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PBL教學法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2.41W

摘要:以問題爲基礎(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學法是近年來我國醫學教育改革中經常採用的新型教學方法。病理生理學是溝通基礎和臨牀各學科間的橋樑學科,將“以問題爲基礎”的教學模式引入病理生理學教學,符合病理生理學的學科特點,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因而適應對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的需要。

病理生理學PBL教學法研究論文

關鍵詞:病理生理學;PBL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和機制的學科,其主要任務是探討疾病的本質,爲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由於病理生理學是溝通基礎和臨牀各學科間的橋樑學科,在醫學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學生學好病理生理學課程,爲後期臨牀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教師的重要任務和職責。近年來,我們在病理生理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嘗試引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即“以問題爲基礎的學習”,通過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對比研究,旨在探索更適合病理生理學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12級、2013臨牀醫學生湛江校區爲研究對象。2012級臨牀醫學生湛江校區1389人,2013級臨牀醫學生湛江校區1309人。兩個年級年齡結構無差異、前期的基礎課程成績相近,具有可比性。2012級學生採用傳統教學方法,2013級學生採用PBL教學法。

(二)教學方法

(1)傳統教學法。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板書、錄像等方式進行理論課的授課。傳統教學法是以教師講授爲主,學生被動聽講學習,以教師所講授的內容爲主進行復習考試。形成了系統、穩定、紮實的理論式傳統教學法。(2)PBL教學法。①前期準備。PBL教學需要小組間發言討論,因此課前現將學生分成每5-6人一組,以小班(35人左右)形式組織PBL教學。病歷是PBL教學的主體內容,是PBL成功開展的基礎,是建構完整知識體系的基本要素。病案的選擇和編寫直接影響整個教學過程。一份好的病歷,教師對討論結果的預測與學生討論涉及的知識範疇至少有60%以上相吻合,才能算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病歷[1]。教學前篩選相關臨牀病歷資料,所選病例力求簡明扼要,層次清楚,篇幅不宜過長,整體內容不超出學生已學知識範圍。病例涉及面較廣時,就適當精簡,將當時未學到或所學知識不能理解的內容刪除。病例中能夠隱藏許多問題,問題相對獨立、相互聯繫、互爲因果。學生能夠從病例中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新的問題,反反覆覆,不斷昇華和提高。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②組織實施。教學時相關病歷資料發放給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在討論時,不僅能夠完成教師課前預計應涉及的知識點和範圍,學生可利用多種途徑(書本、網絡)查閱相關文獻,就老師佈置的問題完成討論,並記錄討論結果,選派代表準備在課上討論闡述本組觀點。其他各組學生可補充或提出不同意見雙方自由進行辯論,但指導教師要對在辯論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及時進行糾正,以免對一些關鍵問題的理解出現偏差,耽誤課程進度。在各部分討論結束後,指導教師對入學生意見一致的問題可做一簡要總結,而對於各組間存在明顯分歧的問題應做較爲詳細的講解,以利於學生梳理出正確清晰地思路。課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病例總結,以書面形式上交,並對自己在問題討論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更利於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3)評價方法。考試是進行教學評估的重要手段,能客觀的評價應試者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課程結束後採用統一命題的試題,通過筆試進行評價。出題原則爲:回憶、理解問題佔總分70%,以選擇題、概念題及簡答題的形式考覈;分析、綜合、應用問題佔總分30%,以選擇題、論述題及病例分析題的形式考覈。兩套題的難度係數相當。以期末考試卷面成績爲評判結果,試卷按統一的標準答案評卷,然後輸入本校的教學考務管理系統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應用spss13.0軟件處理,採用t檢驗及x2檢驗,以P<0.05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分析。PBL教學的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學生根據病歷討論以書面報告進行總結。通過學生座談等方式瞭解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使教、學雙方面得到提高。

二討論

PBL教學法,是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rster大學創立的[2],以問題爲基礎、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PBL的基本理念是“以病例爲基礎、以學生爲中心”。側重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人溝通及團結協作等能力;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3-5],這些正是傳統模式培養的學生所缺乏的。

(一)PBL教學法的優勢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注入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座談發現很多同學表示:PBL教學是小班完成教學活動,拿到教師提供的典型案例後,通過對病例中主要疾病的診斷,對發病機理、臨牀表現變化及治療原則的討論,不但串聯了相關知識點,而且構建知識學習網絡;將臨牀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於學生今後的臨牀工作思維的形成。在課上每位學生都需要課堂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既促使大家積極思考,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對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鍊。每個學生都需要圍繞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並積極展開討論,能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逐漸理清思路並發現自己思考問題時的不足。主動學習、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分工合作、就某一知識進行深度的和高效的探討,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與教師溝通的能力,教師從“獨唱演員”變成了“導演”;學生從消極的“聽衆”變成了積極的“演員”,加強了學生、教師的雙向交流、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平等互動的關係。對教師而言,教師從“授人以魚”轉變爲“授人以漁”,不是“填鴨式”的灌注知識,而是教授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方法。則有更高的要求,鑽研業務,增加知識儲備,不斷學習相關的基礎和臨牀知識(病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等基礎知識和內、外、婦、兒科等臨牀知識),還要對知識能夠靈活運用和融會貫通。PBL教學討論過程中,需要教師具備更強的駕馭教學的能力,掌握和控制討論的節奏。當討論脫離主題時,教師要把知識範圍加以限定,引導學生步入主題;當討論冷場時,教師要把把僵局打破,及時給予有效提示,使討論重新活躍起來。要求教師能駕馭課堂,要求教師知識結構的全面,更新教學理念和完善教學方法,定期接受專門教學技巧的培訓和指導。

(二)PBL教學法的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表1,2發現,儘管我們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期末考試成績相對於傳統的教學組並無優勢。分析原因:教學體制仍沿用的是過去的'教學模式,本科生的病理生理學教學時數、一般在56學時,我們只是在最後的章節開展,大多學生剛開始有興趣這種新教學模式就結束課程。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難以全部實現PBL教學,需要多學科的融合、溝通。現在進行的部分課程的PBL教學,僅僅是一小部分的章節,大部分教學內容還要通過大堂授課的方式去完成教學任務。因此,PBL教學的推廣面臨很大的困難,這是一項系統、整體工程,PBL教學模式實現的關鍵涉及到教學體制的改革。我們在通過座談也發現,PBL教學的效率低,本科學生第一次接觸病生的病例討論,缺乏經驗,無法進行充分、有效的討論。部分學生存在懶惰心理,對知識的渴望度不夠,還依賴於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有些學生自學能力相對較弱,要其在短時高效的查閱相關資料並形成自己的分析思路,這種能力的培養尚需一段時間。還有些同學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語言條理性和邏輯性較差,與同學交流討論較少這也可能與學生的學習背景、性格有關。綜上所述,PBL教學法是教學相長的教學模式。相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其知識的系統性還相對較弱,全部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不適合中國國情,應當注重知識的銜接和知識結構的構建。目前,我們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希望PBL教學法能夠和更多、更好的教學實踐方法相結合,使我們的病理生理學教學質量能有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3]董雅潔,盧鍇鋒,孟凡星,等.基於PBL教學模式的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的初步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2:60-62.

[4]李皓,李躍華,戚曉紅,等教學理念應用於病理生理學大班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1:5-7.

[5]林蓉,王淵,臧偉進.基於PBL教學的教師角色與教學效果評價方法的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26(3):3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