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

學識都 人氣:3.27W

積極心理學是20 世紀中後期興起的一種新的心理學思潮,我們看看下面的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歡迎閱讀。

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

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

摘要: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積極的力量和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各種困擾。在當前複雜且競爭激烈的社會背景下,研究生承受着各方面的壓力,同時,自身也存在着情緒障礙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心理學對於對研究生去怎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實現自我教育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研究生;自我教育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激烈化的社會背景下,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加,考研已成爲大部分學生的選擇,但就業市場並非如此樂觀。有些人開始抱怨高學歷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提升的空間和價值,甚至有人稱研究生已經貶值,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因此,學校應該正視這種心理問題,正確把握研究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並指導研究生實現自我教育,發揮主觀能動作用。上世紀末興起的積極心理學,倡導人類積極的克服困難,並利用積極的心態去適應環境,這對提高並完善研究生自我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 積極心理學的內容與特徵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中後期在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種新思潮,主要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與人本主義心理學有着相似的理念,主要包括人的主觀體驗,如幸福感、滿足感等;在個人品格層面上表現爲愛的能力、潛力等;在團體或組織層面上表現爲積極的社會行爲等。其創始人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塞裏格曼·謝爾頓(KnnonM. Sheldon) 和勞拉·金(Lawra King),他們對積極心理學的定義指出了其本質的特點:“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

目前積極心理學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的組織系統。貫穿其中的整體研究特點有:首先,研究積極情緒。從主觀經驗的角度來看,它關注人的主觀體驗,如幸福感、滿足感以及對構建未來的樂觀主義態度和對生活的忠誠。其次,研究積極特質。對於個人的成長而言,積極心理學提供了一種積極的心理素質特徵,如愛的能力,工作的潛力和創造力,構建積極的關人際系能力。最後,研究積極組織系統。積極心理學非常注重活動的團體和社會機構,這將有益於學校和社會等組織培育和發展人的積極情緒和積極特質,並促進個人的健康成長。

二、 研究生自我教育分析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把自我教育又稱自我修養,是指受教育者根據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認識主觀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過程。廣義的自我教育是一個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個認識主觀世界和教育自己的過程。狹義的`自我教育是一種自我批評的道德教育方法。綜合學術界的觀點,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可定義爲研究生在高校的指導下,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踐行、自我評價四個階段,以達到認識和完善自我的活動。“自我教育決定整個教育的成敗”,教育雖然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組成,但通過自我教育才能實現真正的教育,而所謂“內化”,實際上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

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教社政( 2000) 3 號]指出,“在加強研究生德育工作指導的同時, 充分調動研究生在德育中的自我教育主體意識。”研究生是國家高端人才的重要來源和組成部分, 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 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而自我教育是加強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這有力地說明了自我教育在研究生德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

第一, 從研究生自身特點來看,自我教育有較大優勢。研究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研究生的學生類型範圍較廣:有本科應屆或往屆畢業生,還有一段工作經歷的脫產學生或在職學生;研究生的分散性和流動性比較大。此外,研究生作爲高素質羣體, 知識面更廣,知識結構更完整。各方面比本科生更爲成熟,獨立性和自主性更強,更具備自我教育的條件。

第二, 從研究生培養目標來看,自我教育舉足輕重。研究生教育的目標是爲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高層次人才。自我教育主要是個體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踐行—自我評價”達到人格的昇華, 使品性由他律轉化爲自律, 將完善個體與素質聯繫起來,培養自尊、自信、自強的健全人格。

第三, 從研究生培養模式來看,自我教育不可或缺。現在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大多采用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導師負責制,這種模式對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要求更高。研究生的培養和學習大多是在各自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因而學習生活相對分散。這決定了研究生教育必須重視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調節能力,克服和矯正不良意識和習慣。

第四,從研究生培養質量來看,自我教育是保障。研究生階段的主要價值在於提高科研意識和學術研究水平,而學術發展亟需創新能力、開拓能力、獨立科研的能力和學術交流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都依賴於研究生自主發展水平的提升,而自主發展的前提就是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只有提高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研究生培養的質量纔有保障。

由此可見,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 高校要充分發揮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及其自我教育的積極性,爲其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因此,自我教育是實現研究生教育目的的關鍵環節。

三、積極心理學在研究生自我教育中的應用

(一)體驗積極的情緒

積極的情緒體驗是指個體對過去的滿意、對現在的幸福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強調大家要主動去選擇快樂,學會建構快樂的方式,從實踐中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行爲。自我體驗是我們的客觀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各種情感體驗,從低到高有認同、體驗、內化三個環節。如果學生有積極樂觀的情緒,那麼它將有強大的自我控制力,能夠好地協調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提高工作熱情,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學校應該爲學生創造一些機會讓研究生參加自我教育、自我體驗的活動。爲此,應提倡人性關懷,更加註重尊重研究生具有個性的積極經驗,倡導以人爲本的理念,從生活、工作和學習的三個方面去明確研究生在自我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他們能夠相互獨立自主地開展自我教育。

(二)塑造積極的特質

積極的心理特徵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優勢和美德。培訓和發展這些積極的特質,然後擁有這些積極的品質,就可以減輕人類的痛苦和提高生活的滿意度。開設研究生積極心理學課程,其內容包括如何獲得更多的快樂體驗,以及如何獲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恆的友誼感。旨在引導學生充分了解他們的潛力,提高積極的心理素質,增進心理健康。因此,如果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用積極心理學分析問題的話,這有助於學生積極和客觀的認識自我,有意識地提高自我,爲自己建立嚴格的標準,並從積極的角度完成自我評價,從而改進教育的過程。

(三)樹立積極的榜樣

積極心理學除了內在的積極作用外,還需要外在的動力去牽引和指導,這對人的全面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導師應該爲研究生自我教育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導師是研究生教育活動的領導者、執行者和主導者,其教育觀念直接影響到培養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成功或失敗。在學校,研究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和研究,與導師的關係十分密切。導師與學生之間不僅僅是一種教學上的授受關係,還是一種人格上的民主平等的關係。研究生在導師的引導下,從思想道德上來提高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的水平。其次,發揮研究生黨員和幹部的帶頭作用。作爲研究生羣體中的積極分子,研究生充分發揮着自身在學校和研究生羣體之間的橋樑作用。因此,通過嚴格的研究生幹部選拔制度,以提高整體水平和各方面素質、充分發揮榜樣爲目的,加強研究生自我教育措施,增強自我認識能力,充分履行學生黨員和幹部在其中的帶頭作用。

(四)構建積極的環境

積極心理學認爲人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人的積極特質是與環境、社會都分不開的,同時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校園文化和環境屬於學校潛在課程範疇,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實現自我服務重要崗位。良好的校園環境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發揮和展現積極的力量,對實現自我教育非常有用,而個人也可以在與校園環境的互動中充分地表現積極,造成兩人之間良好的合作關係。因此,爲實現研究生自我教育,學校、教師和研究生管理機構應開展和諧的校園文化活動,優化校園文化心理環境,尊重他們的獨立意志和期望,支持他們按規定獨立自主地展開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氛圍,發展一個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建設一個民主,文明,平等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學習和生活在一個安靜和美麗的校園裏。

四、總結

積極心理學是當代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要求,一個社會只有把積極作爲自己的價值導向,這個社會才能成爲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會,其分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思想和積極的人性論。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種種理念與自我教育通過主體的潛能開發而發生作用機制不謀而合,對研究生獨立人格養成和塑造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自我教育的進一步深入和完善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張豔霞.當代中國研究生心理問題及自我教育的實現[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 ,2008(02):32-34.

[2]全鑫,張棟科.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自我教育路徑探析[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 2011(02):09-11.

[3]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

[4]胡曉芳.用積極心理學構建高職女生幸福人生觀[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3-4.

[5]朱一飛,武琳琳.基於積極心理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現代閱讀,2011(10):28.

[6]銀星嚴.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教育探討[J].傳承,2009(11):86.

[7]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8]翁詩環.大學生自我教育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12-15.

[9]秦訓學.自我教育——研究生德育的重要形式[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04):58-59.

[10]陳聞.研究生自我教育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08)::23-26.

[11]柳林.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2):247.

[12]宗嵐,馬會梅,劉毅.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教育探析[J].文教資料,2008(05):2-10.

[13]李俊傑.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自我教育研究[J].才智,2010(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