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4W

[摘要] 本文在調研、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對當前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進行了分析,從實驗室技術隊伍應當具備的素質,樹立科學的理念,完善政策和制度,建立聘任制,完善工作業績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相應對策。

當前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實驗技術隊伍 問題 對策

高職院校實驗室是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備場所,是培養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基本支撐條件,高職院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成功與否,是高職教育能否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關鍵。實驗技術隊伍是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基本隊伍,隨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得到不斷加強,但還存在許多問題,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存在的問題

實驗技術隊伍的政治水平、業務素質及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進程。由於受體制、觀念等諸多因素影響,當前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數量嚴重不足、思想不穩定、結構不合理。

1.數量嚴重不足

高等職業教育強調的是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要有數量充足的實驗技術隊伍。通過對比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學校與高職院校實驗室任務及實驗室人員2000年~2007年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高職院校中從事實驗室管理工作,以及實驗教學工作的專職高級實驗師、工程師、實驗師、技師、及其他實驗技術人員等實驗技術隊伍嚴重不足。正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俞中文院長在《高職高專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中所述:“目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教師嚴重不足,已經成爲影響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一大瓶頸”。

2.思想不穩定

由於實驗技術隊伍被視爲教學輔助人員及政策上的不配套,導致實驗技術隊伍培養關心不夠、進修提高的機會少以及評職、晉級難等問題。現有實驗技術人員工作量衡量標準及其工作量計算辦法可操作性差,實施起來困難,不利於對實驗技術隊伍的工作進行科學評價。根據我們對東營職業學院等數十所高職院校問卷調查結果(如表),可以看出管理體制、工作評價等因素的不合理挫傷了實驗技術人員在實驗室工作的積極性,使這支隊伍處於不穩定狀態。

3.結構不合理

由於舊的體制的限制及影響,有些院校在實驗技術隊伍建設上無長遠規劃及短期實施計劃,人員調進、調出很少考慮年齡、專業、學歷和職稱,不是按學科和實驗室建設需要來考慮,甚至將其他崗位富餘人員及工人調進實驗室。教育部高教司對江蘇、湖南、四川、陝西、遼寧5省30餘所高職院校21658名實驗教師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進行了調查,調查數據結果見圖1~圖3。由圖1可以看出,具有學士學位的實驗教師佔有很大比例,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比例偏小,還有相當一部分實驗教師爲專科及以下學歷。這與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指標優秀等級標準“青年教師中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比例達到35%”還存在一定差距。由圖2可以看出,50歲以上和30歲以下的教師在高職院校實驗教師隊伍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而50歲到40歲,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實驗教師在高職院校實驗教師隊伍佔的比例卻較小。由圖3可以看出,具有中級和初級職稱的實驗教師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高級職稱的實驗教師比例較低,與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指標優秀等級標準“高級職稱比例達到30%以上”還存在一定差距。

這些調查數據雖然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映全國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的現狀,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出我國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結構不合理的現實。

二、加強高職院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的對策

對於高等職業院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思考分析其產生和存在原因的基礎上,必須樹立“教師爲本,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學合理的聘任制,完善工作業績評價體系,逐步建立起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建設一支數量充足、人員精幹、朝氣蓬勃、結構合理、團結協作突出職業性的實驗技術隊伍。

1.樹立“教師爲本,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

在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管理中,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管理思想,追求人力資源開發的人本性和歸屬感,着眼於人才資源的開發,致力於人力的合理利用,做到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管理體制的合理化、規範化;創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激發教師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使教師的潛能和積極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實現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人力資源的理性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有機結合,其核心內涵就是充分尊重教師、依靠教師、發展教師、服務教師,提高教師對高職院校的滿意度,實現教師的滿意與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的最佳結合。 2.制訂和完善利於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政策和制度

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職教育主管部門、高職院校內各個部門通力協作。首先,國家應從根本上確定對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的規範要求,以明確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的不可替代性,從根本上改變人們認爲實驗技術隊伍水平低,“人人可教”、“人人能幹”的錯誤觀念,提高其專業化水平和獨特的社會地位與社會作用。其次,要建立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職稱評聘制度。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職稱評審與晉升主要是參照理論課教師的標準來實施的,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標準體系。要根據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儘快制定科學合理的職稱評定製度,將技能考覈和技術開發應用等作爲重要指標。

3.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聘任制

高職院校要根據各實驗室所承擔的實驗教學任務、科研任務和社會科技服務量 ,搞好實驗技術人員的定編、定崗工作,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切合實際的任職標準。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覈”的原則實行和健全實驗技術隊伍崗位聘任制,實現“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實行崗位聘任制要注意教師的聘後考覈,使評聘相分而又不完全分離,真正理順評、聘的關係。推行崗位聘任制的關鍵是堅決地實行淘汰制,將不合格者淘汰出局,沒有實行真正的淘汰制就不可能實行真正的崗位聘任制。實行崗位聘任制還要注意聘任與教師待遇相結合,只要教師達到了任職標準並通過對其聘任考覈,就說明他履行了職責,就應當給予他相應的待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標準的權威性,達到一種“高標準保證高待遇,高待遇促進高標準”的良性循環。

4.完善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工作業績評價體系

教師的工作業績評價體系關係到教師的聘用、晉升等多方面,直接影響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的穩定,直接影響到實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是教師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職院校實驗技術隊伍的工作業績評價體系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要綜合平衡,避免厚此薄彼;其次,考評過程要注意公開、公平、公正,在對教師工作業績進行考評時,要將考評活動公開化,讓教師熟悉考評標準、考評程序。再次,方法上應注意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把實驗室建設、實驗實習教學、設備維護、實驗室開放等工作進行量化積分,把積分與考覈掛鉤。但是單純的量化評價容易導致教師過於追求量的積累而忽視教學管理質量,因此,對教師的工作業績評價中,應納入一些質的指標,即採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

5.強化競爭激勵機制,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的積極性

高職院校要改革現行的薪酬分配製度,建立與崗位聘任制相適應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真正體現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績效優先的原則,調動實驗技術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充分運用政策的導向和槓桿作用,設立實驗技術開發基金,評選校級、省部級、國家級實驗技術成果獎,並與教學優秀獎、科研成果獎同等對待,作爲評職、晉級的依據,調動實驗技術人員的積極性。

6.加大實驗教師培訓力度,提高實驗技能與管理水平

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十分迅速,教師的知識和技能必須適應市場發展的要求,爲此,高職院校必須把實現教師的培訓提高到新的認識高度。鼓勵實驗技術人員在職進修,爲他們創造條件,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各種形式的內外培訓來豐富實驗技術知識和提高管理水平。有條件的院校還要不定期地選派優秀實驗技術人員到校外進修提高,把進修提高作爲業務考覈的內容之一。這樣將會不斷提高其理論水平、實驗技能和管理才能,使實驗技術隊伍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鄭興福:實驗室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思考.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1)

[2]朱方來:試論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體系.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10)

[3]俞中文等: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探索.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葉春生:高等職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