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育實踐對策探討論文

學識都 人氣:3.11W

摘要:小學美術教育一直是冷門學科,多方面不重視,以致資源的匱乏使美術教育工作舉步維艱。但是,美術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審美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美術教育任重道遠,決不能放棄。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筆者認爲小學美術教育應從資源開發、教學方式等環節着手進行相關研究。

小學美術教育實踐對策探討論文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創造力;審美能力;資源開發;教學方式

老師,這個我不會畫!”筆者在和平電站村一年的支教學習中,課堂上不時有學生說着這樣的話語。在我的理解中,這些很平常的畫,他們卻難以理解。我不停地反思:小學美術教育在哪裏?孩子們繪畫的天性去了哪兒?

一、加快美術課程資源開發,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美術課程資源分爲若干種,從大方面來看,分爲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物力資源主要是指校內物力資源、校外物力資源、材料資源、網絡資源等。當然,物力資源要靠上層領導者與基層美術教育工作者共同提供,這類資源包括美術課程標準、美術教材、美術教室與裝備、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民間美術資源,等等。在物力資源中,最重要的是材料資源,這是爲美術課程開設和教師有效實施課堂教學提供的最基本的保證。包括繪畫材料工具、工藝製作的材料工具,也包括了可以利用的廢舊材料。材料資源的使用因人而異,因時間而異,它的可變因素太多,所以目前中國的美術材料資源仍然是欠缺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自行購置。試想這樣的情況還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其實要解決材料資源的缺乏也不是難事。爲什麼現代化創建中一定要有體育器材室?同樣,爲什麼不可以有美術器材室?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每個年級每學期的美術課本總結出所需的材料再統一訂購,美術教師根據班級所需情況按規定領取,剩下的材料返還器材室。這樣的一輪手續,只是多了張嘴吃飯而已,但是這一張嘴解決了整個美術系統的材料問題,從而使美術教育更加普及化。

二、探尋適合兒童的教學方式

電站教學點的學生對於臨摹畫畫很是沒有悟性。在給二年級的學生上“樹上樹下”一課時,我把書本一扔,孩子們驚奇地望着我。我說:“走出去畫樹去!”學生很是興奮,拿着板凳朝外涌。我知道他們的興趣已經被我激發,這時我假裝遲疑地說:“可是你們不會畫怎麼辦?”他們着急地說:“老師,你快教我們啊!”此刻,我讓他們仔細觀察窗外的一棵小樹,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能力,討論樹的組成結構。孩子們說的比我的教案寫的還全。然後利用教師的示範作用,在黑板上爲這棵樹畫了一幅“寫生畫”,並且列出要點。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沒有一個開小差的。最後我問:“樹上或者樹下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學生再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些過程我控制在10分鐘之內,剩下的時間便讓他們“自由發揮”——到校園內自己找一棵樹,先寫生,後創作。結果我發現他們的畫比任何一節課畫得都好,而且沒有任何一幅相同的:有的在樹上安了個鳥巢,有的畫了小朋友在樹下游戲,還有的畫了一羣小朋友圍着大樹轉圈圈,等等。這節課讓我充分認識到:美術課的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美術課中真正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訓練其創造力,提高其審美能力,從而使其獲得智力的提高。

三、民族文化在美術課中的應用

中國人傳承中國文化,中國美術應該體現中國元素。現在都講究“鄉土文化”,其實細細想來,所謂的鄉土文化不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就是代表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湘西的蠟染、北方的剪紙、水墨畫,等等,這些民族文化在課本中都有體現,只是學校礙於材料的缺乏、思想的狹隘不願意爲之付出。民族文化更應該成爲校園文化的精神內核。我們可以通過參觀民俗館、走訪民間藝人,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受中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可以請藝術家到學校講課;我們可以通過實踐,學習民族性強的課程,鼓勵學生汲取民族文化精華,增強民族自豪感。我們可以通過展覽和媒體宣傳等方式進行學生工藝品的展示,使其體會創作的樂趣,鼓勵他們把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堅持了素質教育的方向,強化了美術課程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我們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繼續追尋小學美術教育發展之路,爲發展小學美術教育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