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機在社會審計中的應用

學識都 人氣:2.66W
淺談計算機在社會審計中的應用
在機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治理手段的化正飛速,很多企事業單位都實施或正在實施會計電算化。隨之而來的,對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計算機在審計工作中的作一探討。

  一、我國計算機在社會審計工作中應用的現狀

  1、傳統手工審計作業方式還是審計的主要方式

  我國社會審計制度的建立和起步比較遲,前幾年由於外部環境和人才缺乏的,大部分會計師事務所仍然採用手工審計方式,即使在審計中應用計算機,也大多是部分手工審計模式的簡單模仿。

  2、會計電算化尚未全面普及

  由於會計電算化的全面普及需要軟硬件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支撐,且在欠發達地區及面廣量大的小型,會計電算化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這就制約了計算機在審計工作中的廣泛應用。

  3、審計軟件專業化不夠

  現有的審計軟件均爲辦公自動化軟件改變,而不是專爲審計開發的,如:運用EXCEL幫助客戶編制合併會計報表以及合併報表附註;並進行性複覈與部分實質性測試的審計程序等。由於不是專爲審計開發的,因此不可避免地顯示出規範性、系統性、安全性、層次性方面的不足。

  4、從業職員計算機應用水平低

  計算機技術在各行各業都得到普遍應用,但有相當一部分註冊會計師對有關企業信息化的常見企業治理軟件如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MRP(物料需求治理系統)、MRP2(製造資源治理系統)和ERP(信息化的企業資源治理系統)瞭解粗淺。而這些治理軟件都是企業現在流行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主要代表,假如對這些軟件缺乏深進了解,那麼註冊會計師進行計算機審計就只能停留在辦公自動化的層面上,無法在審計實務中利用上述系統進行有效的審計。

  5、既把握會計、審計知識又把握較深的計算機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現有註冊會計師中,有的是老的會計職員,他們的計算機知識幾乎是空缺;有的固然業務能力很強,但計算機技能不強。而一般院校的審計、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也僅學了一點會計電算化方面的知識,而審計電算化要求有一批既懂審計知識,又把握較深的計算機知識的複合型人才。這種複合型人才的缺乏也是阻礙計算機審計深進下往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計算機在社會審計工作中應用的主要對策

  l、把握未來審計的發展趨勢,賦予計算機審計新的內涵

  美國會計學會會長eAlbrecht教授預言,未來的企業信息治理和理財會越來越複雜,終極會吞食傳統的會計行業。在未來先進、高效的計算機環境下,傳統的手工財務審計必將被計算機審計所取代,其發展趨勢表現在:一是從部分審計工作計算機化轉向全面審計工作計算機化;二是從單一的財務報表審計轉向整個信息系統進行審計;三是審計證據和檔案化;四是從定期的現場審計轉向定時的在線審計;五是審計重點從原來的事後的靜態審計轉向事中和事前的動態審計。

  根據上述趨勢,我們必須賦予計算機應用審計以新的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用計算機治理的財務和經濟治理電子數據進行審計。覈實經濟活動記錄的正確性,就需要對由各類信息系統治理的電子數據的審覈,傳統審計手段必須進行改革和延伸。二是對治理電子數據的計算機進行審計。要根據數據審計中發現的,進一步覈查計算機軟件可能出現的錯弊,避免信息化條件下“假帳真查”,這是審計工作上的新發展、新調整。三是聯網審計。對一些穩定的大客戶,可進行聯網,實行網上審計。

  2、開發先進實用的機審計軟件

  大型師事務所應與實力強大的軟件開發公司合作,上風互補,共同開發審計軟件。軟件中既要包括財務審計軟件,也要包括財務治理軟件。總之,審計軟件的方向應該是會審一體化,會計支撐審計,審計制約會計,這不僅可以大幅度進步審計的工作效率,加強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和風險防範能力,而且也是會計軟件和審計軟件向深層次開發的新的理念和發展方向。審計軟件應該具有強大的工作底稿製作能力和查證功能,爲審計職員節省時間;數據可傳遞,能自動天生和人工輸進相結合,產生合併抵銷分錄;能自動產生勾稽無誤的審計報告和會計報表附註;有靈活開放的系統,方便用戶進行二次開發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