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詩歌閱讀欣賞方法與技巧淺探

學識都 人氣:1.86W

古詩欣賞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活動,一種在閱讀和欣賞過程中產生的審美體驗,是欣賞者與作者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走進古詩文這個真藏豐富的藝術世界,既可以體驗到詩人和作家的喜怒哀樂,還可以通過詩歌語言的藝術,感受和體驗作品創造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引起思想感情的強烈共鳴,得到愉悅的審美感受。

故詩歌閱讀欣賞方法與技巧淺探

要欣賞古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結合作者的身世經歷和寫作背景

(二)、理解詩歌的形象內涵及其包涵的文化意義

(三)、賞析詩歌的意境

(四)、品位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對古詩的欣賞需要培養一種趣味,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實際上,知、好、樂是欣賞藝術的三個層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這兩者基礎上纔是樂。

如何具體去做,才能把欣賞古詩作爲人生的一大樂趣?我認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會有利於我們對古詩的欣賞和理解。

一|、瞭解作者的身世經歷和寫作背景

漢代的《毛詩序》雲:“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

對古詩的欣賞需要培養一種趣味,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實際上,知,好,樂是欣賞藝術的三個層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這兩者基礎上纔是樂。

如何具體去做,才能把欣賞古詩作爲人生的一大樂趣?我認爲作到以下幾個方面有利於我們對古詩的欣賞和理解。

一、 瞭解作者的身世經歷和寫作背景

漢代的《毛詩序》雲:“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這就是這就是說詩歌要表達思想,抒發感情。古人寫詩往往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特定的時間中的有感而發,抒發的是一種情感和志向,而這種情感和志向是情感和志向人寫詩的動力,找不到詩人感情的源頭,便摸不清詩人感情的脈搏,從這一點上說,詩歌是極富個性化的,所以古詩欣賞要儘可能地瞭解詩人的身世經歷和寫作背景等,就能設身處地的去領會詩人所經歷的生活情景,領會詩人獨特感受和豐富的感情,並與詩人產生共鳴。

例如,劉禹錫的七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首句便是“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這裏的巴山楚水是詩人被貶官地區的代稱,二十三年則是被貶官的時間。那麼詩人爲何被貶官呢?爲何回來後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卻仍能保持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吟出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詩句?如果查閱以下詩人的身世經歷,我們會很容易發現劉禹錫是因在貞元二十一年(805)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參與王叔文變法失敗後被貶官,這期間宦海沉浮二十多年,雖歷經坎坷,但詩人那種達觀向上,倔強不服輸的性格卻沒有改變。

這還可以從他的另外兩首詩中看出。一首是815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詔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中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朝廷有人想起了他,結果他回長安寫了這首詩,刺痛了當權者,再度被貶爲連州刺史。另一首是十四年後在回長安,寫了《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的性格從這兩首詩中可以明顯的表露出來,所以在這首詩中,他能從前四句沉鬱中奮起,振作。瞭解詩人的經歷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詩歌的內容,還可以從詩人的人生境界中受到啓發。

(二)解讀文化信息

詩歌是自身文化信息的外化,中國古代詩歌的作者大多爲飽學之士,他們身上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化爲一種精神,自詩歌中信手拈來,表達一種情懷。

20世紀心理學大師榮格曾研究人類的“集體無意識”。實際上我們民族的詩人受傳統文化薰陶日久,他們繼承了許多民族性的文化信息,在詩歌中廣泛應用,從而增添了詩歌的意蘊,但同時也給今人解讀古詩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對於這一類的文化信息,我們必須瞭解、歸納、掌握,從而成爲一種解讀詩歌的手段。

例如,古詩中登高,望月與思鄉的關係,可以說包含了我們這個民族一種獨特的文化心理,有人曾從“原型”批判的角度對詩歌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作了非常精當的分析,如傅道彬的《晚唐鐘聲——中國文化的精神原型》一書中對月亮及其藝術象徵作了分類研究,他認爲中國文化中月亮最基本的象徵意義是母親和女性。《禮記、祭器》中說大明生於東,月生與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說文》中釋月“闕也,太陰之精”。中國第一位女神女蝸,又是月神,這些都證明了這一點。同時,月亮的時圓時缺,周而復始,啓發人們對宇宙的思考,從而又衍生出許多象徵意義。如月亮是孤獨失意的象徵,月亮是美的象徵,月亮同時象徵着和諧靜謐的中國智慧和超羣脫俗的士大夫風範。因而在詩歌的審美意象中,月亮被賦予多層含義。(一)月亮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尋找母親世界的和諧統一的心理,因而和思鄉主題和舊夢重溫有着必然聯繫。如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二)月亮還反映着失意者尋求慰藉與解脫的心理。如古詩十九首“明月向皎皎,照我羅牀帷。憂愁不能解,攬衣起徘徊”。(三)月亮還代表着一種士大夫脫離現實苦難、超羣脫俗、吟風弄月、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如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瞭解類似的月亮這些意象在我們民族心理上的象徵意義,對我們解讀詩歌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詩歌中也包含着許多典故和傳說等信息,需要我們去解讀。

詩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傳說、小說和詩文掌故等。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鮮明強烈,或含蓄曲折着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典故既能使語言精煉,又增加內容的豐富性,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詩人藏克家說:“典故往往給今日的讀者造成不少麻煩,“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這兩句詩引用了典故,不把他們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開詩意的竅門。”

因此,我們在欣賞古詩時,關鍵是弄清楚作者用典的意圖,即他想通過典故想表達什麼思想感情,進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

舉個例子來說,如庾信的《擬詠懷》,蕭條亭障遠,悽慘風塵多。關門臨白秋,城影入黃河。秋風別蘇武,寒風送荊軻。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此詩是詩人入北周後擬阮籍的《詠懷》之作,詩中用了三個歷史故事。“秋風”句用《漢書蘇武傳》故事,蘇武出使匈奴,被拘於北海牧羊,歷時幾十年,至昭帝時始得歸漢。友人李陵兵敗降匈奴,前來相送,與蘇武訣別,起舞悲歌。“寒冰”句用《戰國策燕策》中荊軻易水訣別之時,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爲變徽之聲,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誰言”一聯引用《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兵敗,被困於垓下,夜聞四面楚歌,知大勢已去,與帳中與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詩中的前兩個典故,暗喻詩人自己入北周而難返樑之悲,後一個典故則是暗喻樑朝的腐朽,都不是直接表達情志,但令人感而可知,確實達到了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藝術效果。

(三)賞析詩歌的意境

所謂意境,是指藝術創造,特別是詩歌創造所達到的一種能令人感受領悟,玩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藝術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統一,虛實有無的協調,既生於象外,又蘊蓄於象內。

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品,它是古代詩人力求創構的詩歌精華,是欣賞活動中最重要的審美環節,意境的有無高下,關係到詩歌的成敗高下。賞析詩歌的意境,最關鍵處要注意作品是否表現了真景物,真感情,情景關係處理是否恰到好處,是否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它絕非單純的情景交融,而“作者得於心,覽者會於意”,各自領略到賞析帶來的藝術美感。

下面試從情景關係的藝術表現,來賞析詩歌的意境

詩歌意境的創設,常表現爲以下幾種藝術形式:

1、 觸景生情

因見到某一景物,某一個場景,自然而然地生髮出某種情感的抒發,表現在作品中常常是情景交融,情景一致,如黃巢的《題菊花》:

瑣瑣秋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爲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這首詩的作者,因爲見到菊花在秋天生長的情況下,而想到改變菊花的處境,讓菊花在春天同桃花一起開放,將所見之景和引發之情,藝術地概括在四句詩中,有着完美的意境,觸景而生情,說出來的是“報與桃花一處開”,內在有更深的內涵,那就是自己的雄心壯志—替勞苦大衆改變現狀,從這可以看出,這首詩的意境是完美的,高超的。

2緣情寫景

詩人用某種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場景,在其筆下,這一景物或場景,也染上了某種感情的色彩。此種意境,古人稱之爲“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裏說“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馮廷巳《鵲踏枝》“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淚眼問花”寫婦人的悲哀孤獨,無人可問,只好問花,用“飛過鞦韆”,鞦韆正是她丈夫親愛時打鞦韆之處,現在丈夫出外遊冶,看到鞦韆,情從悲來。這裏的花也成了同作者一致的東西,人無計留住春,花亦然。

3寄情於景

有的詩詞,表面看來,全是寫景,實際上也有情在。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純用白描描繪出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艱難獨行。作品中前三句全是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股悲涼。這首小詩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東西,難與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景的寫法,把這種悽苦愁楚之情,刻畫的淋漓盡致。自然景物本來是沒有思想感情的,但當詩人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審美的認識和感受中,這些事物便被賦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爲一體了。所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就是這個道理。《天淨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將悲秋與鄉愁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整個畫面給人以渺茫,淒涼、低沉的感覺,與這位漂泊異鄉的遊子的心情相一致,這就是這首詩的意境。

可見,詩歌的意境要是沒有作者自己的真實感受,只是把別人寫過的意思在寫一遍,人云亦云,既沒有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看不到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態,那詩就沒有意境了。

4移情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莊子與惠子游與濠梁之上。

莊子曰:“ 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這個故事實際上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莊子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想必他把自己的情感提體驗驗證在魚身上,魚在水中無拘無束的遊,假若是人一定會感到自由自在,產生一種愉悅之感,於是有了這樣一樁公案。

在許多時候我們知道旁人旁物處於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產生某種感情,往外就是憑自己的經驗推測出來的人與人,物與物,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們都有一種情感的共通,假如沒有了這一點,人與人就無法進行心靈的溝通了。

詩歌的欣賞中也可以去了解詩歌創作總的這種移情方式的應用。如陶淵明何以愛菊呢?因爲他在傲霜殘枝中見出孤臣的勁節;林和靖何以愛梅呢?因爲他在暗香疏影中見出隱者的高標。

同時,更爲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欣賞詩歌中也可以根據自己在某種情景下的某種情感體驗推及到詩人的抒情主人公身上,從而對詩歌有更好的瞭解。

當崔灝站在黃鶴樓上,極目遠眺,看到晴空下的遼闊平原,看到鸚鵡洲上的萋萋芳草,他會想到什麼呢?假如你是崔灝,仕途坎坷,孤身一人登黃鶴樓,會有什麼感受呢?這時你也許會體會到詩人爲什麼會產生身世之感,爲什麼會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思鄉之苦。

五、調動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活體驗理解詩歌

托爾斯泰說:“在自己心裏喚起曾經一度體驗過的感情。在喚起這種感情之後,用動作、色彩、線條、聲音以及言詞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出這種感情,使別人能體驗到這同樣的`感情。①

詩歌欣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香菱跟林黛玉學詩,她讀了王維的“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這句詩後,說這‘餘’和‘上’字,難爲他怎樣想來!我們那年上京來,那日下晚便灣住船,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做晚飯,那個煙竟是碧青,連雲直上。誰知,我昨日讀了這兩句,倒像是又回到那個地方去了。”實際上香菱在這裏談的就是一個和有趣的詩歌鑑賞問題——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詩歌,這也是欣賞詩歌的一種重要方法。

例如,很多出門在外的遊子,都有一種思念家鄉的情懷,特別是當某一個又一個特定的時刻,例如佳節、月圓之夜。此時,窗外月光如水,窗內月光泄在地上如覆了一層清霜,這時李白的《靜夜思》便會涌上心頭。這時候心靈便可能會突然開悟,彷彿這首詩是李白在一千多年前特意爲我們寫下的。或者說這首詩在那個夜晚,那個地方,已經擁有了兩個作者:李白和自己。這時,對詩的理解就不再只是那種理性的認識,而是有了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使這詩成爲自己的。這時再設想李白寫這首詩的情景,想想寫這首詩時的李白,就有了一種從來未有過的親切感,自然更爲透徹地理解了詩,也理解了詩人。

六、品味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郭沫若在《論節奏》中說:“節奏之於詩是它的外型,也是它的生命,我們可以說沒有詩是沒有節奏的,沒有節奏的便不是詩。”②很多人喜愛詩歌,有的便直接來源於詩歌在形式上產生的一種韻律美。

有規律的運動可造成節奏,詩歌形式的構成就符合一定規律,從而形成節奏。例如,五言詩的朗讀節奏上用“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停頓方式。這些音節組合方式,詩人劉大白在《中詩外形詳說》中認爲比較接近形式美的“黃金分割律”,從而產生一種欣賞的愉悅感。同時詩歌的押韻,平仄和疊韻、疊字、疊句的恰當運用也達到了音調的和諧,從而產生一種美感。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說:“詩歌飽含着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在語言的精煉與和諧程度上,有別於散文的語言。”③詩歌的語言富有一種美感。它是高度個性化的,比一般的語言更含蓄,更富藝術性。它通過比喻、雙關、通感、象徵等多種方式,給讀者創造瞭如詩如畫的藝術境地。

詩歌語言的美總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語言的精煉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而詩歌又是文學中最精煉的語言藝術,要在短小的篇幅內表達豐富的內容,必須要求語言精確簡練,言約意豐,從而“片言明百意”,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餘地。

語言的精煉常體現在“煉字”與“煉句”上。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還。

其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始用“到”字,後來該爲“過”字,又該成“入”字、“滿”字等,最後始定爲“綠”字。這就體現了古人煉字的精煉性。“綠”字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

二、語言的含蓄美

含蓄就是語言深藏不露而不直接說出,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啓發讀者通過聯想去領會“詞外之情”,言外之意”。北宋柳永《雨霖玲》的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詩人描繪的是戀人間的離愁別恨,作爲一種微妙、隱祕、複雜的內在感情,若從正面直接刻畫,難免不盡人意。但詩人完全拋開了愁怨相思之類的文字,也沒有運用典型的修辭手法,而選取了“楊柳岸”這個惹人情思的場景,再把“曉風”,“殘月”,這一清新,悽婉形象剪接進去,從而形成一個朦朧、深遠、而又有點神祕感

詩歌語言的各個意象之間,有大量的可供讀者聯想,想象的空間。

李煜的《浪淘沙》詩句雲:“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可有四種解釋:一是說春歸何處,表示疑問語氣,可標點如下:“天上?人間?”二是表感嘆,春天去了天上人間,又可標點如下:“天上!人間!”三是對比,從前是天上,現在是人間。還有的認爲,“流水落花”指別時的容易,“春去也”指相見時的難。

金聖嘆說:“最恨人家子弟,凡是讀書,都不理會文字,只記得若干事蹟,便算讀過一部好書。”我們欣賞詩歌時可以從品味優美的語言入手。詩歌的欣賞是一個及其複雜的藝術創作過程,它需要用心去發現,用心去理解,用心去體會。

參考文獻:

① 托爾斯泰:《藝術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47頁

②郭沫若:《郭沫若文集》第十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255頁

③何其芳:《關於寫詩和讀詩》,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27頁

論文出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