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語氣在條件從句中運用教法改革初探

學識都 人氣:2.87W
虛擬語氣在條件從句中運用教法改革初探
摘 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虛擬語氣在條件從句中的運用這一部分語言知識教學是一個難點,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掌握。結合這一實際現狀,筆者根據多年從事高三英語教學的經驗教訓,嘗試着淺談一下在這方面教學的粗淺體會並謀求在教法上作一些改革初探。
關鍵詞:對立統一 單一條件 隱含條件 混合條件 改革教法
        我們知道,語氣是一種動詞形式體現了謂語動詞動作、狀態發生的真與假,如果運作狀態是真的,就是陳述語氣;如果動作狀態是假的,就是虛擬語氣。
        筆者認爲,在這部分語言知識教學中,應避免直接講虛擬語氣,應向學生先講英語中動詞謂語有三種語氣,陳述語氣、虛擬語氣和命令語氣。我們以前學過的16種時態即屬陳述語氣,再由陳述語氣向虛擬語氣過渡過來,過渡過來之後,先講最基本的單一條件虛擬語氣,然後在此基礎上加深加寬。這樣可以破除學生對“語氣”的神祕感,輕輕地導入虛擬語氣。所謂單一條件虛擬語氣,指的是條件狀語從句和結果主句都在同一時間範圍之內。通俗地講,即條件狀語從句和結果主句虛擬的時間是一致的。
        其謂語動詞的主要形式如下:
        一、表現在(與現在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表示純然的假設或實現的可能性不大的情況)
        條件從句用動詞過去式(be的過去式一般用were),主句用would/should/could/might等+動詞原形。如:
         would go with you if we had time.如果我們現在有時間的話,我們會和你一起去的。(but in fact I don’t have any time,I will not go with you)
         you were a mouse and I were a cat,Iwould eat you. 如果現在你是老鼠我是貓,我會吃掉你,(But in fact you aren’t a mouse and I am not a cat, I will not eat you)
        教法改革: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單一條件虛擬語氣裏與現在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其實質是條件從句借用一般過去時時態形式(有時借用過去進行時形式),主句借用過去將來時形式,用來表示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內容,在這裏學生已經對陳述語氣裏一般過去時和過去進行時形式很熟悉,這是因爲虛擬語氣沒有自己固定的謂語形式,只能“借用”陳述語氣裏的某些謂語形式,要會借用即可,學生可以輕而易舉適應此借用。在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單一條件虛擬語氣裏,實際上可以細分爲與一般現在時相對應的、相反的虛擬語氣和與現在進行時相對應的相反的虛擬語氣,後者比前者形象生動。形象地說,陳述語氣和虛擬語氣就像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一樣,現實世界有一個牛,虛擬世界就有一個“牛魔王”一樣,如:If it weren/’t rainimg ,we would not stay indoors。要是現在沒有(正在)下雨的話,我們就不會待在屋子裏。該句條件從句屬於與現在進行時相對應、相反的虛擬語氣。目前教學中,有些教師僅教與一般現在時相對應、相反的虛擬語氣,實際上不全面不到位,存在盲區。上述1、2條件句屬於與一般現在時相對應、相反的虛擬語氣;另外,條件從句和結果主句都存在“虛擬+被動”的謂語形式,相當一部分教師僅按傳統教法只講“虛擬+主動”的謂語形式,這是不對的,應改變之。如:If you worked least hard ,you would be fired by the boss .如果你現在工作最不努力,你會被老闆解僱的。該句結果主句使用了“虛擬+被動”的謂語形式。
        二、表過去(與過去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表示純然假設或實現可能性不大的情況)
        條件從句用had +過去分詞,主句用would /should/could/might等+have+過去分詞。如:
         you had come earlier, you would have met him. 如果你當時來早一點,你就會見到他(But in fact ,you didn’t come earlier ,you didn’t meet him.)
         I hadn’t taken your advice, I would have made a bad mistake. 我當時要不是聽了你的勸告,就犯大錯誤了。(But in fact I took your advicea,Idid not make a bad mistake。)
        教法改革:在教學中要不同於傳統教法,要讓學生理解,單一條件虛擬語氣裏與過去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其實質是條件從句借用過去完成時的形式,結果主句借用過去將來完成時的形式表達與過去事實相反之內容。在與過去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裏,實際上又細分爲與一般過去時相對應、相反的虛擬語氣和與過去進行時相反的虛擬語氣。例如:If he hadn’t been working hard in the past few years, he wouldn’t have been admitted into key university. 要是過去幾年沒有一直做艱苦努力,他不會被錄取到重點大學。該句條件從句是用了與過去進行時相對的、相反的虛擬語氣,而上述句①句②句用了與一般過去時相反的、相對應的虛擬語氣,後者比前者生動;條件從句和結果主句都存在“虛擬+被動”謂語形式,不要按傳統教法僅講教材上寫到的“虛擬+主動”謂語形式。如:If I had had time, the work world have been done. 如果我們當時有時間的話,這個工作就被做了。結果主句用了“過去虛擬+被動”的謂語形式。另外條件從句和結果主句謂語部分,有時爲動賓結構,有時爲系表結構,不要按教材傳統教法僅講動賓式,還要講系表式。如:If you had been of much wealth,what would you have done? 如果你當時很有財富,你會做什麼?本句條件句謂語爲系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