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材的使用策略初探論文

學識都 人氣:4.83K

小學美術教材是實施新課程的重要依託,是師生進行教學再創造的新平臺。因此,我們要徹底拋棄那種視教材爲“聖經”、將教師學生完全封閉在教材中的觀念和做法,應樹立以人爲本、一切爲學生服務的新理念,用新教材教而不是教新教材。唯有在正確的教材觀的指導下,充分解放師生的大腦和手腳,用好用活新教材,才能真正培養、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發展學生的獨特個性。

小學美術教材的使用策略初探論文

那如何用好用活新教材呢?這就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小學美術教材使用策略的一些認識和做法:

一、精選教材,怡情勵志。

大家知道,小學美術教育是一種國民美術教育和生活美術教育。所以,教師要更多地從教育的角度來審視美術課程和美術教材,努力挖掘美術教材中的人文內涵。教師要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幫助學生通過美術的學習,更好地汲取教材中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也學會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獨特理解。

由於小學美術新教材的每一課都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種材料的選擇,這給師生以更大、更自由的選擇空間,更有利於開發各地的教學資源,開展卓有成效的美術教育活動。

如教師引領學生“走近自然”(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美術上冊,以下簡稱上冊或下冊)、走進學校的草坪,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單獨創作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平面、立體造型遊戲活動。教師通過隨機提問、小組間互相觀看、集體交流評議和師生共同收拾整理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在造型遊戲中體驗獨立創作或集體創作的快樂,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在師生共同參與的“乘上列車去畫畫”(上冊)、“乘上大船遊世界”(下冊)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生動形象的愛祖國、愛世界的教育。而在指導學生以《鮮花送老師》(上冊)、《媽媽的生日》(下冊)等爲命題的創作練習過程中,通過回憶思考、小組討論感受老師和母親對自己的關愛,然後通過誇一誇、畫一畫的形式來歌頌師愛和母愛,形象地表達自己對老師、母親的尊敬與真摯情感。

總之,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德育爲首,精選教材,有機滲透人文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和能力,陶冶情操,從而使學生初步形成並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責任感,逐步形成尊重、保護生命和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激勵學生爲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而不懈努力。

二、活化教材,激發興趣。

教師在教《童話裏的小屋》(上冊)時,可抓住學生愛聽、愛講童話故事的心理需要,選取童話經典之作,引導學生觀看童話故事碟片或聽配樂童話故事。由於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加上教師採取了由靜變動、由平面變立體的活化策略,將靜止的教材內容形象化、活動化,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認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來積極參與。學生熱情高漲,思維活躍,在聽、看、思、做、說的過程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活動生動精彩,高潮迭起。

三、拓展教材,探究體驗。

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纔是真教,在做中學纔是真學。因此,教師在教《閃光的煙花》、《美麗的.印紋》、《魚兒遊遊》、《繁忙的交通》(上冊)和《瓢蟲的花衣服》、《有趣的半圓形》、《分蛋糕》、《太空裏的植物》、《運動場上》(下冊)等內容時,要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既作線形的深入,又作點上的泛化,把一課內容分成有共同主題統領的幾課時完成。在連續展開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創設情境、動手演示、形象講解;學生則從觀察到表現,從現實到想象,從平面到立體的多方位構成……動腦想、用眼看、動手做、用嘴講,多角度探究,多方位體驗,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變通性和發散性,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得到了挖掘,同時也充分享受到了在做中探究學習的成功快樂。

筆者認爲,美術教材是學生認識世界的衆多媒介之一,爲師生提供了許多有關美術的話題。而對於每一個話題,教師不能只考慮線形的深入,還應着力於點上的泛化,努力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有更多更大的展開空間,使學生的過程體驗更細更實在。這樣,以美術教材本身爲新的生髮點,加強了多方位、多層次的教學資源開發,適度增加了教材容量和活動次數,使1加1大於2,在實現教材的適度拓展過程中,爲學生創造了更多展現個人智慧才能的時間、空間和機會。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熱情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加深了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探究體驗,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美術素養。

四、整合教材,創生髮展。

實施美術新課程就如現代戰爭一樣,光靠單兵作戰是絕不能取得最後勝利的。

如在《淅瀝的小雨》(上冊)一課中,教師採用將音樂、小品劇表演與美術教學活動相結合的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策略,巧妙地將音樂、小品劇表演等與美術教學活動有機整合,以再現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代替教師的千言萬語,有效激發出學生積極回憶、自主感受的熱情,直觀而迅捷地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獨特個性。

針對學生的創作情況,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簡要回顧,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等多種方式,鼓勵學生講出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感受,加深學生對創作過程的反思和內心體驗,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提高學生獨特的感受能力,豐富學生的創作語言,建構起新的智能結構體系,促進學生個性持續、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