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經濟增長

學識都 人氣:3.12W
信息化與經濟增長
摘 要 通過信息產業的特點,信息化與產業結構調整,信息化與知識積累和技術進步的關係以及對信息要素內生化的探討,推導出信息對促進增長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 信息化 信息化指數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美國自1991年處以來,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出現了“高增長率,低失業率,低通脹率”的現象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從美國國內看,對美國經濟最大的主要是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美國信息產業的投資已經超過了其他產業投資,信息產業的迅猛形成了經濟持續增長的推動力。美國的信息化水平已遠遠領先與其他國家。其產業結構已經歷了從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正向信息密集型的產業結構邁進。信息化迅速席捲全球,各國紛紛把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加快推進信息化作爲發展的戰略目標。以機、通信、軟件爲核心的信息技術革命推動着向信息社會轉變。
1 信息化概述
1.1 信息化的定義
  信息化最初時是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描述社會形態演變的綜合性概念,信息化同工業化一樣,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標誌。
  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提出的“後工業社會”的概念,其中已經含有“信息社會”的含義。1962年普林斯頓大學F·馬克魯普在《美國的知識生產和分配》一書中提出“知識經濟”的概念。這些研究爲人們信息化奠定了基礎。1977年美國經濟學家馬克·尤里·波拉特(Mac Uri Parat)出版了《 Information Economics》一書,他的研究包括信息產業的劃分、信息業創造價值的測算、信息業從業人數的測算等幾項主要,將美國就業結構的變化用工業、農業、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的四分法來分析。信息化的提出較晚,在20世紀80年代初纔開始研究信息化的發展,形成了對信息化的許多不同的觀點,一般認爲信息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信息化就是信息資源、信息技術、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環境中不斷豐富、不斷提高的過程。完整的信息化應該包括: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產業水平;社會信息基礎環境支持的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允許信息化發展的自由度;信息活動的不斷提高和豐富的過程。
1.2 信息化水平的測度
  要了解信息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先要了解信息化水平。一個國家的信息化水平是可以測量的。目前世界上測度信息化水平的代表性主要有兩種,一是美國學者提出的波拉特法,二是日本學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數法。與前者相比,信息化指數法簡便易行,便於推廣。它是以指數的形式來測定信息化的發展程度。信息化指數是以下四項指數的算術平均值:信息量指數,信息裝備率指數,通信主體水平指數,信息係數指數。
  信息化指數=信息量指數 信息裝備率指數 通信主體水平指數 信息係數指數
  信息量指數:是以人均函件數、人均年通話次數、每百人報紙期刊數、每萬人圖書銷售網點數指數和每平方公里人數指數的簡單算術平均;
  信息裝備率指數:是百人電話機普及率指數、百人電視機普及率指數的算術平均;
  通信主體水平指數:是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百分比指數和百人中大學生在校人數比例的算術平均;
  信息係數指數:指平均個人消費中雜費佔總消費比例的指數。
  我們國家在利用此模型計算信息化指數時,採用信息量、信息裝備率、通信主體水平、信息係數四大類指標,但具體指標與日本學者提出的有所不同。
  2001年7月我國成立了“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公佈了《國家信息化指標構成方案》,此方案共有20個指標構成。這一標準的出臺,使國家信息化實現了量化管理。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於2003年3月在北京公佈了國家信息化指標測算結果,報告顯示,1998~2000年,中國信息化水平總指數提高了48.6%,平均每年提高16.2%,大大快於國民經濟7%~8%的增速。
2 信息化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的理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