茶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該譯本是我國針對《茶經》首部英文譯本, 因此, 很大程度上保留原文內容, 相似度極高, 因此我們在英譯本中所體會到的茶道精神與現階段茶道精神的內涵具有一定的差異。此外, 在《茶經》英譯本中, 不管是西方讀者還是我國讀者, 都能夠體會到其中最早的茶道精神。這本英譯本中, 表現了茶道精神內涵和核心內容, 例如“真”的含義、“和”的追求和“德”的讚美。

3.2 閱讀茶詩, 體會茶道精神內涵

我國是一個詩詞極爲豐富的國家, 而且茶又得到了文人的喜愛, 因此, 有關茶的古詩詞相應地流傳開。因此, 西方國家相關學者針對我國古詩詞和詩歌進行了相應的研究, 還有部分學者通過英語語言學中理論方法將我國茶詩進行翻譯, 並受到歡迎。特別是表現茶道精神的古詩詞更是得到了西方人的歡迎。

3.3 細觀茶藝, 感悟茶道意境

近幾年, 茶藝在西方國家廣泛傳播, 並受到西方人的極大推崇和喜愛, 進而得到迅速發展。茶道精神則是茶文化中的精髓和靈魂, 那麼茶藝則是該靈魂和精髓的最直觀的表現形式, 通過茶藝則將茶道精神進行詳細的表現出現。在《茶經》直奔著作中, 共有十章內容, 其中有四章內容主要這對烹茶、製茶等工藝流程、方法和工具以及茶的起源等進行闡述, 但是剩下的六章內容則是主要針對茶藝進行闡述。例如, “四之器”則針對茶藝中24種器皿進行詳細的闡述, 主要美容有:紋飾、用途、結構和規格等;“五之煮”主要是這對茶的選擇、煮茶以及對水質的要求和選擇等進行詳細闡述。在此就可以看出茶藝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所以, 在觀賞茶藝表演過程中, 若要再閱讀相應英文解說, 則能更好地理解茶道精神。

參考文獻

[1]崔鶴.中英“茶語言”對比及其文化內涵[J].福建茶葉, 2017 (1) :352-353.

[2]成新霞, 魏秀娟.英國“茶語言”及其文化歷史淵源[J].福建茶葉, 2017 (5) :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