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音樂舞蹈教學中民族藝術文化滲透

學識都 人氣:7.25K

音樂舞蹈對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它能夠直接而又強烈地影響人們的感情,觸及人們的心靈深處。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幼兒音樂舞蹈教學中民族藝術文化滲透

摘要:音樂對於人們來講往往是最容易觸動心靈,在幼兒教育中利用音樂的教育形式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精神注意力,加強學生自身的感受能力。音樂與舞蹈之間相結合進行幼兒教育,是提升幼兒綜合能力重要的一種方式。文章主要針對怎樣更好的在幼兒園音樂舞蹈教學中深入民族藝術進行分析與研究,根據民族藝術的特點與幼兒教學的特點相結合,探索出適當的教學方式進行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舞蹈教學;民族藝術文化

民族藝術文化自身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特點,將民族藝術文化融入到幼兒教學中,能夠很好的對幼兒進行薰陶,並且還能起到傳揚傳統文化發展的作用,讓民族文化更加廣泛的被認知,提升幼兒自身的民族榮譽感,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音樂與舞蹈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這其中逐漸融入民族藝術文化是傳承我國文化與民族音樂等重要的渠道。

一、幼兒園音樂舞蹈教學中深入民族藝術存在的問題

1、疏略幼兒自身情感的表達與體驗

在進行幼兒園教育中需要重視幼兒自身的表現與感想等,但是很多的幼兒園教育中嚴重的忽視了幼兒自身的能力體現,在舞蹈或是音樂的教育中只是簡單的進行一些歌曲的播放或是傳授簡單的舞蹈動作,在實際的學習中並不重視孩子自身的感受與體會,嚴重忽略了孩子對於音樂的體會,與其中表達感情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嚴重影響到孩子對於音樂舞蹈的學習,其次是在民族藝術的深入中,忽視民族藝術的體現,導致孩子不能理解民族藝術表達的深意,嚴重阻礙了幼兒園音樂舞蹈教學的進步,以及民族藝術文化的深入。

2、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意識不夠完善

教學觀念上比較落後,教學意識也不夠完善是幼兒園音樂舞蹈教學中的另一個問題。很多的幼兒園在進行民族藝術文化滲入的過程中基本上採用的是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進行示範,孩子進行模仿,在課後或是其餘時間孩子進行反覆的練習[1]。或是教師利用小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表演,可是小組分配不合理,經常失敗告終。民族藝術文化對於孩子來講接受起來比較難,若是單靠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不能提升舞蹈教學質量的,同時孩子對於民族藝術基本上沒有達到理解的程度。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民族藝術的深入,但是需要重視教學方式的創新與改善,利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教育才能更好的推動幼兒園音樂舞蹈教育的發展。

3、孩子缺少一定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性

對於幼兒來講,在音樂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一定的規律性,幼兒缺少一定的邏輯,因此在音樂舞蹈的學習上缺少一定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性。教師基本上採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孩子的學習方式主要靠模仿,其中對於音樂的內涵以及舞蹈的意義等缺少一定的瞭解與掌握,對於民族藝術的深入等更是不會察覺[2]。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中需要全面的將音樂與舞蹈的含義向孩子進行傳遞,保證孩子能夠全面的理解音樂與舞蹈含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同時還需要將其中的民族文化特點進行重點強調,保證孩子在學習中能夠清晰的感受到民族文化,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意義與目的。

二、幼兒園音樂舞蹈教育民族藝術文化的深入有效措施

1、嚴格的作品選擇

對於孩子來講,不同的音樂作品教育的效果存在明顯的不同,在進行民族文化深入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作品進行慎重的選擇,其中需要注意一些幾項:

        其一,孩子的學習興趣,對於音樂舞蹈作品的選擇一定要從學生興趣的角度進行選擇,保證選擇的內容更加符合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民族藝術文化方面的作品可以選擇壯族的音樂,或是藏族的音樂,《獅子舞繡球》是非常適合幼兒園學生學習的音樂,其中將獅子自身的活潑與好動的本質全面的體現出來,加強五彩繽紛的繡球進行修飾,能夠很好的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在音樂播放期間,孩子可以跟隨音樂自由活動,跟隨音樂的旋律孩子會不自覺的動起來,加上教師在進行全面的闡述與講解之後,孩子能夠很好的掌握其中的內涵,利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將音樂表現出來。這樣能夠很好的提升孩子對於音樂舞蹈的學習能力,還能提升其中民族藝術文化的體現。

         其二,選擇的音樂教材一定要貼合孩子們的顯示生活,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比較熟悉的感覺,例如某幼兒園在進行這方面教育中,選擇《包糉子》這首音樂,音樂自身的文化簡單易懂,同時音樂的節奏感比較強,歌詞以及歌意等都非常容易理解,同時孩子們對於包糉子這一活動非常熟悉,這樣能夠很好的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其三,選擇的音樂曲目內容一定要呈現多樣化的形式,不能根據一種音樂的形式進行教育,將形式豐富能夠緩解孩子學習的壓力,一種音樂舞蹈形式的不足能夠用另一種形式來彌補,緩解孩子自身的心理壓力,讓孩子在不同的音樂中體會不同的民族藝術文化。

2、重視孩子想象力的.激發。提升審美能力

幼兒園的教育與其他的教育形式不同,孩子自身的邏輯思維等不夠清晰,需要在學習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加強孩子的審美能力,很好的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在音樂舞蹈教育中深入民族藝術文化,首先需要做的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加強孩子自身的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一些民族音樂中,教師經常會對舞蹈進行詳細的編制,教師在編制中將民族特點與文化融入其中,利用多媒體的形式錄製成完整的舞蹈,播放給學生。將其中的民族特點進行體現,在實際教學中充分的準備好民族服裝與各種道具,這樣能夠很好的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充分的發揮出民族舞蹈的特點,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民族文化的意義。

3、改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教學作

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改善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教學作用,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改變說教的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教學,教師需要實際參加到舞蹈的表演中,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領導能力與教育能力,循序漸進的對孩子進行教育,設置教學情境,利用舞蹈的形式進行表演,充分激發出民族藝術文化的特點,讓孩子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音樂舞蹈的學習。

三、結束語

音樂舞蹈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重要的組成內容,其中對於幼兒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將民族藝術文化不斷的滲入其中能夠很好的將民族文化進行傳播教育,爲民族文化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作者單位:青島市市北區臺東幼兒園)作者簡介:郭姝超(1988~),女,本科學歷,教師。

參考文獻

[1]黃芳.幼兒園民族舞蹈教學的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4,10:67-69.

[2]郭敏,胡軍輝.生態觀視角下黎族文化在幼兒園藝術領域課程開發利用中的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06: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