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德里亞國內研究綜述英語論文

學識都 人氣:2.9W

【摘 要】鮑德里亞是20世紀法國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旗幟最鮮明、著作最爲晦澀的後現代理論家。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學界對鮑德里亞思想的研究已開展了十餘年。本文即是中國學界對鮑氏理論的接受情況的一個簡要概述。

鮑德里亞國內研究綜述英語論文

【關鍵詞】鮑德里亞 後現代 馬克思

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 ,又譯作波德里亞、博德里亞,港臺多譯爲布希亞),法國著名思想家,也是旗幟最爲鮮明、著作最爲晦澀的後現代理論家,他用極端的“仿真”理論從消費、信息、傳媒和技術的角度爲我們描繪出一個由“擬像、符碼和超真實”所組成的後現代世界。20世紀80年代以來,其作品被廣泛譯介到英語世界,迅速確立其“後現代理論精神導師”之地位。鮑德里亞一生著作頗豐,發表了20多本著作和200多篇論文,對媒介和消費社會進行激進的批判,積極反映社會現實問題,評論範圍涵蓋了西方當代社會所有的文化、政治和社會現象,包括:《物體系》(1968)、《消費社會》(1970)、《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1972)、《生產之鏡》(1973)、《象徵交換與死亡》(1976)、《忘掉福柯》(1977)、《在沉默的大多數的陰影中》(1978)、《論誘惑》(1979)、《擬像與仿真》(1981)、《致命的策略》(1983)、《冷酷的回憶》(1987)、《惡的透明性》(1990)、《完美的罪行》(1995)等。

從鮑德里亞著述的中文翻譯情況以及目前出版的研究鮑德里亞的著作或論文來看,中國學術界對鮑德里亞的研究還略顯薄弱和滯後。迄今爲止,翻譯成中文的鮑德里亞著作僅有五部:《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版),《完美的罪行》(王爲民譯,商務印書館2000版),《物體系》(林志民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生產之鏡》(仰海峯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版)《象徵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譯林出版社2006版),在羅鋼、王中忱主編的《消費文化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版)中翻譯了《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一個章節,還有很多極具學術厚度的著作和論文未被譯介且知者寥寥。

人們開始注意到鮑德里亞,是在閱讀哈桑、傑姆遜等人的後現代主義理論著作時,發現這個法國人的名字被諸位後現代主義大師反覆提到。一直到1994年王嶽川在發表於《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上的《傳媒與溝通:對後現代文化交流的透視》一文中向中國讀者介紹了鮑德里亞的後現代大衆傳媒理論,鮑德里亞才得以正式進軍中國學者的研究領域。該文分爲兩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概述了丹尼爾·貝爾、傑姆遜、查爾斯·紐曼、伊格爾頓、阿多諾等人對傳媒在後現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但作者認爲這些大師的論述並不全面,未徹底進入傳媒的社會文化層面的縱深分析,因此在第二部分作者集中篇幅介紹了鮑德里亞的後現代大衆傳媒理論。1999年王嶽川在爲朱立元主編的《當代西方文藝理論》撰寫“後現代主義”一章時,又把這部分內容幾乎原封不動地挪入其中,小節標題爲“布希亞德的後現代大衆傳媒理論”。在王嶽川本人的其他描述西方後現代主義的著作或論文中也始終保持着對鮑德里亞理論的介紹。繼王嶽川之後,1996年,盛寧連續在《讀書》雜誌上發表了兩篇介紹鮑德里亞的`文章:《鮑德里亞·後現代·社會解剖學》和《危險的讓·鮑德里亞》,並對鮑德里亞的思想做出了自己的評價,這是筆者能夠查找到的國內最早的專題論述鮑德里亞的兩篇文章。1999年季桂保以《鮑德里亞後現代思想述評》爲題所作的博士論文,介紹了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理論、符號政治經濟學和後現代文化批判的有關內容,可以說是國內第一篇對鮑德里亞進行專門研究的博士論文。此外季桂保還發表了《讓·鮑德里亞的後現代傳媒理論述評》、《讓·鮑德里亞的後現代文化觀》等研究文章。2000年,佘碧平出版的《現代性的意義與侷限》一書以“鮑德里亞爾的後現代主義”爲第六章標題,向讀者概括和描述了鮑德里亞的早期思想。2002年,俞吾金出版《現代性現象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對話》第八章標題爲“鮑德里亞:後現代主義的牧師”,對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理論、象徵交換理論以及鮑德里亞後期的後現代性形象進行了闡釋。石義彬2003年出版的《單向度超真實內爆——批判視野中的西方傳播思想研究》一書的第五章一仿真、超真實和內爆爲關鍵詞勾勒了鮑德里亞的傳播思想和理論圖景。夏光2003年出版的《後結構主義思潮與後現代社會理論》一書的第五章爲“博希亞對後現代社會的模仿”,除了對鮑德里亞的早期著作《物體系》、《消費社會》和《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做比較深刻的分析外,還談到了鮑德里亞後期著作《惡的透明性》和《美國》中反覆出現的“仿真”(simulation)和“誘惑”(seduction)兩個概念。2004年出版的金元浦主編的《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收錄了王嶽川的論文“鮑德里亞後現代消費社會文化理論”。2004年出版的曾耀農的《中國近期電影后現代性批判》介紹了鮑德里亞的影像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傳播。此外,2004年出版的蔣原倫所著《媒體文化與消費時代》以及2005年出版的高宣揚所著《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均爲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文化批判理論保留了一席之地。

中國學術界對鮑德里亞的研究僅短短十餘年,以2000年爲界,大致可分爲前後兩個階段。早期進行鮑德里亞研究的多是文藝批評界的學者,此期發表的論文也以書評介紹性的文章居多,如盛寧《危險的讓·鮑德里亞》、王嶽川《傳媒與溝通:對後現代文化交流的透視》、季桂保《讓·鮑德里亞大衆傳媒理論述評》等。2000年以後,更多的運用鮑氏理論對中國文化現實進行批評研究的論文開始涌現。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擬像”、“仿真”、“象徵社會”等理論,爲我們理解當代社會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同時也成爲解讀當代社會文化現實的重要理論資源。在中國學者對鮑德里亞的接受過程中,兩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1.中國學者對鮑德里亞的接受與他的理論發展順序並不吻合,是從晚期的“仿真與擬像”開始,再到早期的“消費社會”,暗含了一種時空錯亂的特點。2.在對鮑德里亞的理解中,中國學者往往過於關注鮑德里亞前後期的變化,即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後馬克思主義的變化。這種觀點一方面來源於西方思想界確實存在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後馬克思主義的思潮性更迭,另一方面也直接來源於西方學者,如斯特、斯蒂文森合凱爾納等人對鮑德里亞的解讀。也就是說,中國學者對鮑德里亞的理解其實就是西方學者的觀點。在《冷酷的回憶》(1991-1995)中,讓·鮑德里亞這樣概括自己的一生:“20歲是玄想家(pataphysician);30歲是境遇主義者(situationnist);40歲是烏托邦主義者;50歲橫越各界面;60歲則搞病毒和轉喻。”這種思想的豐富性和複雜性應該引起研究者的重視,同時也給我們的深入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還相當大。

參考文獻:

[1]曾軍.鮑德里亞走出了馬克思?——從中國學界對鮑德里亞的誤讀談起.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5).

[2]Jean Baudrillard. Cool Memories Univerisity Press,199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