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實驗教學在病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學識都 人氣:2.55W

【提要】病理實驗教學是重要醫學高等院校基礎教學基地,傳統實驗教學存在知識點多、內容枯燥等弊端。開放性實驗是指在開放實驗室條件下完成的,且在其教學中所有實驗資源向學生開放而不受實驗室、實驗時間和實驗內容限制的一類實驗形式。實驗教學是一類需要學生自擬實驗方案、查閱實驗資料、提出設計路線和實驗步驟,根據獲得的實驗結果,自己概括出實驗結論的新型實驗。開放性實驗教學是對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和補充,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對於培養實用型臨牀醫療專業的本科生尤其重要。該項目致力於實施病理學開放性實驗教學,積極探索、實踐,取得一定成果。

開放性實驗教學在病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教育,醫學;實驗室;教學方法;學生

病理學是基礎醫學與臨牀醫學之間的橋樑學科,在醫學教育、臨牀診療、科學研究中均扮演重要角色[1]。實驗教學是理論聯繫實際的主要途徑,是對理論知識的印證、鞏固和有益補充,是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對器官標本(又稱大體標本)和組織標本(又稱組織切片)進行全面細緻觀察[2],瞭解人體各系統主要病變的特點和診斷要點,爲學習臨牀醫學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病理學具體分爲基礎病理學和診斷病理學。傳統教學偏重於基礎病理學理論,病理學實驗及診斷病理學教學較爲薄弱。近年來,本院加強病理學實驗教學,建設病理開放性實驗室,增設開放性實驗教學課程,鍛鍊學生臨牀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現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制訂病理學開放性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開放性實驗是高等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重點項目,在本科生中設立創新學分。開放性實驗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爲中心設計實驗,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儀器設備,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科研創新精神[3]。作者總結多年病理教學、實踐經驗,查閱多方資料,認真擬定《病理學實驗技術》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講義、授課計劃等材料,由項目組多位資深教師聯合審定,經院方批准,面向臨牀醫學、護理學、麻醉學、影像學、預防醫學、藥學等多個本科專業開設病理學開放性實驗課程。本課程強調“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具體根據本院學生專業水平特點,制定“一體化、三層次”課程體系[4-5],因材施教。

1.1“一體化”病理學是醫學院校多數專業都需要學習的課程,傳統病理學實驗課僅爲使用顯微鏡觀察病理切片,由教師指導,帶領學生讀片。但臨牀病理工作不僅“讀片”單一操作,還包括觀察手術標本、組織取材、石蠟製片、HE染色或特殊染色、生物醫學攝影等多種步驟,學生需系統學習、實踐。課程整體安排爲:給予學生原始臨牀病例資料,帶領學生從收集病史開始,研究病例,確定方案,實驗操作,完成實驗,並聯系臨牀症狀,分析結果,最終作出臨牀診斷,討論總結,書寫實驗報告。即爲“病例導入式自主設計性實驗[6]”。

1.2“三層次”醫學院校不同專業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各有差異,在病理實驗教學中,側重的教學內容也應各不相同。爲突出各專業特色,開展特色教學[7],實驗教學內容設“三層次”:(1)基本技能培養層次,包括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所有專業學生均需掌握內容,重點強化學生動手能力。(2)綜合能力培養層次,體現爲由學生主導的完整實驗項目,從實驗設計到實驗操作,直至實驗報告;此項要求較高,也屬學生必需的實驗內容,但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水平差異安排不同等級實驗項目,激發學生自主思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3)創新能力培養層次,在掌握基本實驗技能之外,根據書本知識點的先導、後延或學生專業特色、個人興趣等,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創新項目,提供獨立思考、不斷探索的空間,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此項要求最高,由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

2開展病理學開放性實驗教學實踐工作

本院病理學教研室自成立以來一直同時從事臨牀病理檢查工作,積累了大量完整的臨牀病例資料,從中挑選出完整、典型的臨牀病例進行開放性病理實驗教學。具體步驟如下。

2.1“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實驗課教師介紹病歷摘要等基本資料。爲促進學生建立完整的邏輯思維體系,切實加強實踐教學,課中強調“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教師只提供原始病例資料、手術標本,另有基本實驗材料、儀器,指示基本實驗方向,指導儀器操作方法,要求學生自擬實驗方案、獨立操作、完成實驗、得出結論。

2.2學生建立學習小組學生建立學習小組,設小組長,具體管理小組成員的實驗操作和項目進展情況。組織學生利用所學理論知識或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途徑,從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臨牀表現、相關檢查、診斷、治療措施及與病理學內容相關知識等多方面進行資料蒐集、整理和分析,設計實驗步驟,完成取材、脫水、透明、包埋、切片、貼片、烤片、染色、封片、鏡檢、診斷、攝影、報告等一套完整臨牀病理診斷操作。實驗過程中,提倡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既提高實驗效率,又增強學生之間團隊合作精神[8]。

2.3“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教育學生要“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以病例爲中心,發揮病理學“橋樑學科”的作用,培養學生建立系統的醫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子宮肌瘤”爲例,提供患者主訴“腹部腫塊,月經紊亂,貧血”等資料,引導學生結合理論知識點,綜合分析患者主訴、查體、影像學等輔助檢查資料,整理出“因子宮壁腫塊推擠周圍組織,產生壓痛,子宮內膜脫落致大出血,嚴重者可有貧血”的思路,學習辨認病竈組織,準確地定位於子宮肌壁增厚區、結節狀腫塊區,進行病理實驗檢查,作出正確的診斷結果;還可對同一臟器症狀相似的不同疾病作引申,如“子宮內膜癌”。引導性提問:二者臨牀症狀有何異同?病變性質有何差異?需要做哪些輔助檢查以鑑別診斷?“子宮內膜癌”與“子宮肌瘤”在病理檢驗方式上有哪些異同?在開課初期,由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促進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2.4應用Motic數碼互動教學系統進行病理讀片時,雖然仍爲人手一鏡獨立看片,但教師顯微鏡下圖像和每位學生鏡下圖像,可經圖像處理系統實時傳輸到教師端電腦顯示器,並通過多媒體投影儀投影到課堂大屏幕,或反向傳輸至學生端電腦屏幕,教師可隨時講解任何一位學生鏡下圖片,每位學生均可輕鬆、準確觀察到課堂上任意一例典型病理實驗圖像,實現資源共享。通過選擇語音問答系統中不同的通話模式,可輕鬆地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或一對多的交流,小組內學生可相互討論而不會干擾到其他組,教師可隨時加入任何一組的討論,組間也可自由討論,互相質疑,互相幫助,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實驗教學“人人蔘與、人人獲益”的目的。

2.5開放性實驗考覈方式實驗操作結束後,要求學生對實驗、診斷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撰寫診斷報告、實驗總結。教師僅給予評論、指點,鍛鍊學生的分析能力、總結能力、表達能力、拓展能力。對於實驗結果的成績評定,爲達公平、公正原則,按“實驗設計20%、操作技能40%、實驗報告30%”的比例執行,其餘10%定爲附加分,用於評估學生實驗態度、創新思維等方面。在指導學生進行診斷、總結、提交報告時,強調“堅持不懈”、“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對於某些片面追求完美實驗成果而剽竊他人報告的行爲給予嚴厲批評;對於認真承認失敗並進行深入仔細反思、分析的報告,則給予鼓勵、表揚。

3病理學開放性實驗教學實踐工作實施體會

新型的實驗內容一反傳統病理學實驗簡單枯燥的顯微鏡讀片,實驗內容豐富、實踐性強,獨立性與協作性兼備,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促進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也鍛鍊學生實踐技能操作能力,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協作精神,促進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監督、相互幫助,共同進步。開放性實驗教學在本院實驗教學體系中是一門新興項目,正蓬勃開展。作者對於開放性實驗教學體系的完整構想是“一體化、三層次、多模塊”[4-5],尚未完全實現。在以後的工作中,預計實驗教學將進一步按學生的專業分班,根據學生專業特色增設“多模塊”的實驗教學項目,如檢驗專業可開設細胞學相關實驗,臨牀專業可開設需行免疫組織化學或特殊染色實驗檢查的疑難病例項目,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項目選擇、更實用的操作鍛鍊機會、更廣闊的科研空間。本院將繼續實踐創新,致力於打造高品質病理學學習環境,提高教學質量,爲培養複合型醫學人才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黃玉芳,劉春英.病理學[M].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2]劉慧萍,顏利晶,張國民,等.基於顯微互動系統的數字化病理實驗教學初探[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2015,5(3):7-10.

[3]張妍,慄彥芳,朱豔琴,等.中醫院校病理生理學開放性實驗教學初探工[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8):103-104.

[4]顧倩,盧林明.病理學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初探[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18):2859-2860.

[5]劉芳.開放性實驗室建設芻議[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29(12):50.

[6]黃輝,鄭峻鬆,蔣麗莉,等.病例導入式自主設計性實驗在臨牀基礎檢驗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誌,2015,36(7):1004-1005.

[7]李建紅.病理實驗教學的改革及優化探討[J].當代醫學,2014,20(10):162-163.

[8]姜海豔,關偉軍.臨牀檢驗基礎教學中設計性實驗的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