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教學範式改革的探討

學識都 人氣:6.28K

教學範式的建立或轉變是由知識觀的發展變化所決定的,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生命科學類課程教學範式改革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查看。

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教學範式改革的探討

 摘要:當前,關於教學範式的研究儘管很多,但甚少見到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教學範式的相關探討與改革。我們結合本校實際教學情況,對生命科學類課程的教學範式進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以更好反映課程特點和學校、專業特色,培養適應現代知識觀要求與社會需要的複合型人才。

1 教學範式研究概況

“範式”概念由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於《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指常規科學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範,體現了科學共同體對研究特定領域或學科內共同關注的問題或理論的本質所持的共同信念、看法或觀點。此後,範式概念得到廣泛流傳,對社會科學產生很大影響。在教學領域,教育研究者也不斷引入這一概念,旨在形成對本領域理論研究的共識。教學範式反映着教育研究者在教學領域所持的信念或觀點等,具體表現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

本質上,教學範式的建立或轉變是由知識觀的發展變化所決定的,因爲知識觀是科學教學的認識論基礎。由傳統的'客觀主義知識觀所決定的“知識授受式”教學範式,強調教學的作用是將關於客觀世界的可靠知識正確無誤地傳遞給學生,學生最終應從所傳遞的知識中獲得相同的理解。然而,20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知識觀念和知識狀況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歷從傳統客觀主義知識觀向當代建構主義知識觀的重大轉型。以建構主義爲代表的諸多新生代理論,認爲理解是在個人經驗的基礎上建構的,因而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與情景的交互作用過程中自行建構的。因此,這種知識觀的轉型必然要求科學教學範式的轉變與重建。

西方教育家們基於一定的教學範式,通過反覆的實驗與研究,獲得了有關課堂教學過程的多類系統理論和模式。在我國,範式概念也受到關注,教育研究者從多方面進行了教學範式研究,如研究性教學範式、課程範式的轉型、教育技術的範式轉換等等。然而目前,關於教學範式的研究大多較爲籠統,甚少能見到反映某一類課程特點的教學範式研究,尤其是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教學範式的相關探討與改革。

2 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教學現狀

現代生命科學從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現象及其規律,涵蓋多門分支學科,其科學原理與相關技術對於現代醫藥學的學習與研究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也是廣大醫學院校開設基礎生命科學類課程的目的所在。我們教研室負責全校各醫藥相關專業的生命科學類課程理論及實驗教學,包括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生物技術、基因工程等等。我們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發現,隨着近年來醫學院校基礎生命科學類課程門類的增加、課程內容與結構的不斷變化,我校各醫藥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基礎生命科學類課程時,諸如重視程度不夠、缺乏興趣、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與手段單一、所學原理不能靈活運用等多種問題也逐漸顯現。這顯然與當前沿用的傳統“授受式”教學範式有關。因此,有必要對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的教學範式進行現狀分析,發掘問題所在,依據這類課程的特點以及不同學生的專業特色,建設合適的教學範式,提高教學有效性,以更好適應現代社會對醫藥人才培養的要求。

3 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教學範式改革的實踐

結合生命科學類課程的特點與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我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探索,以建立新型建構主義科學教學範式:

第一,從教學大綱、教學方法、評價體系以及課外學習的平臺和資源角度出發,對當前教學範式現狀進行分析;第二,通過深入的文獻研究及兄弟院校實地考察交流,對國內外教學範式進行比較研究;第三,基於調研結果,進行多方面教學改革:①依據不同專業對不同分支課程的具體需求,修改生命科學類課程的教學大綱;②改變教學理念,深入轉變教學方法。要變知識傳授爲科學探究,注重學生的自主性與參與性,建立探究式課堂;③改變評價體系,變終結性爲過程性;④進行網絡教學平臺建設,並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建立輕鬆自由的課外輔導和答疑制度

以我校中西醫結合七年制專業分子生物學課程爲例:我們一是針對學生專業背景,修改了原來較爲籠統的教學大綱,刪減其中艱深的純理論部分,以普及分子生物學基本知識、突出其在醫藥學領域中的應用爲目的;二是課堂理論教學中不僅靠老師講授,也以提問、學生試講部分課程內容、結合自身專業背景自選主題分組做PPT並各組互相提問評分、寫小論文等多種形式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與參與感;三是採用多元化的成績評價體系,除了保留期末考覈外,也與多形式的課堂教學方法相對應,將課堂專注度與活躍度、試講表現、PPT製作水平、小論文、實驗積極度和動手能力等作爲平時和期中考覈納入評價體系,多方位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的綜合成績;四是做好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完成了分子生物學教學信息化項目,給學生提供更豐富多彩的課外資源;最後,我們還通過微信、QQ、E-mail等隨時與學生保持聯繫,給予學生更多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經過這些改革探索,我們發現學生學習分子生物學的興趣和熱情有了明顯提高,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效果顯著優於以往,最後的綜合成績評定更能反映出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公允度和學生的認可度也有所進步。

4 結語

在新時代知識觀轉變的大環境下,廣大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的教學範式也面臨轉變與重建。爲更好反映課程特點和學校、專業特色,培養複合型人才,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建立新型建構主義科學教學範式。我們通過對本校生命科學類課程的教學範式現狀進行分析,依據這類課程的特點以及不同學生的專業特色,探索建設了新教學範式,提高了教學有效性。但是,醫學院校生命科學類課程涉及多個專業和多門課程,相關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新範式模型,並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才能更好適應現代社會對醫藥人才培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