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微

學識都 人氣:2.96W
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微
摘要: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素質教育的呼喚。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初探:創造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地理教師的站位、語言、教態煥發生機,讓學生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重視地圖的使用等。
關鍵詞: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學形式。課堂教學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陣地。因此,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課程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一、創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在愉快和諧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最有效的發揮。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要以平等的身份真誠相待,和諧相處,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師教與學生學進入最佳狀態,學生纔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輕鬆愉快中融入教學。
        二、讓地理教師的站位、語言、教態煥發生機
        (一)站位
        老師整節課站在講臺上的教學方式已不適應現代教學模式。老師應站在學生中間,一方面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另一方面,便於在師生之間進行交流,而且還易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二)語言
        語言要清晰準確。清晰準確可以說是對教師語言表述最基本的要求。
        語言要科學精煉。科學精練就是要求教師所述的內容要科學準確、簡潔明瞭、言簡意賅。教師備課時要認真設計自己的教學語言,努力使自己的課堂語言達到增一句多減一句少的地步,不說廢話。
        語言要生動形象。要想教學語言生動形象,涉及到的教學技巧很多,比如語調、語速的設計,陳述、設問、反問的設計,教學語言的設計,面部語言(表情)、身體語言(動作)的設計等各個方面。
        語言要富有激勵性。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奧祕不在傳授,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創造各種表揚的情景,常用鼓勵性的語言。學生的發言只要有一絲亮點,就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學生有成就感,提高學生回答問題、參與討論的熱情和勇氣,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教態
        課堂上老師若能面帶微笑、親切大方、儀表端莊,並且通過手勢、體態感染學生,則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科學準確的手勢,能表達感情、傳遞思想,成爲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比如,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教學時,手勢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將手心向上,四指指向運動物體方向,拇指指向爲物體的偏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非常形象。
        三、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一)主動學習
        教育家呂叔湘說過:“學生的學,應當由被動地學向主動地學轉化”,“變教師的外部給予爲學生的內部求索”。我們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著名教育學者李炳亭說:“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要義。”        (二)合作探究
        孔子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要引導學生學會溝通與配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探究的形式主要有學生結對合作探究、小組合作探究、大班集體探究。合作探究強調以學生爲中心,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領會學習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獲取知識的`結論,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着科技的發展,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先進,有投影儀,多媒體課件,聲音、圖片、表格、視頻、動畫,有利於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青藏鐵路時,可以先播放著名歌星韓紅的歌曲《天路》,在優美嘹亮的歌聲中導入新課,然後播放中央臺《新聞聯播》節目中關於青藏鐵路開通的新聞片段,讓大家認識到青藏鐵路的重要意義。之後再出示青藏鐵路沿線不同地段的多組圖片,近景照、遠景照、鳥瞰圖等,讓學生充分地近距離接觸青藏鐵路。
        五、重視地圖的使用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它與地理教學的關係十分密切。地圖有很強的實用性、教育性、藝術性,並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地圖不但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規律,還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關聯。多用地圖能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注重教學策略
        (一)與學生已有知識聯繫
        與已有知識聯繫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孔子云:“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比如我們在學習工業區佈局時,就要聯繫氣壓帶與風帶及氣候類型的知識。若在我國華北佈局電廠,
        就要考慮主導風向爲東南風和西北風,按照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原則,電廠應佈局在城市的東北方向和西南方向。
        (二)把課本中內容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
        課堂教學不拘於教室,讓課堂知識和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在應用中學習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發展,又增強了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學習農業區位因素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影響聊城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有哪些;學習交通運輸點的佈局時,就可以聯繫聊城汽車總站位置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