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發展思路及風險防控方法論文

學識都 人氣:1W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發展思路及風險防控方法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發展思路及風險防控方法論文

摘要:

隨着社會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我國各行業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藉助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發與廣泛應用,爲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也帶來了極大的改變。金融業是我國經濟市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着互聯網技術的大範圍覆蓋,金融業開始實現線上市場的開發,金融行業迎來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數據技術是基於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基礎上研發和應用的新技術,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需要懂得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不斷進行創新發展,但必須要注意對風險的有效防控。文章首先介紹大數據技術、互聯網金融的概念,然後,闡述大數據技術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最後,針對大數據技術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思路和風險防控方法。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思路;風險防控方法;

引言:

隨着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大數據時代也隨着興盛和發展起來。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隨之不斷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提升也促進了各行業之間的健康有序發展。金融行業也加劇了互聯網的使用程度,其不斷影響和刺激金融化行業的發展,激勵金融行業不斷的創新和改進,從而促進其它行業的發展。互聯網在新時代背景下有其存在的重要意義,其牽動着各行各業的發展,促進各行業之間的聯繫,影響着各行業經濟發展的效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更加要求各金融行業之間不斷更新互聯網技術,使我國的金融行業水平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不斷提高,加快金融行業迅猛飛速發展,確保我國經濟發展的穩固和提高。

一、關於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一)大數據技術概念

雖然大數據技術是近年來才廣泛應用的先進技術,但其概念卻是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最早誕生於美國。根據目前網絡上所總結的內容,大數據技術的概念主要可以概括爲:應用於現代信息系統當中所涉及的資料數量規模極爲巨大且無法通過當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撤取、管理、處理並彙總整理成爲幫助用戶做出決策的數據信息,利用數據庫軟件能夠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存儲以及管理的技術,即被稱爲大數據技術。

(二)互聯網金融概念

互聯網金融的概念簡單來講,主要是金融行業藉助互聯網平臺技術優勢進行行業推廣和提供信息查詢、業務服務的過程與形式,即爲互聯網金融。但此爲字面意義上和形式上的解釋。從狹義上來說,是金融行業藉助互聯網平臺進行金融業務的開展,這一模式能夠讓投資方與融資方利用互聯網的金融平臺實現業務的對接,達到相互匹配的目的,從作用上講是互聯網爲金融投資者和融資者提供了聯繫的渠道,例如現代電子商務品臺、第三方支付平臺等企業。

傳統的線下金融業務推廣渠道窄且成本高,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的交易成本較低,且由於網絡覆蓋範圍廣,其推廣覆蓋面更廣,能夠爲用戶帶來更爲全面的體驗性,同時互聯網金融所具有的時間性、空間性優勢也能夠提高業務開展的效率,打破時間與空間的侷限,能夠實現多地點的交易,且整個交易過程更加快捷,成本也更低。

二、大數據技術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發展思路

(一)注重多主體的融合發展創新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多主體融合創新有助於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與創新。以某商業銀行爲例,要想實現多主體的融合發展,不但要實現線下金融業務的數字化和數據化,同時也要促進各個部門業務形式與業務流程的升級,並做到各部門主體的融合與協調。另外,還必須要實現互聯網金融標準化流程與制度上的合理構建,實現實體經濟的線上與線下的共同發展,達到與當地政府政策與環境標準,如某商業銀行必須要視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扶貧政策以及實體經濟市場發展實際狀況,實現實體經濟與商業銀行業務的升級轉型。最後,利用商業模式實現進一步的創新行業發展,促使互聯網與傳統金融業務的密切融合,實現差異化的創新方式與服務方式,例如,商業銀行傳統業務中的資信審覈,在運用大數據技術後能夠實現投資方、融資方信息的錄入,形成資信數據庫,投資方與融資方能夠通過資信數據庫瞭解各自的信息,並做到資信的準確掌握,促進第三方交易的安全性與準確性,保證網絡運營的多主體化融合創新。

(二)完善監督管理與風險控制機制

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健全監管與風險防控體制,並從監督管理的相關規定時促使金融發展基本法律的完善,實現內部控制體系的統一,同時也要從多角度、多層次的角度出發,準確劃分各部分職能,並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其也是爲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尤其要注重監督管理與風險控制機制的完善,要以消費者權益爲核心,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訴求,特別是涉及到消費者的隱私信息,往往需要建立更高水平的保護機制,增強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安全防護。

例如,某商業銀行所採取的'風險防控等級制度,按照商業銀行業務內容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相應的風險等級預警,並建立有效的處理方案,確保消費者信息安全的同時,也確保金融業務交易中信息披露的合理控制。所以,在風險防控體系構建中,要構建金融系統和完善的信用風險管控體系,並以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管控體系的調整,增強信息數據的安全性。

(三)積極提升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大數據時代下對於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應用要求較高,這也對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首先要形成共同的信用體系,消費者的權利保護是重要的核心,並輔以科學的監管體制的管理,不斷強化金融市場的信貸監督,針對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不良現象進行通知管理。在互聯網金融中必須要建設徵信體系,如某第三方支付平臺所制定的徵信體系,針對消費者的失信行爲予以嚴格的監督與控制處罰。尤其現代互聯網技術發展極快,網絡的安全性一直存在較大的威脅,常常出現一些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互聯網金融企業產生經濟損失,也威脅消費者的財產安全。企業應在信息化安全方面極大建設與完善力度,確保信息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三、大數據技術時代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控方法

(一)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着積極的作用。因此,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控要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首先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充分保障消費者信息、交易信息、交易記錄和相關數據、文本信息與其他數據的蒐集和整理分析,並對客戶的信用做出科學的評價。尤其針對當前互聯網金融企業風險的來源和常見風險制定信用風險的相關機制,幫助互聯網金融平臺掌握客戶的信用情況,從全方位保障信用風險的防範水平。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必須要能夠利用大數據技術掌握金融市場的動態變化,要對市場的發展作出準確的預測,並對歷史信息作出科學的分析,判斷市場發展動向和變化規律,大數據的作用和優勢能夠實現對歷史信息進行合理的分析,利用科學的模型與精確的算法來提高風險的預測準確性,實現風險的有效防控。

(二)構建科學化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互聯網金融企業要積極構建科學健全的風險防控體系,對於一些具備較爲雄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需要利用自身的資源,結合實際情況針對用戶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並明確進行市場定位和用戶羣體的劃分,建立內部的信用評價體系,構建風險分析模型,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要加強與徵信機構的緊密合作,依靠徵信機構獲得準確的信息,要實現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按照事前調查、事中控制、事後分析來實現對風險的全過程防控。另外,互聯網金融企業還要利用大數據技術結合所獲取的信息數據進行風險防控模型的建立,模擬風險發生情況制定完善的處理方案,確保平臺資金的安全。

四、結語

如今是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大數據技術的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其應用也是時代發展和人們需求推動下的必然趨勢。利用現代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更多信息數據的準確蒐集和整理以及分析,爲金融投資和融資決策提供準確的依據,也爲其節省了很多成本。因此,互聯網金融要不斷創新和發展,積極進行大數據技術的發掘和深度融合應用,加強多主體的融合發展發展創新,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和風險管控水平,積極強化信息化建設水平,建立高素質專業化團隊,以此爲創新發展思路,同時還必須要能夠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優勢,構建科學化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體系,並提高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督防控管理力度,如此才能實現互聯網金融向着正確的發展方向得以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秋亞.大數據時代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7(12):234-235.

[2]李瀚祺.大數據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分析[J].中國商論,2017(34):31-32.

[3]蔡成娜.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路徑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2):311.

[4]查英.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分析[J].商情,2018(05):62.

[5]張思文,伏天媛.論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方法[J].智庫時代,2017(14):52-53.

[6]葛敏娜.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控策略探析[J].中國新通信,2018(02):163.

[7]崔立羣.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與風險應對探析[J].時代金融,2018,693(11):49+52.

[8]楊玲.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支付風險監管分析[J].經貿實踐,2017(17):104.

[9]李金欣.基於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研究[J].全國商情,2016(09):90-91.

[10]封佩鋒.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方法略談[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8):163-164.

[11]劉玥.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必然性及風險管控[J].科學與財富,2017(18):289-291.

[12]沈謝怡.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與風險應對探析[J].當代經濟,2018,484(1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