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教育模式的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1W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國際資本一體化的發展,會計職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會計市場的國際一體化和會計信息服務對象的多樣化,使得會計職業崗位的就業標準不斷提高。我國傳統的會計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這種要求。因此研究會計職業教育模式,改革傳統會計教育,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合格會計人才,就成爲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

會計職業教育模式的研究論文

一、 對會計職業教育的認識

我國會計職業教育還處於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會計職業教育體系。但有許多人把我國傳統的會計教育當作會計職業教育,我認爲是不妥的。持這種觀點的人,一是對會計職業教育認識不清,二是對會計職業崗位認識不夠。分別說明如下:

(一) 對會計職業教育認識不清

會計職業教育是與會計知識普通教育不同的另一類教育。把我國傳統的會計教育當作會計職業教育是對會計職業教育的誤解。會計職業教育是一種崗前、崗中的職業性教育,其培養目標是政治素質高、職業道德好、理論知識強、業務能力過硬,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專業會計人員。會計職業教育必須服從於會計職業崗位的要求。隨着經濟的發展,與之相應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將日臻完善,管理和會計覈算的新理論、新方法將不斷得到應用,會計職業崗位就業標準也將不斷變化。這就決定了會計職業教育是一種職業崗位終身教育。而傳統的會計教育是指會計知識的普通教育,即學校內的會計課程教育。它側重於以現有的會計教材作爲教學主導,通過教師講授完成教學任務。即使是會計專業教育,由於所用教材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和滯後性,並且忽略了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相關會計法規教育及崗位適應能力的培養,只能是一種不完善的會計職業崗前教育。如果把我國傳統的會計教育當作會計職業教育,就會使會計教育與會計實務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不符合會計職業教育的要求。

(二) 對會計職業崗位認識不夠

長期以來,認爲記帳、算帳、報帳是會計職業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把會計工作當作一種被動性服務工作。由此造成我國會計人員的基礎素質先天不足,知識更新速度緩慢,會計信息質量不高。

會計職業教育必須緊緊圍繞會計職業崗位的就業要求而進行。對會計職業崗位認識不夠,是導致對會計職業教育認識不清、重視不夠的主要原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職業崗位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決策的參謀崗位,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信息大約70%來源於會計部門。爲充分發揮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會計職業崗位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在內容和質量以及服務對象上發生了很大變化。會計信息不但要繼續服務於國家作爲國有資產所有者以及社會事務管理者的需要,同時還要服務於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衆的需要;不但要服務於國內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還要服務於境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別是在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的過程中,及會計電算化廣泛應用的情況下,會計理論和會計覈算方法發生了很大變化,會計涉及的領域和服務的範圍越來越廣泛。這就對會計職業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新會計理論和核算方法,還要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以及相關的經濟知識,還要了解企業生產工藝的特點和經營過程,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還應具備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所以建立會計職業教育模式必須立足於服務會計職業崗位新要求。會計職業教育模式是一種動態的教育管理模式。

二、 建立會計職業教育模式的研究

職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類型。教育應該爲社會服務。爲滿足會計職業崗位就業標準不斷變化的要求,我們應該對適合我國的會計職業教育模式進行研究。我認爲,會計職業教育模式應該是一個包含職前、職中和職業未來發展要求的動態教育模式,是一種終身教育,是應該由社會和企業共同承擔的教育任務。因此,建議建立“三教一體”的動態會計職業教育模式。“三教一體”即崗前職業教育,崗中繼續教育,專業技術資格教育及崗位考覈體系。

(一) 崗前職業教育

會計職業崗前教育主要指會計職業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教育,包括正規的學校教育和自學考試教育。其目的是通過會計職業崗前教育,使學生掌握現代會計理論和會計覈算方法,懂得會計準則等法規,會編制和分析會計報表,具有表達、溝通、思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等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規範觀念,具有敬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由於不同的職業崗位對應着不同的就業標準,會計職業崗前教育可以並存於中專、大專、本科和碩士等不同層次教育中。在各層次的職前教育中,其側重點有所不同,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以“學術目的爲主”的職前教育,另一類是以“技術應用爲主”的職前教育。在人才培養上,它們各成體系,又相互聯繫,以滿足會計職業崗位的不同需求。與傳統的學校會計教育不同,會計職業崗前教育的目的不是訓練學生在畢業時就成爲一個專業會計人員,而在於培養他們未來成爲一個專業會計人員應該具有的素質。這就需要改革現有的會計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改革會計教育的環境和教育資源,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整體素質,適應市場經濟對會計的新需求。

(二) 崗中繼續教育

會計職業崗中繼續教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指從事會計職業崗位工作整個過程中的職業性再教育。包括就業上崗初的熟悉崗位特點的短期培訓和長期的在崗繼續教育培訓。因各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及當前所處的經營狀況不同,所以在有關會計人員上崗初,有必要組織他們進行熟知企業情況的短期培訓教育,使他們瞭解企業,熱愛企業,做好爲企業努力工作的準備。這種教育應該由企業組織進行。長期的在崗繼續教育是爲了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平,使其知識和技能不斷得到更新、補充、拓寬和提高,以適應經濟發展對會計職業崗位就業要求的不斷變化的需要。這種教育應該由各級財政部門統一組織。

會計職業崗中繼續教育是會計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人員隊伍迎接科技進步和提高就業能力的需要,是適合會計改革形勢和提高會計隊伍整體素質的需要。如果僅僅依靠學校所接受的常規教育,而不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很多知識就會失去效能,人就會在科技不斷進步的就業競爭中被淘汰。因此,會計職業崗中繼續教育應該堅持聯繫實際、講求實效、學以致用的原則。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保證必要的教育學習時間。目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對此已經作出一些規定,但還需進一步完善。

(三) 專業技術資格教育

會計職業專業技術等級資格教育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爲取得不同的會計專業技術等級資格而進行的教育。它與會計職業崗中繼續教育不同。會計職業崗中繼續教育是對會計新理論、新方法及相關知識的普及教育,不涉及專業技術等級資格的教育和考覈。不同的技術崗位有不同的技術等級要求,需掌握與該技術等級相適應的知識結構技能。會計職業專業技術等級資格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會計人員取得與崗位相適應的技術等級資格,如會計員、助理會計師、會計師、高級會計師等。會計專業技術等級資格的考試由國家統一組織,考覈標準由國家統一制定,經考試成績合格者由國家統一頒發相應等級的資格證書。會計職業專業技術等級資格的教育工作由各級財政部門組織,從事教育的教學人員應具備比所承擔的專業技術等級教育任務要高一級的專業技術資格。

(四) 會計職業崗位考覈體系

會計職業崗位考覈是指對會計人員的實際水平與其所從事的會計崗位要求是否相適應的考覈。爲保證會計職業教育的.效果和質量,應該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會計職業崗位考覈體系。因此,會計職業崗位考覈體系是會計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會計人員的考覈部門應該與會計人員的使用部門相分離。由特定的社會機構如各級財政部門負責組織會計人員的實有專業水平的考覈,根據考覈結果來判斷會計人員是否具備從事該種會計職業崗位的資格,併發給相應專業水平的考覈證書。用人單位不負責會計專業知識的培訓和專業水平考覈,只根據會計職業崗位的就業要求擇優選擇最適合該崗位的人員上崗,即憑證上崗。凡是不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員不能上崗,跟不上知識更新、不符合當前崗位要求的在崗人員要轉崗或下崗。會計職業教育部門與會計職業崗位考覈部門也要分離,即實現教考分離。

不同的職業崗位有不同的上崗資格要求,如何評定上崗資格就成爲十分重要的問題。會計職業崗位要求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同崗位對應不同層次的要求。會計職業崗前教育的考覈應由有關學校組織,以取得畢業證爲合格依據。會計職業崗中繼續教育的考覈應由各級財政部門組織,以取得合格證書爲依據。會計職業專業技術等級資格的考覈由國家統一組織,也以取得專業技術等級資格證書爲依據。會計職業的教育部門、考覈部門和用人部門都應該給每個會計人員建立職業檔案,詳細記錄其接受教育過程、考覈結果及崗位工作情況,並通過聯網互通信息,由此評審其是否具有上崗資格。用人單位如果使用了不符合上崗要求的會計人員,有關部門應對其作出處罰。教育和考覈部門如果給用人單位提供了不合格的會計人員,用人單位應向有關部門提出並可拒絕接收。這樣可以實現會計人員的教育、考覈、使用各環節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避免因人設崗、用人唯親,保證會計工作質量和會計工作效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建立“三教一體”的會計職業教育模式,每個教育環節和不同的教育層次都應有法定的教學大綱和學習課時數。特別是崗中繼續教育要每年定期進行和考覈,並且是終身教育和終身考覈。這樣就能促進會計人員爲適應崗位要求而主動學習和掌握新理論、新方法,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爲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建立“三教一體”的會計職業教育模式,可以真正體現職業教育服務於社會的宗旨,體現職業性教育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