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物理實驗教學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1.22W

摘要:物理實驗是學習物理知識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充分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切實做好演示實驗;積極營造探究實驗的探究氛圍;精心組織和策劃分組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下的物理實驗教學教育論文

關鍵詞:新課標;物理實驗教學;演示實驗

Abstract: Physics experi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learn physics knowledge. Teachers should bring the role of experiment in physics teaching into full play: accomplishing demonstrative experiment; creatively creating inquiry atmosphere for inquiry experiment; wittily organizing and devising group experiment, thus to motivate students’ physics learning interest and play students’ subjective role.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ve experiment

我們知道,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初中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增強記憶,同時通過物理實驗還能發現新的問題、獲取新的知識。因此,物理實驗教學在整個物理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物理實驗的基礎知識,還要培養他們進行物理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在新課標下,有關物理實驗的考查都是分兩部分來進行的:一是有關物理實驗基礎知識的考查;二是有關物理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查。這就要求學生對有關物理實驗的掌握不僅要能“紙上談兵”,而且還要能實際操作。如何讓學生既具有紮實的物理實驗的理論知識,又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呢?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切實做好演示實驗

物理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操作和示範,並啓迪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總結的教學活動。它具有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爲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規律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感受深刻。同時它還能爲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能力的提高,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等創造條件。俗語“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作爲一名物理教師,首要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在課堂上爲學生演示各種豐富多彩的物理實驗。

然而,有不少物理教師對演示實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以沒有實驗器材爲藉口,在課堂上以講實驗、畫過程來代替做實驗。這種做法顯然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那麼如何做好演示實驗呢?筆者認爲:第一,要目的明確,通過一個演示實驗,究竟要說明什麼問題,教師必須對此十分清楚。第二,課堂演示實驗必須力求一次成功,這對於提高教學效果是極其重要的。若實驗不能一次成功,就會削弱學生的信服感。要想實驗一次成功,關鍵在於教師事先的充分準備。其次還要注意實驗現象的能見度,儘可能讓全班學生都能看到。如若不行,可以採取輔助手段幫助實現。我們知道,初中物理教材有好多演示實驗(據統計,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屬於演示實驗的有五十個),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話、一幅插圖、一道習題都可以將它搬上“講臺”進行演示,所用的實驗器材大多數可以用我們身邊的東西來代替和製作。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把一些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再現給學生。

二、積極營造探究實驗的探究氛圍

探究教學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教育家施瓦布,他認爲學生學習的過程與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學生應像“小科學家”一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創新能力。他認爲教師不能把知識作爲預先確定的東西,讓學生被動無條件的接受,而應關注學生如何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構建起一個新的更完善的知識和經驗體系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探究性實驗最能體現施瓦布的觀點,也是實施探究性教學最有效的方法。探究性實驗強調的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新標準指出:“隨着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科學探究越來越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顯然,科學探究既是物理課程的目標,又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是多麼的重要。

那麼,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呢?首先,要使學生明確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那就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和論證——評估與交流。這裏的“提出問題”是指要探究的課題;“猜想與假設”是指根據已有的理論或經驗對問題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設想;“設計實驗”就是想辦法用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與假設;“進行實驗”也就是根據實驗的設計思路進行的一系列實驗活動;“分析和論證”就是根據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或記錄的一些測量數據進行分析,進而驗證自己的猜想與假設是否正確;“評估與交流”就是對自己的實驗設計和實驗過程進行評價,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以及改進的地方,同時要積極和其他組的人進行討論和交換意見。其次,在進行某一項探究性實驗時,教師始終都必須注意爲學生營造寬鬆、民主、自由的氣氛。在通過物理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並積極思考提出探究的方案,即使是在對學生提出的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錯誤的探究方案,也要以表揚鼓勵爲主,充分肯定學生在提出探究方案過程中的主動參與精神和創新意識。另外,教師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性行爲,允許他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進行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受挫折的磨練,並體驗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三、精心組織和策劃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是指學生在明確實驗目的、器材和實驗步驟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實驗室親自動手操作儀器、觀察測量、取得數據、自己分析總結的過程。在學生分組實驗中,學生是實驗的主體,必須努力創造條件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操作儀器,教師只作必要的示範和提示,啓發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分析、總結,得出結論。

實驗前,首先要讓學生搞清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驟,以免學生盲目做實驗。實驗前還應使學生明確在實驗中主要觀察哪些現象,記錄哪些主要數據,若沒有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實驗過程將是手忙腳亂、糊里糊塗,甚至得不到正確結果。實驗開始前再進一步檢查學生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是否明確,同時指出該實驗的關鍵和應注意的問題。實驗開始時教師的講解應簡明扼要,不要佔用太多的時間,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

學生分組實驗容易形成“有的人做、有的人看、有的人玩”的渙散局面,如果管理不當還會出現亂哄哄的局面。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活而不亂”,也就是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動手動腦,有次序地進行實驗呢?分組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爲了使大家能有充足的時間動手操作,突出實驗的重要性,從客觀上減少“旁觀者”,在實驗器材允許的情況下,分組人數儘可能少些,兩人一組或最好有些實驗一人一組,還可以採取把學生分成小班的辦法,增加教師上課的次數,而學生上課的次數並不增加。這樣能給觀察、操作、獨立解決問題創造條件,其他動作以及打鬧的現象自然會減少。在實驗的最後,用幾分鐘的時間進行總結是很有必要的,否則會“功虧一簣”。總結時對實驗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關鍵加以強調和糾正,甚至做必要的討論。通過分組實驗,不僅使學生獲得了物理知識以及鍛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質的飛躍。

總之,實驗教學的好處是不言自明的,通過學生的親身體會,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和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以上是筆者的點滴愚見與同行商榷。

參考文獻:

[1]鄭桂容,孟桂菊.新課標下中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培養[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

[2]胡米寧.物理實驗教學新探[J].職教論壇,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