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消費品採購的應用

學識都 人氣:9.06K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內部審計發展的最新動向。新的審計模式倡導新的審計理念,風險導向審計作爲一種重要的念和方法,引導內部審計發生諸多變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消費品採購的應用

摘要:近些年,隨着快速消費品類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地擴大,企業存在的風險也隨之增大。在快速消費品類的企業中,採購環節較之生產環節存在的漏洞更多一些,其中以次充好、中飽私囊、商業賄賂等問題是久治不愈的頑症。爲了降低快速消費品類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內部審計人員一定要肩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採用風險導向方法對採購流程實施審計,提高內部審計質量,防範企業存在的風險。因此本文以快速消費品類企業爲例,研究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採購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及應用方法。

關鍵詞:快速消費品類;內部審計;風險導向;應用

快速消費品含義就是指那些使用壽命不長,消費者消費較快的商品,其特點就是產品經過包裝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單元來進行銷售,更加關注其商品的質量、包裝、品牌以及大衆化對這個類別的影響。

一、快速消費品類企業需要風險管理導向內部審計的原因

根據我們對快速消費品及其特點了解和認識,快速消費品屬於衝動型購買產品,即興採購的情況佔多數。是非必要購買商品,品牌的忠誠度不高,因此,快速消費品類應該更加註重食品安全和質量安全,所以快速消費品在生產過程中要注重採購環節的質量保障。以糖果公司爲例,很多糖果企業都採用較爲傳統的賬項基礎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對風險導向的關注極少,比起傳統的審計方法,風險導向審計的優勢是能夠時刻保持合理的職業警覺,擴大審計視野,不只是依賴於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檢查和評價,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進行審計工作,更需要採用風險導向審計對採購全流程實施風險監督與管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採購招投標流程需要進行風險管理

在市場激烈的競爭機制下,爲了避免採購過程中出現暗箱操作,企業要對採購項目進行三分一統的方法進行管理,三分是指採購、價格、質量驗收分開,一統是指合同簽約、結算付款要統一,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經辦人與採購商私下操作了。

(二)採購環節需要有效的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作爲內部審計的前提條件,對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起着決定性的影響。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工作一定要利用科學的評估技術和專業的評估方法對企業內外部存在的風險進行預測。可以採用的方法有:內部控制分析法、調查分析法、事件分析法、數據分析法等等。

(三)爲採購流程設定以風險爲導向的年度計劃

快消品企業應該以輪流原則編制企業的年度審計計劃,即按照風險的大小決定審計的優先級,通過這種形式將審計和風險聯繫在一起。對存在較大風險的企業戰略性計劃、管理以及財務風險較大的事項實施及時的監管和審計。

(四)加強採購項目專業審計人才的培養

快速消費品類企業的發展較爲迅速,其對應的審計人才缺口就越大。企業應當積極加強對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領域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不僅要通過培訓提高其理論和技能水平,還要增強其對採購環節的信息分析能力、內部控制分析能力及相關經驗,使得內部審計人員能更好勝任採購項目的風險導向審計工作。

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工作在採購項目中的應用

以C糖果公司爲例,其主要生產產品有乳糖果,飲用水,碳酸糖果,果汁糖果,休閒食品等六大類產品。它擁有家子公司和多家下屬工廠,公司力圖通過原料採購,生產製造,市場營銷分銷和銷售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的全過程。通過全過程監控全產業鏈,設定嚴格的測試標準來從而確保產品質量達標。

(一)採購項目計劃階段的應用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工作在採購項目計劃階段的應用主要是根據年度審計計劃對快速消費品類的經營環境和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和預測,甄別出審計的重點,從而根據風險大小的順序編制對應的審計方案。比如在計劃階段選擇採購目標,在此過程中及時發現採購管理存在的風險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並對被審計單位的採購執行及設計問題進行審計,主要包括招標、合同、物資庫存等幾個方面進行審查。在這當中首先採用審計抽樣法,從被審計單位的總體數量抽取一定比例的樣本量進行測試,以樣本數量斷定審計的總體特點,進而通過樣本分析得出審計結論。其次,要仔細審查採購申請的計劃書、招標書及招標結果等,通過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工作嚴格監察被審計單位採購管理的合理合法性,確保採購項目選擇目標階段的質量安全性。最後,根據審計各個環節的結果來評估是否存在導致採購風險的因素,依據其影響因素及後果提出改善問題的建議。

(二)採購項目實施階段的應用

在採購項目實施階段的風險導向審計應用過程中,根據先目標、後風險最後控制的基本流程對採購項目進行審計。在C公司的經營活動進行風險評估和預測時,要制定科學嚴謹的審計工作計劃和方案。要依據輪流原則對風險的重點區域到非重點區域依次排列好,據此制定審計計劃的先後順序。在進行審計工作以後,對重點審計的風險問題詳細的記錄在審計工作報告中,讓企業管理者能夠根據審計報告關注並瞭解風險高的項目,並以此做出正確的'判斷,制定出對企業有利的戰略措施,降低企業所承擔的風險。例如C公司糖果採購項目中,由於2016年某品牌糖果的“抗氧化劑”添加劑風波導致下架,C公司糖果類銷售大幅下降,盈利照比往年也有所損失,爲例避免進一步的銷售損失,所以下架了某品牌糖果產品,C公司的競爭對手同樣也所以受到了該事件的影響。究其原因,雖然有不可預知的外部因素,但是C公司的採購部門沒能仔細分析覈對該品牌產品標籤中標註含有食品添加劑“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二丁基羥基甲苯”(BHT)(正是由於消費者發現了這個問題才引發產品問題風波),以至於沒有及時對該事件做出反應。C公司應吸取教訓,應當對各糖果供應商的原材料供應商的風險重點在於企業的產品成分、現金流評價,倉儲能力,供貨能力、食品安全等指標事先進行分析評估,以分析各供應商的潛在風險。

(三)採購項目出具審計報告階段的應用

快速消費品類企業的風險導向審計報告的制定階段,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要依據實際的審計結果和當下的法律法規爲準則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C公司應當對糖果採購項目的審計成果寫進相關的審計報告,應當包括糖果採購項目流程、內控是否合規、相關風險分析、採購項目中的數據統計分析,其中有無異常數據出現,審計報告中應當將風險分析作爲披露重點。例如糖果下架事件中,C公司在採購環節就缺乏糖果產品成分審覈,這說明產品檢驗環節的風險控制點缺失。在審計報告中應當對C公司採購環節是否貫徹執行產品審覈分析流程,進行風險導向審計,並在審計報告中加以披露。

(四)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後續階段的應用

所謂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後續階段即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定期對已經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後續追蹤,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根據審計報告提出的審計建議、改善問題的措施及遵從審計報告產生的實際效果。以C公司糖果釆購耗費審計爲例,應追蹤審計方式,對糖果採購業務中的採購量是否滿足銷售需要,採購效率情況、糖果商品銷售情況、採購環節內部控制是否規範等進行跟蹤審計。之後爲了共同的問題和風險,應該根據公司的風險管理系統將存在的風險納入風險庫,後續階段風險導向的重點關注的就是沒能實現的內部控制目標和公司治理所帶來的影響和風險,對於其它風險也應當進行持續的監控,一旦發現風險因素髮生變化,要讓風險處於C公司風險容量之內,而C公司經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越大,則後續審計的範圍就越複雜,所以要加大後續審計的力度,有助於整改情況的監督跟蹤,發現問題及時回饋,及時解決,從而幫助C公司加強管理控制水平。總之,目前快消品類企業採購環節普遍沒有應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然而傳統審計方法側重於財務數據審計,導致對於財務處理前發生的採購行爲,其審計效果是大打折扣的。風險導向審計能有效彌補這一缺陷,本文以實際案例爲分析對象,闡述了風險導向審計的應用價值和具體應用要點,以期能夠對推廣風險導向審計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肖振東.從審計工作報告看國家審計發展[J].審計研究,2013(05):17-22

[2]肖振東.略論審計工作報告的功能與特點[N].中國審計報,2014(05):1-2

[3]李連發.關於審計風險的認識與防範[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02).

[4]周海霞.論審計風險與防範[J].商場現代化,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