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髮展着眼從學生需要入手的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2.07W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既有壓力,又無限嚮往。在新課改下如何上好語文課,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見解。我是一個年輕教師,在學習、思考和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下一些粗淺的認識。

從學生髮展着眼從學生需要入手的教育論文

一、上好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必須打破舊的思維定勢。

首先必須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以開放、務實、創新的態度走進新課改,纔有可能儘快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成爲新課改的有效執行者和積極的建設者。傳統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具有無比的師道尊嚴,教師必須高高在上,必須神聖不可侵犯,必須賢於學生,如此便和學生有了很大的隔膜。筆者剛參加工作不久,還算是“小”字輩,所以就無所畏懼,我坦蕩蕩地對學生說,我也和他們一樣,還有許多的不懂,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如此一來,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學生有什麼問題也樂意拿來與分享。走近學生才知道他們心裏的顧慮,有問題不敢找老師交流,藏着掖着,日積月累,那些不懂的問題也始終得不到解決。這個切身體會,讓我相信新課改下,教師首先要樹立的是平等意識。新課改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過去,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行爲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判者,這種觀念必須要改過來了,要強化平等意識,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間的差異,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他們平等地對話。這樣,才能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還要樹立學習意識。在傳統教育中,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就行了,而這次課程改革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師要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要求教師的知識儲備一定多於學生是不現實的了,因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接觸新鮮事物,學到老師所不知道的東西。所以,教師必須強化學習意識,放下架子,主動地向學生學習,不必害怕在學生面前暴露自己的無知,要虛心地與學生一起探討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纔有可能走在學生前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教師本身更應該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適應新的課程改革。也只有這樣才能和社會上“終身學習”的觀念相和諧,不然只會讓自己孤陋寡聞,與時代脫節。

二、上好新課改下的語文課,教學方式必須力求創新。

語文課堂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地方,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探尋真理的天堂。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創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慾、積極地探求知識的氣氛。這種氣氛是在師生交往互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如果被動地接受,愉快、求知慾則無從說起。而教學中,如果人人蔘與、平等對話,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達到師生同樂。因此,教師要精心地組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當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形式產生濃厚興趣時,其學習的主動性纔會增強,創造思維纔會活躍。所以語文教師要把興趣作爲智慧的觸發點,才能的生長點,求知的前動力,在每一節課上,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一個新穎別緻、精彩紛呈的導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如:猜謎語、講故事、實物演示等,還可以用電教手段、背誦朗讀、搶答競賽等多種方法來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他們頭腦中的那盞探究之燈。比如在《鴻門宴》的教學中,傳統的教法是先放一遍錄音,然後教師逐句逐段地翻譯、講解課文內容、結構、寫作特色,課後習題。一篇如此生動有趣的課文就這麼按部就班地講解完了。而筆者則是這樣處理的:先從人物形像說起,項羽和劉邦都是學生很熟悉的人物,但對他們的生平經歷卻未必清楚。於是筆者就先從二人的出身、個性、經歷這些學生感興趣的史實說起,然後要學生結合課文討論、分析他們成敗的緣由。學生熟悉了課文這後,再讓他們自己上演一出《鴻門宴》。於是,課室就成了澠池,課桌就成了酒桌,再讓幾個學生扮演項羽和劉邦等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的興致就更高了,他們盡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努力做到惟妙惟肖。整個課堂和諧、融洽。這個事例告訴筆者,語文教育務必要考慮學生的參與性,“一言堂”、“填鴨式”的教育只會白白地浪費了一篇好課文。

三、上好新課改下的語文課,要能展現專業魅力,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有實力,纔能有魅力。”練舞蹈的人,往臺上一站,你就不難發現他們是練舞蹈出身,那身段、那體形、那眼神,舉手投足,與衆不同。他們一招一式盡顯功夫,一步一態都是風流。新聞播音員,只要他們一張口,就字正腔圓,出語悅耳,不管什麼新聞,都會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語文教師是語文的形象,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談舉止都該是語文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真摯的感情,精妙的語言,和諧的音韻節奏,深刻的思想內容,都是語文教師的標誌。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更要體現以上特色。不僅要有真才實學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在語文學科上是學生的領路人,還要在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上是學生的引導者。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以豐富的知識、高雅的氣質、不俗的談吐吸引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因此,語文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才能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響學生。語文教師還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繫,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於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相信,教師的真情投入,必定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

四、上好新課改下的語文課,還必須注重德育滲透。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爲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薰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語文知識教學、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對善良事物的欽佩感情和對邪惡勢力的不可容忍的態度”(蘇霍姆林斯基語),從而使學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薰陶,能力得到提高。課本中有許多偉大的人物,他們熱愛祖國,樂於奉獻;他們一身正氣,光明磊落;他們身處逆境,仍堅貞不屈。……我們就是要學習這些偉大人物的偉大力量,從中獲得力量、獲得前進的動力,讓自己的一生能有所作爲,有益於國家和人民。又比如在教授《項鍊》時, 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瑪蒂爾德具有誠實守信的品質。她有借必有還,當尋覓無果時,她和丈夫決定賠償。即使自己只有一萬八千法郎,買項鍊就需要三萬六千法郎,她也沒動過用假項鍊偷樑換柱、矇混過關的邪念,更沒耍起“項鍊已丟,無力賠償”、“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無賴作風。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這一結論,我就趁機讓學生學習她和丈夫的道德觀,學習他們這種誠信的品質,學習她果斷地告別了夢幻世界,成了生活的創造者。要學生謹記:信用高於享樂,信用重於苦難。誠實守信、勤勞儉樸等人性之美,是市場經濟所需要的人格特徵。

課堂在學校教育中處於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也主要通過課堂來實現。上好每一節課是教師的責任與義務。當然,好的語文課沒有固定的標準和固定的模式。筆者在這所談的也只是一家之言。但只要在課堂中能實現不斷增值、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的目的,我認爲就該屬於好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