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綠色消費與社會發展

學識都 人氣:1.47W
論綠色消費與社會發展
摘 要:人類對物質的需要是有限度的,人們在奔忙致富的動態慣性中,往往被消費主義所腐蝕,成爲消費的機器和奴隸,引發了大量的社會問題。因此,從享受型消費到“綠色消費”的革命性轉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從而實現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綠色消費;和諧共存;社會發展?
  
  1 爲什麼要抵制消費主義?
  
  巨大的物質消費並不能使人更幸福、更快樂。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對物質的需要是有限度的,當物質消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呈現出邊際效應遞減,物質消費和人的幸福之間的關係會變得微乎其微。總之,用物質的東西來滿足人們社會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這些本真的需要,是南轅北轍、適得其反和徒勞無功的。未來社會的.消費,應該是人們的物質消費過程與人的全面發展過程的完全合一。?
  (1)人們追求物質無窮消費已經使地球生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以消費爲主導的社會對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對生態環境的恣意破壞,已經使我們這個行星不堪重負。從全球變暖、生態失衡、物種滅絕,到環境污染、食品毒化、耕地減少等等,消費者都應對地球的生態破壞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且世界上現有12億窮人中大約有一半以上正陷人生態危機和經濟貧困的惡性循環之中:沒有謀生的出路,只能損害生態環境和濫用土地,通過損害未來拯救現在。?
  (2)消費主義促成並維護着不公正的國際消費舊秩序。發達國家的財力資源和技術的發展,是以全球資源的大量掠奪、損耗和環境的急劇惡化爲代價而積累起來的,而它們所造成的全球資源環境退化的惡果卻讓發展中國家一體承擔,這對發展中國家是不公平的。發達國家從道義上講,要對生態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然而發達國家爲了維護本國高昂的消費,除了繼續把發展中國家納入不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外,並沒有兌現將本國GDP的0.7%用於對發展中國家在環保方面提供援助的諾言,沒有一個國家達到這一目標。1997年京都氣候會議幾經周折,才形成38個發達國家在2008—2012年之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的決議。這與1992年地球首腦會議做出的發達國家在200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水平的決議相比,無疑倒退一大步。?
  (3)抵制消費主義離不開我國已經總體進入小康社會這個經濟基礎。如果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就提倡抵制消費主義,那是超越經濟發展階段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現在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小康社會,正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抵制消費主義就提上了歷史日程。人們在物質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之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會逐步增強直至超過物質需求而佔據主要地位。?   2 抵制消費主義提高生活質量?
  
  英國經濟學家舒馬赫指出:人的需要無窮盡,而無窮盡只能在精神王國裏實現,在物質王國裏永遠不能實現。因此,抵制消費主義,提高生活質量,其根本出路在於人的價值觀念的轉變,實現從享受型消費到“綠色消費”的革命性轉變,徹底改變現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從而實現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1)建設非消費主義文化。在當今嚴峻的生態危機狀況下,亟需抵制消費主義文化,建設新的持久的非消費主義文化。這就需要復興和發展那些潛伏在文化傳統中的非消費哲學,確立一種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自然生態觀。當大多數人看到一輛汽車,首先想到的是它導致了空氣污染,而不是它所象徵的社會地位時,消費主義文化就處於衰退之中,非消費主義文化就開始顯化並佔據主導地位了。?
  (2)提倡適度和綠色消費。人的生存離不開物質消費,所以經濟社會發展是硬道理,但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卻是基本保證。爲此,對於物質消費,人類要提倡適度和綠色消費。提倡適度消費就是提倡過簡樸節約的生活,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消費的自由,表現爲商品和服務的種類、質量和數量的多樣化,滿足消費者發揮自己個性的主觀要求和愛好。?
TAGS: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