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7.43K

論文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就業指導 問題與對策

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論文

論文摘要:輔導員是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力量,指出了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增強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已經成爲高校工作的重要內容,並逐漸成爲一項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系統工程。高校輔導員作爲大學生教育管理的一線工作者,對於大學生就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6年7月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爲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是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之一。所以研究如何發揮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指出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就顯得尤爲必要。

一、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時間集中,急功近利特徵明顯

一般高校正式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往往在學生大三以後,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工作也集中在這個時間段,此時除了大量操作性和常規性的的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輔導員還面臨着學生畢業相關的各個固定程序性工作,難以形成系統、規範、科學的就業指導時間安排,這就導致很多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工作臨陣磨槍,泛泛而談,希望一蹴而就地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而學生也面臨着畢業、求職、升學等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和壓力,對於輔導員的就業指導更是疲於應付。過於集中的時間安排在主觀或客觀上形成爲了完成工作任務或提高就業率纔開展就業指導的急功近利的特徵。

(二)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內容簡單,處理問題力不從心

就業指導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要求輔導員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除了能夠掌握和解讀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之外,還需如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等多門學科。但目前高校輔導員缺少就業指導的相關培訓,就業指導專業化程度偏低,知識和信息儲備不足,在開展就業指導時心有餘而力不足,就業指導過程中往往只能起到簡單的宣講作用,僅僅介紹就業政策、求職面試技巧等,其實對於就業政策、形勢、求職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網上查詢和自學得到。而處理學生真正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社會、交際、法律、心理等相關問題,輔導員往往顯得力不從心。

(三)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方式僵化,難以做到因材施教

高校輔導員開展就業指導以課程教育和班會爲主,對所有學生採用同一種灌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指導過程中缺乏針對性,“支招兒的多,解惑的少”,也讓學生感到沒有實際幫助。由於社會經驗不足,認識能力有限,辯證思維基礎不深厚,大學生在觀察、分析事物時難免過於主觀、片面或者過於自信、偏執,在處理一些如職業目標等關鍵問題時往往表現出盲從、草率的狀態。這些問題不是空洞的灌輸能夠解決的,需要輔導員充分利用處於學生管理一線的的角色優勢,真實瞭解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根據學生的性格、天賦、興趣,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

(四)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成效反饋顯微,缺乏調查評估

當前高校輔導員注重學生在校期間的就業指導教育,但在就業指導成效的反饋上還存在兩個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對於已經畢業的學生關注有限,缺少回訪調查。另一方面,缺少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個性品質的等要求——即用人策略的動態分析。這些調查反饋的缺失導致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與用人單位的需要和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只要解決好這幾個方面的矛盾,就能爲以後的就業指導工作提供最有力的參考和依據,才能不斷評估與改進就業指導工作。

(五)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職能模糊,缺少統籌管理

當前,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職責和權利尚不明確。高校輔導員究竟要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做哪些事情,哪些工作是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哪些工作是輔導員的,沒有明確的規定,很多工作存在交叉。有的高校輔導員兼任就業指導課的老師,有的卻並沒有相關要求。有些工作沒有明確的考覈標準,可做可不做,做和不做一個樣。輔導員在就業指導上職能的模糊嚴重影響其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二、增強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一)全程化和階段性相結合

就業指導工作應該爲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服務,而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輔導員不能期待在短暫的一兩個學期就能通過職業指導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所以要樹立全程化職業指導的理念,並將職業指導融入到學生整個大學階段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有研究者指出,大學生就業能力,“除專業能力之外主要還包括:1)概念化能力。包括掌握狀況的能力、理論性思維能力、解析力、發現問題能力、解決能力、企劃能力、創造力。2)溝通力。主要包括親和力、協調性、依賴性、包容力、表現力、交涉力、表達力、說服力、領導力、組織力。3)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控,自控能力主要表現爲計劃能力、學習能力。”[1]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就業能力的要求與輔導員日常工作的目的有很多相通之處,高校輔導員在職業指導上具備其他教師所不具備的優勢與條件,能夠將就業能力與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結合起來。在樹立全程化教育的同時,還應突出重點,在大學的不同階段,體現出不同的職業指導特點。大一側重於專業教育和自我認知教育,大二初步明確職業目標和形成提高就業能力的意識,大三通過各類活動強化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大四則突出就業政策和求職技巧類輔導,以及建立畢業生跟蹤體系。

(二)正面灌輸與引導滲透相結合

大學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確立的關鍵時期,因爲社會經驗有限,大學生在認知、情感、信念、意志、行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現在就業上如擇業時往往過於看重工作地點、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等外在的物質條件,而對於服務他人和社會考慮得比較少,表現出一種利己的價值觀,而企業用人方面,要求畢業生具備諸如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團結協作、誠實守信等個性特質,要求我們的學生具備服務的價值觀。所以作爲輔導員,系統的灌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服務價值觀,系統地講解、傳播就業指導知識是做好就業指導有效的途徑之一。

反覆地灌輸就業理念具有強化教育的作用,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定勢,這種心理定勢的形成,使我們的就業指導教育更容易開展,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其次,灌輸的方式方法要不斷創新,照本宣科、浮於表面只能引發學生的牴觸情緒浪費時間。輔導員應注意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時代熱點問題進行就業理念灌輸,不斷創新,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將職業指導滲透到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工作中。職業指導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大學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除了道德和專業要求外,還包括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組織管理,表達動手,創新學習等能力。而這些和輔導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務育人是不衝突的,作爲和學生接觸最多的輔導員,完全有條件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質、心理輔導、班級活動、處理事件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融入職業指導的內容,充分利用班會、座談、走訪、網絡、學生活動等形式,增加和學生接觸的機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些優勢都是其他教師所不具備的。由於輔導員與學生的親密關係,學生也更易接受這種教育,也彌補了正面灌輸的某些缺陷。在日常工作中將就業教育與學生日常管理、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也凸顯了思想政治工作服務於人的本質特徵。

(三)共性指導與個性指導相結合

高校輔導員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應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如學生在自我認知上存在哪些困難,如何取捨興趣發展與社會需要等,對這些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從整體上掌握學生學生狀況,關注所帶學生的需求,針對學生需求設計就業指導的內容。同時,也要注重關注特殊困難的學生,如學習困難、心理問題、家庭貧困的學生,注意總結與研究特殊羣體學生的共性特點,從而使輔導員的就業指導更有針對性。在關注整體的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特點,指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個人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挫折。注重個性化教育,努力發現與培養創新人才,給他們提供展現才能的平臺,一方面調動他們熱情,使人才得到鍛鍊和提高,一方面又形成榜樣力量,在同學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四)調查研究與反饋評估相結合

首先,開展已畢業學生的工作情況調查。定期通過問卷或交流的形式,瞭解所帶專業往屆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就業能力的自我評價、用人單位評價等,建立學生就業檔案,經常與暫未就業的畢業生取得聯繫,及時瞭解學生的心態和需求,儘可能地提供相應幫助。通過調查總結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認真研究解決辦法,並將之貫徹到以後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其次,開展企業用人要求調查。收集就業市場以及企業職能需求的信息,及時瞭解和掌握企業用人的要求,如,英語能力、計算機能力、專業水平、個性特徵等等,並將之及時反饋到就業指導工作中。再次,開展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情況調查。瞭解就業指導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通過聽課、走訪、教學評價等多種渠道開展調查,瞭解就業指導課的動態以及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並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專業教師或相關職能部門,從而更有針對性地促進教學工作。

(五)規範管理與學習培訓相結合

高校應重視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規範管理,制定就業指導工作職責要求、目標和具體措施,建立科學的監督考覈體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財力,明確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責、權、利。另外,要建立健全輔導員的學習培訓機制,如邀請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專家作專題輔導,有計劃地選送輔導員參加相關職業指導培訓等。高校輔導員自身也應有計劃地蒐集補充就業指導相關知識,不斷提高職業指導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永惠,等.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要素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