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英語多媒體教學環境與教師角色轉變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4.19K

論文關鍵詞:大學教學 多媒體教學 教師角色轉變

淺析英語多媒體教學環境與教師角色轉變的論文

論文摘要:大學英語教學的深刻變革將多媒體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推行以學生爲中心的自主式、個性化的教學與學習新方法。教學模式的轉變促使傳統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角色發生了轉變。

一、傳統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的理解

“角色”本是指演員在舞臺上依據劇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的人物,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學、學等研究領域。傳統的社會學理論認爲,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範與行爲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爲期望,它構成社會羣體或組織的基礎。

教師作爲“向受者傳遞人類積累的科學知識和進行思想教育,從而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是隨着學校的產生而出現的。教師角色在教育中的運用有着十分豐富的內涵。大學英語教學是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各高校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是高等教育制度的中的一個基本因素。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之下,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傳授英語知識、維護課堂教學、批改作業以及評定學生成績,因此教師所充當的角色主要是知識的傳授者、課堂教學的者、學生學習的者以及學生成績的評估者。毋庸置疑,這種教學模式與高素質的教師相結合在特定的時期,即傳統的“一本書、一張嘴、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的環境下,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培養了大批能熟練使用英語的優秀的高校畢業生。

教育部在20XX年頒佈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各高等學校“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採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爲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爲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着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2007年,教育部又頒佈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倡導個性化、自主性和超文本化的新教學模式,明確指出要“探索建立網絡環境下的聽說教學模式,直接在局域網或校園網上進行聽說教學和訓練”。這種新形勢下,教師必須探求、發現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也必須重新審視自身角色、地位的變化。

二、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分析

1.多媒體時代下的大學英語教材

(1)高教社的《大學體驗英語》在國內首次提出了“立體化編寫”的思想,通過利用等現代化手段給學生營造一個立體的環境,讓學生自主地掌握學習進度,整個教學系統體現出了“體驗”式的教學理念。

(2)上海外教社的《大學英語全新版》的光盤由三個部分組成:學生自學用光盤、教師教學用光盤,還有一套是課堂教學用PPT。該社從國外引進教材並專門配備有一個國外出版社提供的網站,上面有專門爲教師教學而準備的教學參考。出版社會經常更新這些網絡資源,使得教師能夠隨時得到熱點的話題和新鮮的語言材料。這個教材網站還有一個名爲e一lesson的網絡課程,出版社會每個星期將其中的內容更新一次,可供教師選擇使用。

(3)外研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的光盤教材除了包含紙質教材的所有內容外,另又增加了詞語解釋、例句、要點難點分析、課文、課文錄音、習題答案等等。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光盤自學課程的所有內容。至於網絡教材,可用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及遠程教育,學生在虛擬空間,可以自學在線課程以及獲得教師提供的補充材料,還可以通過班級聊天室和論壇參加小組討論,通過郵件遞交作業供老師評分等等,真正實現了遠程互動,時間和空間的更有效利用。

2.網絡資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以網絡爲支撐的多媒體教學爲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多元的交流平臺。師生之間的交流已不再僅僅限於大學英語課堂,交流方式也將從單一的一對多而擴展爲一對一,多對一,多對多,交流也已不再以語言爲唯一的手段,而呈現出交流手段的多元化趨勢,而這種交流手段的多元化又使得大學英語教學能在更大的空間內展開,更能實現教學的'最優化目標。

(2)網絡資源能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這與其信息量大,學習空間得以擴展是分不開的,豐富的網絡資源爲不同學習水平、不同學習興趣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因此,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學生從一個封閉的班級走向一個無班級、無年級,甚至無國界的學習空間,將學生和教師從時空的侄桔中解放出來了,教師可隨時隨地教,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

(3)網絡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爲學習者提供了大量豐富的集圖、文、聲、色爲一體的音頻和視頻文件,這些對於英語課堂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資源,比傳統的課堂環境更具吸引力,比傳統教學模式更高效,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網絡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創造性和潛能得到更好的開發。傳統的教學活動以傳授爲主,以“告知”的方式讓學生“記住”已有的知識經驗,造成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而在網絡教學的自主學習過程中,由於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發掘,創意得到保護,因此學習成爲一個自主而愉快的過程。

三、基於後現代知識觀的多媒體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

利奧塔《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中從家的視野,運用其特有的語用分析法對當今中知識本身(研究與教學)的合法性問題及其一與等的關係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利奧塔的後現代知識觀總體可以理解爲追求“誤構”的模式。所謂誤構(又譯爲悖論推理),是指激發理想的對話和理解的一種追求,是不斷追求差異,追求對已知的否定與突破,不斷追求對知識含義及其動作原則的更新的一種知識合法化模式。後現代知識觀提供了理解如何轉變教師角色的有益視角。

一是教師由傳統教學方法中知識的者、灌輸者轉變爲學生自主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大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要改變過去那種以教師爲中心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方法,推行以學生爲中心的自主式、個性化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強調以學生爲中心,對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提出了要求。這就要求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由自己掌握,學生應根據各自不同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能力以及自身的需求來制定自主學習計劃從而開展學習活動;同時,這也要求教師成爲教學實踐的組織者,其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以最有效的途徑獲取語言信息,提高語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爲學生提供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等,還要通過網絡技術平臺,如作業系統、測試系統及教學系統掌握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並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要求。

二是教師應注重拓寬知識面,從而加強自身組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信息技術素養。如何有效地在新模式中扮演新型角色並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教師在實踐中探索。新型角色是多元的、動態的,並受到不同高校具體的教學條件以及教師個性因素的制約。大學英語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實踐開展研究,不斷反思教學活動,還要注意揚長避短,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另外,大學英語教師也急需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很多教學系統在技術上具有較強的人機交互功能,但由於教師對多媒體操作系統的不夠熟練和對網絡系統下與學生交流的方式不夠適應,造成了大量多媒體設備和網絡資源的閒置和浪費,這樣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教師自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高爲其實現角色轉換就創造了必備的條件。

三是教師應考慮到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優秀部分的合理繼承。利用多媒體技術改進現有教學模式並不意味着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徹底擯棄,而是要各取所長。傳統教學模式能通過教師常用的歸納式、演繹式的有效教學方法對某一個單元的具體語言、語法、知識進行集中、生動的闡述,能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啓發。同時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教師不應“藏身”於多媒體操作系統之下,而忽視了“教師”這個角色本應在課堂上起到的把握宏觀的作用。教師應該意識到,目前大學生普遍認同的較理想的大學英語教學方式是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教師的角色應做適當轉變,而並非徹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