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道教思想分析

學識都 人氣:2.25W

東漢末年至三國是中國道教發展比較成熟的時期,儒道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進步。諸葛亮是這一歷史階段內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蒐集整理的諸葛亮的道教思想分析論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諸葛亮的道教思想分析

 摘要: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優秀政治人物,綜觀其一生所爲可以清晰地看出道家文化中的精華如清靜悠閒、淡泊名利、尚功、忠孝及濟世利人等對生逢亂世不苟同、躬耕南陽樂從容的諸葛先生爲報漢昭烈皇帝三顧之恩,延續漢鼎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亮亦因此成爲歷代統治階級與平民百姓推崇敬仰的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關鍵詞:道教;清靜;尚功;忠孝;節儉

東漢末年至三國是中國道教發展比較成熟的時期,儒道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進步。諸葛亮是這一歷史階段內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在《出師表》中自述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亮隱居南陽,潛心悟靜,躬耕學習與結交摯友相得益彰,其生活之悠然和處事之從容一生得益非淺

據《三國志·蜀書》:亮字孔明,山東琅琊陽都人,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諸葛早孤,東漢末年適逢天災人禍世道混亂,爲個人生存之計遂投親靠友輾轉至中原,親眼目睹了漢代社會奸賊當道爭戰不休使普天下的老百姓生活坎坷,流離失所,深切地感受到了人世間的辛酸和悲涼。

建安三年,十七歲的諸葛亮棲身南陽,躬耕隴畝,明代詩人趙坤寫到:“壯年大隱樂耕鋤,一臥南陽遂有廬。”自建安三年到建安十二年正是權臣曹操擒呂布,滅袁術,敗袁紹和擊潰昭烈之際,中原各地戰火紛飛,陰雲密佈,年輕的諸葛亮獨具惠目在南陽城西七裏的臥龍崗找到了藏身之所,“中原無處不兵戈,獨自崗頭抱膝歌,”漂泊動盪的生活暫時安定了下來這樣就有了十年的隱居生涯。

南陽躬耕自食其力在諸葛亮人生路途中式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對其本人來說感受最深刻和收益最豐富的莫過於一個 “靜”字。明代戶部尚書徐問在其《讀書敘記》裏指出:“漢儒之學,能見得靜字,惟孔明一人。”換言之,只有靜字方能概括侯學之要旨。靜,即清靜,是道教文化中一個相當特殊的概念,在道教的諸多入世濟世教義內對清靜的解釋具有重要的意義,《道德經》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即道性自然,天地人所取法者自然而已,與無爲和寡慾相互關聯的清靜正是以道法自然爲基礎,它強調一切要順自然而爲,不可以逆自然而動有損天地自然直本性,讓人少一些浮躁不安,多一分質樸公正,個人的生命和精神得到昇華。故老子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道德經》第十六章)。”

清靜爲天下正,作爲道教最早的典籍《太平經》對靜的作用給出了明確的定義:“求道之法,靜爲基先。心神已明,與道爲一。開蒙洞白,類如耋日。不學其道,若處暗室而迷方也。”① 欲學其道,必先參靜,《清靜經》亦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由此可見虛靜自然是老子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原則,識得靜者方與“道”有緣。諸葛先生對“靜”的感知獲益頗多,一方面躬耕南陽臥龍崗,以出世的心態入世,安於現狀做一個地道的農夫,其樂無窮。

清代詩人杜漺寫道:“小童擁彗門前掃,午陰欲轉覺來遲。山蜂遊採山花蕊,採罷翥翥隔窗紙1。……山光繚繞廬前樹,抱膝時爲梁父吟。” 綠樹山光,小童野蜂,這就是一副美麗的人物風光自然畫,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南陽臥龍崗上擡頭觀星空,俯首樂耕鋤,這是諸葛先生一生中值得仔細品味和最爲留戀的'美好時光。

另一方面,清靜使諸葛亮拋卻世間雜念有了更多的時間苦讀聖賢書,他在《出師表》中自述:“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亮之言符合道教《清靜經》內 “人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之說,明萬曆四十二年時任南陽知府的史東昌在《諸葛忠武侯臥龍崗碑文》中亦言:“彼時耕南陽,吟樑父,高臥龍崗,堂中春睡,窗外日遲,夫豈有一毫求聞達之心哉?”② 清代詩人沈受宏也有同感“諸葛布衣時,躬耕南陽田,……,縱無君王顧,畎畝亦陶然”,由布衣清靜和行事從容造就的平常心已足慰平生。

十年躬耕不止,十載靜學不輟,諸葛先生後來在《誡子書》裏特別指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太平經》曾強調“唯有志之人,心不迷亂”,亮文中“澹泊明志,寧靜致遠”則成爲後來歷代文人志士推崇敬頌德千古名句。

諸葛先生依據自己對道家思維方式的獨到見解,靈活自由地運用道家文化中的天,地,人一體觀、陰陽論和齊同慈愛等文化精髓治軍理國,爲造福一方黎民百姓而努力。建立功勳,造福人民是道家文化裏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陳鼓應先生曾言:“尚功”思想乃爲道家學說的一大特點(莊子除外),自老子、范蠡、《黃帝四經》至稷下道家皆然 。③ 亮“以奇用兵,以正治國,”成績斐然。高居相位的諸葛亮有功不傲,以老子“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公心”之言爲準則,虛心納諫,誠以待人,公正合理地處理軍國大事。

老子雖然重視有功,但又一再強調功成而不居,亮之所爲正是對老子“功成不居”主張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詮釋。《三國志·諸葛亮傳》載:“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傾,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諸葛亮一生能淡泊名利,使自己的生命上升到合道之境地,利於身心與自然的和諧暢通,在後人的心目中諸葛先生早已不是一位普通的名人,而是一尊受儒道衆生朝拜和萬民敬仰的靈神。

註釋:

① 王明《太平經合校》下冊,p735-736,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一版。

② 該石碑現藏於河南南陽市武侯祠院內。

③ 陳鼓應《帛書<繫辭>和書<黃帝四經>》,p179,《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