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論文2000字(通用11篇)

學識都 人氣:1.87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哲學論文2000字(通用11篇),歡迎大家分享。

哲學論文2000字(通用11篇)

哲學論文 篇1

2016猴年春節前夕,熊貓阿寶又一次登上了中國的大熒幕,從第一部開始,夢工廠爲電影注入的內涵就註定這絕不僅僅是一個逗人發笑的兒童動畫片,簡單的臺詞,華麗的畫面卻囊括了浩瀚的中西方哲學。從一、二部中的“道法”、“禪宗”到如今的第三部經歷佛道的背景後,終於迎來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爲浩繁的儒學,能把宋明理學,尤其是陸王心學的要義內涵放進一部動畫片的心臟中,的確讓人膛目結舌。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靈界(英文爲spirit,意爲靈魂,精神)。因給烏龜大師在羽化成仙后便居住在靈界,所以網路上大多把靈界與凡界認知爲傳統文化的“陰陽界”。而境外英文書籍中將王*明心理學中的靈明譯爲“spirit”,所以接下來從“靈明”角度來理解。

在電影中的靈界,僅有混沌的萬物(是不真實的,由人心想象出的)與人物,人與萬物漂浮,人不依賴萬物生存,其實沒有肉體,僅存人心。王*明認爲靈明把人與萬物分開來,使人不再依賴自然界而生存,人因此擺脫萬物混沌。片中的靈界僅存“天”、“地”(片中表現爲亂石)。“人”,“萬物”與陽明的“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因此可把靈界看爲是人心一點靈明的棲身之所,而天煞收走烏龜大師的“氣”,正是他的靈明。在靈界中,能改變世界的只有人。即人心主宰世界,而靈界的變化在電影中均由人物造成,也對應了陽明心學中人心之靈明的可變性,也涉及了“心生萬物”的過程,即王*明所說的,“但指其充塞處言之謂之身,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指心之發動處謂之意,指意之靈明處謂之知,指意之涉著處謂之物。

靈明先於良知,片中涉及良知處僅有天煞與烏龜在熊貓村(secret panda vlllige)發生矛盾的一處,只有藉助心之靈明,良知才能本文由論文聯盟感受到,這一點會在後面詳細提出。

在電影發展到烏龜大師通知李山尋找兒子阿寶時,出現了第二個哲學具象“宇宙”,李山說是宇宙通知他去找尋兒子的,那麼這裏的宇宙(原文爲universe,與陸九淵西譯的宇宙相同)有什麼深意呢?片中的烏龜通知李山,而烏龜是在靈界,靈界與宇宙是同一個東西嗎?是的。陸九淵曾說“吾心即是宇宙”,而“吾心即是宇宙體現了人對世界的主動性,是陸九淵體認世界與天理的方法與原則”。這與我們上文闡述的靈明是一致的,片中對這一象山心學的理論認知也頗爲深入。具體表現在一個問題上,就是“我是誰?”(who am I).阿寶練氣功,必須先悟出“我是誰”,與陸九淵的“先發明人之本心,然後使之博覽”是相通的。而陸九淵也極力推崇“心認識能力的無限性”也與阿寶最終能悟出氣功之真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因爲阿寶的朋友們紛紛感悟出自己對阿寶的意義(即who am I)及阿寶自身的領悟才讓心掌控了時間與空間,使人靈明中的良知幻化爲“氣”,從凡界傳入靈界,而阿寶最後能在靈界中自由行走不受束縛,也是因爲心具有無限的創造力,能超越形體的侷限,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自由奔馳,領悟天理,記陸九淵口中的“此心本靈,本神,本明,本廣大,本變化無方”。

可能貫穿全片,使所有人牢記的一箇中文字便是“氣”(chi)。傳統儒學中一直有“氣生天地,天地生萬物”的事項,也是他的宇宙論架構。片中天煞能將所有人物的“氣”帶走,用氣戰鬥,其實這裏的氣與“太極”密不可分。這裏“氣”的內涵即爲張載的氣學。是什麼構成宇宙(或靈界)的運動與變化,是人心,更是氣,因爲人是“氣”的特殊聚散方式,所以天煞才能將各個大師的氣奪走,因爲天地之氣與人之氣可以互相轉化,所以天煞所攜帶的氣會越來越強。而片中天煞在普通狀態時胸前烏龜的氣未閃綠光,腰間其他大師的氣也一樣,而在戰鬥狀態時烏龜的氣閃爍綠光(這一細節感謝知乎網友東瞄西咪),這一細節結合全片無天煞習得氣功的過程(烏龜阿寶都有)顯示了天煞根本不會氣功,自己不能發動自己本身的氣,所以纔到處搶氣。

然而如何才能得到氣功的奧義呢?片中烏龜大師在山中打坐30年終得氣功,師父也準備用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即爲悟,心旁一吾,這並不是格物致知,而是致良知。從“氣”的觀點來看人與世界,宇宙是同質同性的,不直接問諸內心而先探求外界是捨近求遠,捨本逐末。而只有問諸內心,得到良知,才能習得氣功,這也是爲什麼天煞不能用氣的原因。天煞是邪惡的化身,卻在從前是個好人,這是因爲人們的良知被私慾遮蔽,內心的靈明沒有將其表現出來。摘錄陽明先生的一段話“良知者,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但人不知存,則有時而或放耳;雖昏塞之極,而良知未嘗不明,但人不知察,則有時而或蔽耳,雖有時而或放,其體實未嘗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謂良知亦有起處,則是有時而不在也,非其本體之謂矣”。人本心的良知不是外界強加的,也不是後天努力得到的,而是先天存在的。只有藉助靈明,即人之本心之澄明,人們的良知才得以體現。最後影片中有良知的靈明戰勝了邪惡之氣,也算是恰當的收尾。

《功夫熊貓3》在表面的中國元素下深藏了一顆中國哲學的心,用宋明理學中的氣學與陸王心學構成,不可謂不深奧,反觀中國動畫.....連本土作戰都被完虐,美國的夢工廠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裏去了,該有怎樣的思考與改變呢?

哲學論文 篇2

摘要:

哲學是一門複雜的抽象的學科,在高中階段學習哲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哲學知識比較抽象,而且在高中政治中佔有近40%的比重,因此,成爲高中政治學習的重難點,要提高學生對哲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必須建立高效的政治課堂。

關鍵詞: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高效課堂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包含極爲複雜的理論知識和基於實踐的經驗的總結,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學課堂中,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的哲學素養,就必須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學知識中的重難點,科學地運用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加強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夠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生活中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一、深度剖析哲學中的重難點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難點知識,這些知識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反覆的講解,進行深度的解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導學生進行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時,首先,應該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哲學知識理論體系,即哲學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別是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並對三者的關係有準確的認識,其中唯物論和認識論相對於辯證法的知識來說是比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學知識的重難點就集中在辯證法這一大塊知識點上,這一知識點包含有聯繫的原理、發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原理以及量變和質變的關係原理以及內因與外因這幾大知識點。在這一階段,重難點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這一哲學知識點上,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對矛盾這一知識點進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原理。在瞭解這些原理的基礎上,教師要着重對引導學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導學生從內涵上進行區分,主次矛盾是存在於複雜事務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兩面;其次,從作用來看,在事物發展進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決定事物性質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認清辦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問題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學理論緊密聯繫實際生活

哲學知識是來源於實踐的,因此,學習哲學知識的最爲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學的哲學知識指導實踐,在課堂中,教師就要積極地將哲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教師可以選用生活中的小故事進行講解,也可以選用一些寓言故事進行相關理論的分析,或者是聯繫形勢與政策中相關的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哲學理論知識點。如教師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質學報刊載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紹到的我國科研人員首先在自然界中發現金屬鈾,這一發現對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人們認爲在自然界沒有金屬鈾,最新一項研究打破了這一慣常認識,教師可以結合這一時政信息,來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認識論知識。此外,還可以結合我國提出的要打造中國製造2025,實現製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創新是關鍵,質量是根基。這一時政新聞讓學生掌握要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問題。同時,還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哲學知識,如,古時候有一位父親,買了一隻貓來解決鼠患,但是鼠患緩解的同時,貓也偷吃了雞,他的兒子很生氣,父親告訴他,沒有雞我們不會挨餓受凍但是沒有貓卻會,他的兒子就不再抱怨了。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理解矛盾的相關知識。

三、引導學生用哲學的觀點解決問題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學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學知識不是學習哲學最爲重要的目的,學習哲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學到的哲學知識緊密地聯繫生產生活實際,能夠分析和解決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政治哲學課堂中進行多角度的引導,讓學生樹立起用哲學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同時要不斷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問,尤其是要以分析論述題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對材料或者問題用哲學的觀點進行科學地分析,同時運用正確的方法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其次,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實際的訓練,如鼓勵學生觀察學校的佈局,班級規章制度的設置,學校整體的管理制度等這些生活中的事物,對這些事物進行分析,找出合理的與不合理的地方,說出理由,並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用哲學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結語:總之,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的高效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深度的講解,同時要注意講解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地理解,並能夠在需要的時候進行靈活地運用。要明白,哲學是來源於生活又能夠指導生活的,只有能夠在生活中進行合理地運用,纔是真正高效課堂的體現。

哲學論文 篇3

摘要:儒家和道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流派,也是對中國社會、中國人的價值觀以及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兩大思想體系。這兩者實際展現了人心靈的兩個側面。本文從幾個側面試闡述道家和儒家的關係,主要是其思想差異。

關鍵詞:道家;儒家;關係

一、在中國歷史上,道家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展現了一個充滿玄思妙想的神國仙境。

它不遺餘力的諷刺儒家的倫理道德和其他一切人爲的東西。認爲最高的境界是“自然”,呼籲自我爲中心的個人思維。與之相對照的是,儒家強調個體要再社會體系之內合理發揮自身的作用。

道家思想被很多自然地接受了,但是它對少數羣體是一種威脅和侵蝕。其中包括,儒者和一些因循守舊者是最堅定的反對派。我們面對這些彼此爭議的思想體系時,要再次提防和具體歷史相結合。中國的歷史並不衍生於上帝的恩賜,而由神締造的歷史只會在哲學和宗教上催生一個排他的真理。

二、儒家和道家就其大者而論,是互爲補充而非互相排斥。

儒家的社會心理取向是樂觀的理性主義,道家的心理取向是悲觀的神祕主義,二者在理論和實踐的層面上恰相反,但又相互關聯。儒家和道家之共生,恰如中國文明的表與裏,其和諧遠比對峙要重要。我們在理解儒道互補,以及後來儒釋道互補的關係時,切忌裹挾西方文化的狹隘性,將它們看成是相互競爭的思想和彼此敵視的宗教。

道的含義相當寬泛,所以道家的形象也因此有些撲朔,道家所指,也從哲學著作到宗教膜拜,涵蓋甚廣。

實際上,說道家是包括道家思想和道教兩個層面的。儘管道家哲學和道教都尊崇老子以及一些真實和被神化的人,共用一些術語和經典,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之大,不遜色與它們與儒家思想的差異。

儘管道家哲學和道教真賤存在巨大的張力,但是二者大抵相安於各自的生活和觀點。道家哲學的最高理想是“順乎自然”,而道士的志趣和宏願則是戰勝自然、煉丹成仙。不過二者之間的界線並非涇渭分明。

當儒者們都批評道家時,他們是在撇清與道家中某一羣體的干係,這一羣體對儒家和道家哲學都不以爲然。這是被庸俗化的道家,它們雖然能以道術、占卜和其它機巧討人愉悅,但是難逃名不副實、故弄玄虛的`腹誹。

道家對各個層次的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浪漫的、輕信的、沮喪的、猶豫的都容易接受道家,對這些人而言,儒家思想是無足取的。同事道教也是傳統中國人日常宗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過後來儒教分享了道教的空間,改變了道教的歷史。

道家哲學在思想上和儒家有些根本的不同,先秦時候道家和儒家的中堅力量對此瞭然於心,所以他們竭力澄清差別以彰顯彼此所信仰的真知。不過,由他們思想的具體內容看,儒家和道家都有令人折服的中國文化特質,那就是二者都重直覺而輕視公設,重啓發而輕祥言,重譬喻而輕演繹。道家不像儒家那樣推崇人世的價值,但是對人生問題也貢獻良多,二者都分擔着對世道的關注。除此之外,道家還重視對自然的觀察,他們比先秦儒家更熱衷於對自然進行宇宙論的反思。儒家和道家都認爲互依互補的陰陽是一種和諧有機的互動,並以此解釋世界上的種種變化。但是道家不同於儒家的是,它更關注自然,並把自然理想化。

道家思想的要旨就是“反者道之動”,對天地之間任何觀察到的事物,道家都以此解釋,這和儒家更願意析取人類心理的原則不同。

三、在這裏有必要將鏈各個學派的分歧廓清。

儒家認爲人應該與自然和他們和諧相處,而且,人就是儒家價值的標尺,故而,我們可以稱儒家爲“人道主義”。而道家認爲人的理想生活是與自然的和諧生活,必要時候可以離羣索居。道家價值的試金石是自然,而非人,所以我們可以稱道家爲“自然主義”,且是一種極端的自然主義。但是成道家爲自然主義會讓我們感到有些混亂:在西方,人道主義激發了人們對自然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觀念,自然和人道是以這種方式聯繫在一起的。而在中國,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卻成了哲學上的兩極。

在思想史上,思想總是在迴應問題中得以明確。在西方,人道主義源於對宗教權威的迴應,非宗教的自然因爲這種歷史和文化原因同人道主義連接起來。在中國,道家對自然的理想化是因爲對人類無力保證社會的 安定和秩序的悲觀失望,道家講自然看做是對人世的抗拒。當然,中西方的自然主義各有來由,其與人道主義之間的關聯方式自無高下理乖之分。

四、道家視世中人爲矇蔽失真之物。

道家誅伐君政朝廷,憂慮頸部和文明,警戒能攻技巧,視所有標準、差等、名分爲導致完滿無缺之自然崩蝕退化的原因。

道家和儒家一樣生於亂世,但是道家主旨是行於人世如履薄冰,何不退隱山林。對於人世的否定,是道家哲學的出發點。而儒家恰恰是另一種思維和應對人世和人事的方式,其強調的恰恰是如何適應這個人世。

由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儒家和道家恰好是那個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兩種人的生存方式,或者說是應對社會的兩種恰好有別的思維方式。

哲學論文 篇4

1.事實與事物

維特根斯坦認爲,我們一定可以“勾畫出世界的圖像”,因此世界必然可以認知的。基於這個觀點,維特根死坦首先否定了傳統的以事物爲基礎的形而上學,他認爲,“世界是事實的總體,不是事物的總體。”換言之,維特根斯坦所建立的是“事”的哲學而不是“物”的哲學。傳統的物的哲學中,形而上學是以認識論爲基礎的,它要求我們必須去認知物體的屬性、性質、實體和本質,去“追求經驗背後的形而上學問題”,進而又涉及到一般與個別的問題,最終我們考察的對象從存在物上升到存在本身。這種哲學註定是無法實現的,從休謨開始,人類能認識存在本身就收到了批判,到康德把“物自身”,排除了認識論領域,這一形而上學觀點就被否定了,因爲它要求我們去認識超出理性認知的對象,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維特根斯坦把事實作爲世界的基本組成,他說“世界是事實的總體”,“世界分解爲諸事實”。

2.事態與對象

事態原先被羅素翻譯爲原子命題,即事實的組成部分。維氏認爲事態是最基本的事實,事實要麼是事態,要麼是事態的複合。但是反過來,事態並不一定是事實,因爲事態包含了所有可能發生的事實,不僅是在世界中真正發生了的事實。“事態是對象(事物)的結合”,事態就是事物在世界中存在的載體,事物通過在事態中與其他事物相結合來存在,它的本質就是能出現在各個事態當中。對象在事態中與其他對象結合的方式稱爲事態的結構,這種結構是包含在對象之中的,對於一個對象,它與其他對象所有的可能的結構也就是所有他能構成的事態,維特根斯坦稱之爲對象的形式。這種形式是始終不變的,因此,給定了一個對象,就相當於給定了它的形式,也就給出了含有該對象的所有事態,“如果給出了所有的對象,那麼同時也就給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態”,因此,事物的本質就是存在於諸事態當中,當我們知道一個對象,就等同於知道了它出現於諸事態中的可能性。維特根斯坦同時規定,世界的形式即是所有對象的形式的總和。對象的可能的事態構成了對象的形式,它是不變的,而對象的外在性質,即哪些事態成爲了事實則是可以變化的,稱之爲對象的配置。對於不同的對象,我們只能通過形式和配置區分它們。對象之所以不能成爲世界的基本實體,就在於它不具有獨立性,一個脫離於事態的對象是不存在的,因爲當對象獨立存在時,我們只能知道它的可能的事態,而不知道哪些事態在現實中被實現了,我們也就無法獲得關於這個世界的任何信息。同時,對象還是簡單的,即對象不可以被分解爲別的事物。當我們想象一個不同的世界時,它與現實世界一定共有着一種形式,否則我們無法想象出它。而由於這形式是由所有的對象的形式構成的,因此所有對象的形式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不變的,也就證明了所有對象是一定存在的和不變的,因此,“不變者,實存者和對象是一個東西”。假設一個對象是複合的,那麼它就是多個不同的對象組合而成的,在這些對象沒有組合成這個對象的時候,這個對象就不存在。因此,一個對象的複合性就要求它可能不存在,與之前的結論相違背,因此對象一定是簡單的。對象與其他對象不能複合成一個複雜的對象,而只能形成一個事態。事態與對象不同,事態具有存在的獨立性,它的存在不依附於其他任何事態,從一個事態的存在與否也不能推導出另一個事態是否存在。

3.邏輯空間

維氏認爲所有的可能的事態都不只是可能的,而是存在的。“在邏輯中沒有純粹是可能的事情,邏輯涉及每一種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邏輯的事實。”這些可能性一定“存在於一種無限的空間之中”。維氏把世界分爲兩個部分:可感世界和可理解世界。可感世界由所有以發生的事實構成,而可理解世界,即邏輯空間,則由所有的可能的事態構成。維氏說,“在邏輯中沒有純粹可能的東西,一切可能性都是邏輯的事實”,所以一切可能性都在邏輯空間中存在,每個可能的事態佔據了一個主目位置,也就是一個空間點,如果某個事態被實現,成爲了事實,那麼這個空間點就是被佔據的,所有被佔據的空間就代表着現實世界。每個對象在邏輯空間中代表一定的空間,即是它所有可能的事態代表的空間點的總和,也就代表它的形式,而它的事態中哪些空間被佔據就規定了它的配置。因此,邏輯空間就代表着世界的形式,它是不變的和實存的。“在邏輯空間中的諸事實就是世界”,對於每一種可能的世界,它的全部由邏輯空間中被佔據的點的總和所規定,因此,每一種世界本質上都是邏輯空間的子空間,它們共享共同的形式,只是在對象的配置上有所區分。

哲學論文 篇5

一、歷史哲學的由來

“歷史哲學”這一概念最早是18 世紀法國伏爾泰提出來的,意思是指研究歷史不應該只是堆積歷史事實,而要在歷史事實基礎上達到一種哲學理論的思維。就拿西方歷史哲學的演變來說,它的內涵隨着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慢慢的人們漸漸在歷史事實中總結了一些規律,把對歷史事實的思考上升到了一種理論的高度。比如,在中古時代受宗教的影響,奧古斯汀就論證了上帝的存在,認爲人類社會是上帝預先安排的,因此生活在世俗中的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有一定的必然性。在近代,維科認爲各民族的歷史依次經歷“神的時代”“英雄時代”和“人的時代”的發展,認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黑格爾用“絕對精神”也認爲歷史的發展存在必然性。他們試圖說明歷史的事實背後有某種規律。但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漸漸的對歷史事實背後的規律提出了質疑,在做出對歷史事實背後的規律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歷史知識的性質進行研究。這些都是在哲學的高度上把握歷史,對歷史事實做出的理論概括。在《哲學百科全書》中歷史哲學的定義是:“歷史哲學是通常指哲學研究的兩個相互關聯的分支,其一是對歷史學進行哲學的分析,即對歷史學家的工作進行邏輯的,概念的和認識論的探究。其二是指這樣的試圖:在歷史事件的整個過程中或歷史進程的一般性質中去發現某種超出通常的歷史學工作理解之外的含義或意義。

二、從思辨到分析

縱觀西方歷史哲學的發展就知道,西方歷史哲學是從思辨走向分析。在上個世紀中期,沃爾什在《歷史哲學導論》中就把歷史哲學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思辨的歷史哲學,一類是分析的歷史哲學。雖然兩者形態不同,但兩者都圍繞歷史規律展開辯論。思辨的歷史哲學認爲歷史存在某種規律,而分析或批判的歷史哲學則否認歷史規律的存在。在當代文獻中,這兩個分支通常被稱爲批判的歷史哲學和思辨的歷史哲學,也有作‘分析的’和‘綜合的或形式的’和‘實質的’之區別。

兩者的區別類似於科學哲學和自然哲學的劃分。”歷史是與哲學的結合,歷史既可以指過去所發生的事變和所做過的事變,它是歷史學家的題材。也可以指對過去所發生的事變的研究。在某種意義上說,歷史哲學是“元歷史學”,是哲學也是歷史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此基礎上,歷史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對歷史的認識,對歷史認識的認識。一般來說,思辨的歷史哲學是以歷史爲對象的,而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是以對歷史的認識爲對象的。

上面講到思辨的歷史哲學和分析的歷史哲學是圍繞歷史規律作爲分水嶺的。思辨的歷史哲學主張社會歷史的發展具有其必然性和規律性,屬於歷史決定論思想。像斯賓格勒,其代表作—《西方的沒落》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歷史是有規律的。湯因比以文化形態來研究各民族的歷史發展。到了19 世紀末,思辨的歷史哲學慢慢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分析的歷史哲學,分析的歷史哲學更多關注的歷史認識是什麼,而不再是歷史的本質問題。批判的歷史哲學否定歷史規律的存在在於它只侷限於認識論的範圍內。

儘管由思辨的歷史哲學向分析的歷史哲學的轉變的原因有很多。而主要的是從啓蒙運動以後,人的自由得到大大解放,在整個西方世界樹立起了理性的原則。從一定程度上講,人們受之影響很深。上個世紀名震西方學術界的科學哲學家波普爾就反對歷史有任何規律,認爲人類歷史的未來不可預測。他用證僞的原則運用於科學理論中,科學理論可以接受經驗的嚴格考驗,直到被證僞。歷史知識和自然知識有相同的地方,它們都從問題開始。但歷史知識又跟自然知識不同,歷史知識沒有重複性可言,因爲歷史是單向度的,是不重複的,所以它不能接受經驗的檢驗。他不僅在《歷史主義的貧困》中論證了人類知識的進步不可預測,也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反對歷史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觀

我們是處在歷史當中,是歷史的主體。雖然歷史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但我們生活在歷史當中能感覺的到我們是受歷史規律的制約。也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發現歷史規律的。因此我們在歷史當中是處於主體的地位。正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構成了人類社會的歷。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把不同歷史時期的更替看作是經濟關係總和的更替,以生產關係爲分期標準把社會看作具體的歷史的形態。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明確指出:“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在《資本論》手稿中,馬克思“三大社會形態”理論的提出顯得格外重要。馬克思關於社會形態的劃分,既體現了歷史的進步性,超越了以往的思辨歷史哲學;又體現了歷史的規律性,回答了分析歷史哲學對歷史規律的質疑。

哲學論文 篇6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負有盛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同時又是一名敢言直諫的政治家、有深睿之見的思想家。只是由於文名太盛,人們對於後者就不怎麼注意罷了。自29歲中進士後,白居易一直爲官從政,累官至刑部尚書,可謂位尊權重。安史之亂後,白居易鑑於朝綱不振,以其敏銳的政治視角指陳時弊,力主改革政治,譴責統治者的專橫貪暴,強調爲政要寬簡清廉。他不僅精通儒學,而且對道、法諸家思想亦頗有研究,並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以儒家爲主、兼採道法的政治思想體系,尤以“刑、禮、道迭相爲用”的觀點最爲獨到。

儒家、法家、道家作爲中國歷史上三大主流思想學派,其思想均一度成爲社會的統治思想。受此影響,中國古代“治道”的主導體制經歷了西周春秋時的“禮治”——戰國至秦的“法治”——漢初的黃老之治——漢武帝后的“禮法合治”的歷程,“治道”的嬗變一直與儒、法、道諸家思想的爭鳴和相互消長相伴隨。當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採納後,“春秋大一統”的理念終於確立起來,思想觀念的一統也使政治思想的多元和爭鳴“百川歸一”。儘管此後出現過魏晉時玄學思潮和道家餘韻及唐時佛、道之興對儒家一尊的抗爭,但這些被視爲異端學說的挑戰,並未撼動儒學正統政治思想一統天下的格局。因此,在白居易提出“刑、禮、道迭相爲用”學說前,儒家“德主刑輔、禮法結合”的主張和宏觀政策一直被奉爲治國之道的核心理念,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更是強調德禮在治國中的主導地位。

白居易通過對唐朝中期政治形勢的深刻洞察,以極爲務實的態度提出了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刑、禮、道迭相爲用”的治國理念。白居易說:“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惡,不能防人之情;禮者,可防人之情,不能率人之性;道者,可以率人之性,又不能禁人之惡。”鑑於刑、禮、道各有其獨特的治理功能並都存在缺陷,所以,白居易認爲:“王化之有三者,猶天之有兩曜,歲之有四時,廢一不可也。”他還強調,三者必須“循環表裏,迭相爲用”。他又提出,這三者具體應用於“治人”時,“懲惡抑淫,致人於勸懼,莫先於刑;⑿爸嫌,致人於恥格,莫尚於禮;反和復樸,致人於敦厚,莫大於道。”而應用於“治世”時,“衰亂之代,則弛禮而張刑;平定之時,則省刑而弘禮;清靜之日,則殺禮而任道。”(《白居易集·刑禮道》)由此可見,白居易的治國理念既不同於激進法家商鞅、韓非等人,又相異於儒家“以禮爲主,禮法合治”的二元觀念。他以兼容幷蓄的開明態度,根據刑、禮、道三者各自的治理作用,主張採用交替運用的方針。同時,白居易也打破了儒家禮主法次、禮先刑後的成式,主張刑、禮、道互爲表裏,三者因事、因時、因勢的不同而各有輕重緩急。

無論是儒家的禮治還是法家的法治,其治道理論根據主要有二:一是根據受治主體的原始本性。法家通常認爲人性本惡,因而主張“垂法而治”,輕視甚至完全否定道德教化的作用。而早期儒家與法家相反,通常認爲人性本善(荀子例外),因而主張治國以道德教化爲主、刑罰制裁爲輔。二是根據治術對受治主體產生的實際效應。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可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爲政》)可見,就對受治主體產生的效應而言,“德禮”明顯優於“法刑”。然而,法家卻持相反之見。商鞅認爲:“禁奸止過,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商君書·堂刑》)因而,法家開出的治世良方就是以嚴法重刑之苦藥以毒攻毒,使人在嚴刑恫嚇的威懾下,收斂惡性。從儒、法兩家治道的理論根據可以看出,他們的參照系均爲受治主體,以人的本性和治術對人產生的效應爲旨歸,即所謂“因人而治”,這就忽略了時與勢在政治實踐中的作用。白居易“刑、禮、道迭相爲用”的政治觀的奪目之處就在於“因時變道”。在白居易看來,只有因時勢的變化而採用不同的治道,才能達到“適其宜,達其宜,則天下之理畢矣,王者之化成矣”的目的(《白居易集·刑禮道》)。

總之,白居易“刑、禮、道迭相爲用”說,突破了此前儒家代表人物主張的“德主刑輔”、以禮爲治國之根本的成論,提出了根據刑、禮、道不同的治世用途,因事制宜,因勢制宜,因時制宜,循環表裏,迭相爲用的主張。這種不墨守成規、敢於兼採諸家之長的治理觀念,對我們今天推進“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協調配合實現綜合治理,不無參考價值。

哲學論文 篇7

先秦時期雖然有百家爭鳴,但實際上,世之顯學,不過儒墨道法四家而已。其他各家之言,要麼在後世被融入這四家當中,要麼思維體系不夠精深,難以成家立說,以傳萬代。

一、儒墨道法四家政治哲學

1.儒

儒家在四家中生命力最強,幾乎與貫穿了全部中國政治思想史。究其原因,大概得益於其優秀的傳承體系,孔子提出有教無類,以致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傳承不絕。儒家注重教化,所以歷朝歷代,不管儒學是是否爲當政要學,始終不見其式微。儒學昌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它極強的適應能力。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儒生的治國理論都會有新的發展變化,不斷吸收別家的觀點爲己用。我們可以看到宋代近似於法家理論的功利主義大方光彩,維新的政見,卻出於應該是守舊的儒生們手中,這些儒生還從儒家經典裏找尋變法的理論支點。使祖宗不足法,也變成了儒家的思想。

儒學本就循自周公之政,一直都是作爲一種統治模式的傳承而存在,既治民維君,又從天命、道德的角度限制君權。但不管“先王”周公對儒家創立的思想影響如何大,“萬世師表”、儒家“至聖”卻是孔子。儒家的政治哲學也已孔子的中心思想“仁”爲立足點。

春秋時,人們把親近尊長、愛衆庶、忠君主皆稱爲仁。孔子把春秋時期仁的觀念發展爲系統的仁學,從各個角度論述了仁的本質、含義、致仁的方法。可總結儒家所倡導的王道政治,其要義在於修身先於政治,以美好的道德轉化出有道的政治。

2.墨

墨家的政治哲學主要是墨子的“尚同”、“天志”和“明鬼”。墨子主張人性本惡。與邊沁的功利主義一樣,以利害爲出發點,認爲人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爲出處事標準,爲獲得利益,不惜作惡。因此需要統一百姓的行動標準,使個人不極端最求人私利,而是達到社會全體的公利,也就是邊沁所說社會總功利的最大化的概念。

墨子提出的方法是選立一個賢者爲天子,然後向下一級一級選立不同的賢者幫助管理。然後以天子的標準爲天下的標準,自下而上,一級一級絕對服從。這樣天下便可平治。

墨家與其說是一個學派,不如說是一個組織,社團。墨家信徒雖然在人數上能與儒家相提而論,但到秦時,其政治思想傳承大體滅絕。究其原因,不過兩點:一、長於技藝,少理論家。墨家的政治哲學思想,也不過墨子一人而已。二、墨家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廣大小生產者、小私有階層的利益。墨家的學說不利於君主專制統治,所以得不到官方支持。

3.道

道家的政治思想與儒家一樣,是不滿於現狀的抗議。道家與儒家構建的理想社會,也都是從古代社會的狀態找尋依據。不同的是,儒家遵從周公制禮作樂,主張積極有爲,而道家則描述了更久遠之前的太古時期,從人類的最本源的自然狀態出發,提出政治上應當尊崇無爲來達到與自然和諧一體的快樂狀態,即遵循老子所謂的“天道”。

道家的核心哲學觀念也就是一個“道”字。何爲道?是一個相當抽象性的概念,概括來說道就是一種絕對的客觀真理。人們遵循道,就是遵循了自然發展的規律,是最好的存續方式。君王治國便是任由民間自然發展,不過多的干涉人民生活。如果說儒家的政治哲學是追尋“仁”以達到王道政治的目的,那麼,道家就是追尋“天道”以達到人類最自然合理的存續狀態。

4.法

法家的歷史觀與儒、道的“尚古”不同,法家強調“世異則事異”,主張“事異則備變”即社會歷史狀態不同,則社會治理方法也應該隨之而變,不能循古守舊。值得一提的是,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從社會物質生活資料的多寡和人口增長的因素來解釋社會歷史的變化。

法家對於人性的分析,近於墨家。法家認爲人性無好惡之分,只是好利。在韓非看來,任何人與人的關係,都是利益關係。既然如此,君主治理國家時,就不能用道德教化。統治者要通過引導,使臣民對利的追求爲統治者所用。用賞罰來規定獲利的秩序和方向。君主要控制利的獲得,既要滿足臣民對利的追求,又要使臣民私利的獲得與君主分不開,私利的獲得由君主控制,臣民就必須爲君主效勞,從而強化了君主的權力。韓非的君主中心論和非道德主義與馬基雅維利的現實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結

中國古代政治哲學思想並非這寥寥幾千字所能概述,限於篇幅,只能大概介紹了對中國政治思想影響最大的先秦四家顯學。這些傳統政治哲學的發展,讓中國宗法社會在封建時代取得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不可否認,也很大程度上阻撓了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步伐。但是否因其一時的不合時宜而真視其爲落後過時的東西呢?

最後以蕭公權先生的話作爲結束:“平心而論,吾仁不得不承認吾國先民曾發現不少超越時地之政治真理,不獨暗合西哲之言,且在今日仍有實際之意義。良以古今之世雖殊,而人性大體若一。社會組織之方式與宗旨雖變,而維持社會生活之基本條件未改。西人有謂柏拉圖之《國家論》有現代之意義,亞里士多德之《政治學》歷久而不可廢者,荀子亦謂“類不悖,雖久同理”。”

哲學論文 篇8

摘要:經濟哲學是哲學與經濟學兩大學科不斷交融的理論成果,隨着我國經濟建設的穩步推進,其逐漸成爲我國理論界的一個新的熱點。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經濟哲學進行了綜述:階段分析、學科性質及研究對象、研究任務。

關鍵詞:經濟哲學 階段分析 研究對象 研究綜述

一、經濟哲學的發展階段分析

(一)“斯密”與經濟哲學研究

18世紀中後期,重商主義所奉行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主張束縛了英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順應歷史的發展要求,斯密於1776年3月9日出版了《國富論》。以《國富論》的發表爲開端,斯密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其核心就是“經濟自由主義”。

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喬治史蒂格勒把斯密的成就歸結爲四個方面:一是,斯密把在競爭條件下個人追求私利的行爲的系統分析置於經濟學的中心地位,至今爲止,這仍然是資源分配理論的基礎;二是,斯密提出了引起工資率和利潤率表面上差異的成本因素,這成爲了馬歇爾工資理論和現代人力資本理論的直接起源;三是,斯密對重商主義的批判;四是,斯密對工資基金理論的論述。斯密的第一項和第三項成就與經濟哲學的研究密不可分。

(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形成於經濟哲學研究

1867年,隨着《資本論》第一卷的出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開始形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形成引發了經濟哲學研究的第二次高潮,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爲其遠離科學,另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爲其使“空想社會主義”終於成爲科學,給予無產階級以全新的奮鬥目標。

(三)“邊際革命”與經濟哲學的研究

“邊際革命”是指19世紀70年代初期由傑文斯、門格爾、瓦爾拉提出來的邊際效用遞減原理,“邊際”思想的引入與普及引發了經濟哲學研究的第三次高潮。

(四)“凱恩斯主義”與經濟哲學研究

1929年至1933年間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動搖了新古典經濟學的根基,同時也爲凱恩斯主義的興起創造了契機。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被認爲是凱恩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通論》詳細闡述了凱恩斯的“看得見的手”的原理。

對“看得見的手”的研究與分析引起了經濟哲學研究的第四次高潮,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如何區分;二是,市場經濟體制與計劃經濟體制的比較及可行性分析。

(五)經濟理論新的發展與經濟哲學研究

20世紀70年代,以美國爲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滯脹問題且越來越嚴重,滯脹問題的出現,引起了人們對凱恩斯主義的質疑。對凱恩斯主義的評估與分析正是經濟哲學的第五次高潮,經濟哲學研究的第五次高潮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學的發展。

二、經濟哲學的學科性質及研究對象

關於經濟哲學的學科性質,國內主要存在以下幾種代表性的觀點:

第一種,經濟哲學就是政治經濟學。持此觀點的學者給出的理由是,經濟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一致即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和規律,另外,兩者的研究方法也是相似的即以思辨與理論認識的方法。

第二種,經濟哲學是一門哲學應用學科或者交叉學科,其研究對象包括經濟實踐和經濟理論中的元問題。

第三種,經濟哲學以經濟實踐與經濟理論的關係問題爲基本問題,經濟實踐與經濟理論之間是一種矛盾互動的關係,這種關係問題貫穿於一切經濟問題的始終。

三、經濟哲學的研究任務

(一)經濟活動的一般本質和一般規律

經濟哲學要透過各種經濟活動的表面現象,首先提煉出各種特殊的本質,然後運用歸納綜合的方法,掌握經濟活動的一般本質。同時,任何經濟活動又都是具有一般規律的。經濟哲學要以各種經濟活動的特殊規律爲素材,通過概括總結,把特殊規律上升到一般規律。

(二)提供系統化和理論化的經濟世界觀

經濟哲學要從各門具體的經濟科學中概括出一般的觀點和原則,並經過邏輯分析和理論論證,得出系統化、理論化的經濟世界觀。

(三)爲經濟政策的制定服務

經濟政策對於處理好經濟活動中碰到的各種問題,比如各種內部關係問題,政治、社會、環境的外部關係問題,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只有科學的經濟政策才能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而科學經濟政策的制定需要經濟哲學來提供一般的原則和方法論。

參考文獻:

[1]肖明.管理哲學[M].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3-18.

[2]王在華.經濟哲學[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6:1-15.

[3]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25.

[4]施蒂格勒.經濟學家和說教者[M].上海:三聯書店,1990:213-215.

哲學論文 篇9

摘要

德育所依存的是一個“人”的世界,一個充滿了鮮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傳統的灌輸式德育把德育過程當成是道德知識的識記過程,忽視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擺脫這種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條出路。

關鍵詞

哲學解釋學 德育 理解

隨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與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經成爲民族之間和國家之間的普遍的心理需求。體現這種時代精神的理解理論探討的日益深入爲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機。本課題的研究借鑑了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的思想,他關心的就是人與世界最基本的狀態和關係。他認爲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關係,理解的過程發生在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個人類經驗的基礎。從理解方面來透視學校德育的現實,我們看到理解問題被極大忽視的狀況。

一、重識記輕理解

每一項道德內容都產生於人與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關係中,我們把這種關係稱之爲“背景”。在現實德育中,這個“背景”常常被忽視,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識、行爲表現卻受到過多的重視。傳統的德育讓學生知道了道德是什麼,卻又不知道爲什麼是這樣,這是因爲學生僅僅反映了道德,而沒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對老師所講授的道德知識的識記,而是教師、學生和德育文本的視域融合。雖然各自的視域不同,但視域決不是封閉的。理解一開始,理解者的視域就進入它要理解的那個視域,隨着理解的進展而不斷擴大、拓寬和豐富。

二、未充分正視學生的前見

這裏強調的前見主要是指學生在理解之前已經具有的認知結構、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強制性灌輸習慣的影響,現行的德育還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統一性和同一性的特點。道德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學生對道德會產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歷史性意味着兩層意義:第一,理解是對歷史的理解,沒有歷史,理解便不可能,因爲人是生活在歷史中的。第二,正因爲理解是在歷史中展開的,因而也就具有歷史性。由於前見的存在,也由於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學生在同一德育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思想覺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1、善待前見

伽達默爾把前見區分爲兩類。一類是“合法的前見”,即歷史賦予的,對理解有正價值的、人永遠無法擺脫的前見。它來自人對歷史文化的繼承。另一類是“盲目的前見”,指個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斷接觸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見解和觀念等,它們主要來自於人們對各種各樣權威的盲目順從。這種前見往往會妨礙學生正確理解的實現,使理解走向單一和死板。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應在克服之列。

2、把握時間間距

近代方法論解釋學把間距視爲理解的障礙,伽達默爾的解釋學則強調我們與歷史之間存在的時間間距不僅不是理解的障礙,反而是我們不斷產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義源泉。間距是客觀存在的,從根本上說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過程中,教師理解學生需要時間,對學生的瞭解過程和對各種事件的分析處理過程就是時間間距發揮作用的過程。學生理解教師同樣也需要時間,這個過程可能比教師理解學生的過程更漫長。

三、積極融合視界

所謂視界融合不是簡單地服從或重疊,而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商談達成的關於特定話題的共識。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開自己的視界,受教育者做出應答。在這種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儘可能地從積極方面理解對方視界中的特殊性,同時儘可能地反思自己視界中的不合理成分,並通過清除這些不合理成分爲接納對方的合理差異騰出空間,就是視界的共同區間即實現視界融合。

四、駕馭理解循環

在伽達默爾看來理解循環也是解釋循環。強調德育文本自身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就是強調德育文本有獨立於環境的永恆不變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觀性。強調歷史、社會等與德育文本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就是強調文本沒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讀者賦予的即文本的主觀性。哲學解釋學認爲理解永遠是相對的,循環永遠不會消失,理解就是一個意義預期、籌劃與具體的理解相互循環的進程,這說明理解是發展的、前進的,也表明理解是開放的、無限的。受教育者與德育文本的視野融合並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終結,而是不斷的融合,從而不斷生成個體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 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2] 魯潔,王蓬賢.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3] 魯潔.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J].教育研究,2000(7).

[4] 陳海飛.理解與循環[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哲學論文 篇10

摘要

辯證唯物主義在堅持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的同時,又承認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本文根據在宜賓學院發生的一件無人售書攤的事件以及廣西柳州市洛維路一個小區裏有個無人看管菜攤,對其所折射的哲學道理和意義進行分析,並得出其所體現的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

關鍵詞

無人售買現象物質意識辯證關係

前言:

本文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會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方法論:我們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做到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還要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反對割裂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

一、 無人售買現象

1, 宜賓學院的無人售書攤

在宜賓學院校園,上學、就餐的路上,師生們都會經過一個獨特的書攤,因爲這個書攤沒有攤主值班,全憑自覺,長期以來,已經成爲了一塊誠信的試金石。平時無人看管,購書付款全憑學生自覺。學生們都說:“書攤挺有意思的,蠻溫馨,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老師也很喜歡,稱讚其對學生的品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這一事件曾經還在教育界產生了小小的風暴,並廣受好評,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一年的時間我們學校也增加了不少的無人售賣攤位,有買髮夾的,有賣文具的,有賣生活用品風扇的。“這些小攤不僅無人看管,而且自開攤以來幾乎沒有丟失過一本書一件商品。小小的書攤能得到大家這麼呵護,讓大家默默遵守着這份誠信,這樣很美”。“這對學生來說就像是一堂生動的品行課,通過這種氛圍潛移默化地教育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們,要遵守人與人之間那種美好的、起碼的誠信,這也是現在社會所缺失的。”

2, 廣西柳州市的無人售菜攤

廣西柳州市洛維路一個小區裏有個無人看管菜攤,菜價已經有10多年沒有上漲了,在這個無人看管菜攤,買菜者自助選菜自覺付款,這種方式延續了近30年,菜錢一分未少。

二、意識的作用

1,意識是能動的,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人們在組織無人售賣書攤,無人售賣菜攤的時候,就是圍繞着“觀念地存在着”的目標和藍圖而進行的,其“人之初性本善”的觀念讓之具有相信他人的意識,在意識中,不僅預先規定了售賣的目標,而且爲實現目標又預先規定了活動的方式與步驟。

2,意識活動具有創造性

人的意識不僅採取感覺,知覺,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選擇構建,從而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在無人售書攤開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知哪位同學用一張殘幣“買”走了主人的一本書。第二天,主人就將這張殘幣張貼了出來,還附上了一張通報,對這名使用殘幣購買書籍的同學進行口誅筆伐。”後來就再也沒有這樣的事件發生了。

3,意識活動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

意識能動性不限於從實踐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動的目地,計劃,方法,等觀念的東西更重要的在於以這樣的觀念東西爲指導,通過實踐把“觀念地存在着”模型,藍圖實現出來,變爲客觀現實。以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與永遠也不能出現的東西。我們在無人售賣中已經可以淺淺的看到了人類通過意識活動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成果。

4,意識還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爲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通過無人售書活動,改變了很多人的意識,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宜賓學院裏面越來越多的無人售賣現象的出現,以及在廣西柳州市洛維路一個小區裏那個無人看管菜攤,買菜者自助選菜自覺付款,這種方式延續了近30年,菜錢一分未少。實踐證明:意識是可以指導和控制人的行爲的。

三、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

1,唯物主義觀點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又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載體,意識的內容源於客觀事物。正如無人售賣現象就是在中華五千年的優良思想的長期發展的產物,他是建立在高素質的基礎上的,現在物質世界已經十分豐富,人們的物質需求也很容易就能滿足,所以無人售賣現象檢驗着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這種意識就是物質得到滿足的產物。

2,物質、意識關係問題上的辯證法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首先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反作用兩個方面不可分割。這兩種不同性質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們並列起來,等量齊觀。唯物辯證法認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普遍聯繫的並處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中,因此我們必須用聯繫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所以我相信我們身邊的無人售賣現象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好。

結束語

無論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反作用於物質,都離不開社會實踐,要在實踐中發生,實踐中實現。

哲學論文 篇11

歷史上有着是否有必要開展對教育哲學主流,即教育哲學與教育基本原理的本質區分的探討,我出於對哲學本質地位的推崇,以及對哲學在指導普遍原理、規則方面效用的認可,以此爲前提,認爲教育原理是教育哲學指導教育實踐的基本規則,即教育原理源於教育哲學之生化。但這裏的教育哲學又不同於傳統哲學之抽象思辨,它基於實踐觀察參與而提煉昇華之理論,這裏的理論具有形而上的最高意義,將這一深層理論應用於教育實踐的基本規則即是教育原理。教師在工作實踐中通過觀察、參與和反思提煉“個性化色彩”的教育哲學,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境界提升的重要途徑,如教師將“個性化色彩”的教育哲學心得付諸版面,其普遍性指導的意義越大,論文質量就越上乘。本文以個人思想心得爲前提,從三個方面建言創寫優秀教育哲學論文的思想源泉和實施要領。

一、堅實哲學素養,同時豐富其他學科知識之輔助

“在國外,教育哲學從業人員大多數是一些哲學家,或有很好哲學學習背景的人。而我國從事教育哲學工作的人主要是應教學需要從教育理論從業人員中抽取出來的,他們一般哲學基礎比較差”[1].缺乏哲學素養就難以以哲學的視界審視教育領域之根本問題,夯實哲學基礎勢在必行,究其途徑,首先應研習哲學基礎理論,以熟知其基本概念、方法論原則、各流派的發展脈絡及各家學說觀點;其次,應廣泛閱讀最優秀哲學家之最精要着作,以瞭解哲學領域的學術深度,侵染大師之思想光芒,爲自己開展學術研究做好思想前提;最後,實現由抽象的哲學轉化成具體的哲學。由於受傳統哲學研習模式之抽象思辨影響,前期的哲學學習顯得空洞理論化,但如果摒棄前期形而上學的理論修養,就失去後期形而下的實踐指導能力,最重要的是將前期所學哲學理論與生活、教育實踐結合起來以實現具體化。

各學科在內在脈絡方面有時驚人地相似,一些優秀的哲學家,有時還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甚至於是出衆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擁有多學科背景。特別是人文與社科知識背景的學者,對同一哲學和教育問題的思考更具多元化和全面化,譬如對學生失眠問題,若僅具備心理學知識,可能將其失眠歸於情緒不穩,心事重重,若同時具有心理學和醫學知識,則可能思考到學生是否由肝火過旺、心脾不足、心腎不交等症候導致的失眠。與教育哲學密切相關的其他學科主要有社會學、心理學,甚至於人類學和管理學等,把握好這些學科與教育哲學的關係,有助於深入教育哲學研究,並提升教育哲學的學科地位。

二、研讀並吸納世界教育名著之精髓以期境界之提升

創寫優秀的教育哲學論文不僅需要深厚的哲學功底,對教育學本學科學術思想的把握也是必不可少的。世界著名教育學家的教育名著,本身就蘊含豐富的哲理,這些經過歷史考驗而沉澱下來的名著永遠閃耀着思想的光芒,有利於教育哲學的研究符合人的本性,順應生命的發展,體味這些思想並進行甄別和判斷,也有利於自身思想的成熟。只有知曉本領域思想家的學術功底和研究動態,纔有利於尋覓自身之侷限,奮鬥方向的指向性也就更明確。這些優秀的教育名著主要有: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蘇霍姆林斯基的《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盧梭的《愛彌爾》,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祕密》,馬卡連柯的《家庭和兒童教育》,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兒童人格教育》……

三、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中提煉,在實踐中昇華

縱然人類早期的哲學家偏重於對萬物本體和宇宙起源的研究,得出的結論雖是濃重抽象思辨的經驗之談,但是他們的研究路徑源於在實踐中對宇宙萬象的迷惑所作的思索,哲學本身的學科體系是現實矛盾激烈交鋒後的產物,只是哲學具有普遍指導意義,這一特質讓人覺得高深莫測而有脫離現實之嫌。人類所做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應迴歸到人自身的幸福,這是一切研究的初衷,也符合人類本性特質。教育哲學的研究者不應該僅僅遊刃在這個學科的知識體系中翻翻書、讀讀書,還應在概念、原理和方法論方面作一些形而上的探討,教育哲學的研究路徑應該是:掌握教育哲學基礎知識及相關學科輔助知識-在實踐中反思-聽取同行及學生意見-批判教法之不妥,總結經驗之不足-不斷地深化和完善經驗以昇華教育哲學理論。哲學與實踐的密切聯繫並非爲了迎合現實世俗之需要,而是本身符合人類作爲生物體的本性特質,一切不符合人類生存、發展、幸福的人、事、物皆應捨棄。哲學探討如果在一些諸如語言辨析、邏輯辯論等一些細枝末節問題上糾纏不清,就已經是脫離實踐的滑稽之談。“當代中國哲學家馮友蘭發現,西洋哲學總是在一些枝節問題上鑽牛角尖,對於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反而不講,只有存在主義是例外”[2].而中國哲學歷來關注人類命運、人類的倫理法則與生命幸福的探索,教育哲學的研究應繼續中國哲學對人性問題關注的傳統,同時又要吸收西洋哲學嚴謹、實證、條理化的學術態度,讓教育哲學爲教育領域根本問題的指導服務。

TAGS:通用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