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本科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結合

學識都 人氣:6.16K
淺析本科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結合

    論文關鍵詞:傳統教學 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
    論文摘要:
教育教學過程是傳播教育信息的過程。我國的現代教育正逐步擺脫傳統的“教師—黑板—教科書—學生”的教學模式,提出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創新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多媒體教學以課堂形式活潑、信息量大、內容直觀、手段新穎、節省板書時間等優勢,確定了在現代職業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傳統教學在當今本科院校的教學中又有着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傳統教學中,很多需要現場演示或需要試驗的教學內容無法進行,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證。傳統教學以知識傳遞爲主,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價值觀的形成關注不夠。再者不利於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傳統教學的手段單一,涉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很少,對教師的素質要求相對較低。傳統教學的特點在於首先有利於師生情感的交流。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其次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給學生教授知識的同時,更爲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者有利於教師對課堂情況的把握。教師在講授時可以根據學生認知的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方便地做到因人施教。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是對教學內容的再加工、再理解、再發揮、再創造的過程。
  
  一、多媒體教學的定義、特點及其缺陷
  
  創新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重點。職業知識是基礎,職業能力是關鍵,而素質與人格則是根本,三者是統一的,以此爲指導才能構建以職業技能訓練和崗位能力培養爲中心的教學體系。多媒體教學營運而生。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以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教學的`特點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是現在廣爲發展的一種教學手段,它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超媒體瀏覽方式。計算機提供了一種超媒體的鏈接方式,使得我們完全可以從主觀,從興趣出發,進行跳躍式的瀏覽,按照我們的思維習慣組織信息。第二,表現力強。信息除了有文字、聲音、視頻影像外,還可以創造出MIDI音樂、圖像、動畫這些新型的信息載體。對學生知能發展的各個環節,感知、理解、記憶、應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響。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使學生進一步地接近學習內容。第三,交互性。多媒體計算機的發展爲我們提供了多種人機交互手段。使得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志願、需要、興趣和愛好,利用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對當前的學習內容做出主動的、適應自身情況的積極選擇。使教學模式由教師主體向學生主體、師生對話向人機對話轉變。第四,可以進行網路教學。隨着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正在進入新的階段——網絡教學。在多媒體網絡課堂上,教學活動是一個講授、演示、分析、討論、觀察、實驗、練習等綜合動作的過程。教師將課件發佈於網上,供隨時下載、瀏覽。生動直觀的畫面附以動畫、錄像,學生一目瞭然。並可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選擇重點內容反覆學習。
  (二)多媒體教學的缺陷
  是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侷限性。目前,大多數多媒體教學軟件還存在許多問題,達不到教學的要求。部分教師製作的課件沒有一個用於交互的按鈕,從第一頁開始一路放映到最後一頁,中間沒有任何頁面的跳轉和交互。整個課堂教學形成了由教師操作、計算機演示、學生“洗耳恭聽”的新的“填鴨式”模式。還有部分教師在製作課件時,不是重知識的講解而是重如何使課件精美。從封面到主頁再到每個主題頁,將課件製作得美不勝收。在課堂上展示時,給學生的感覺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整堂課下來,學生印象最深的是課件中漂亮的畫面,而知識點卻掌握得很不理想。其次是學生與教師缺乏交流。任何教學手段的使用,都離不開教師。有的教師把上課要說的話,錄製下來作爲配音,跟隨課件播放。其實教師的授課過程也是一個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對學生心理活動進行積極引導的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良好情緒智力的過程。如果一味地依靠多媒體技術,不僅對學生的個性心理活動難以捉摸,教書育人的目標也難以真正得到落實。最後是還有一些教師,缺乏必要的操作知識,雖然有現成的教學課件。但應用時因爲操作不熟悉、誤操作等導致課件不能正常使用,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和耽誤了課堂教學的時間。
  
  二、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開拓新智力,挖掘新能力,創造新思維。有些課程和教學內容,利用傳統課堂教學的教具——黑板來完成,效果要遠遠高於多媒體教學。所以,目前多媒體教學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筆者認爲,在多媒體教學中,注意對傳統教學方法長處的採納,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在從傳統教學到多媒體教學的轉變過程中可以更好地適應。只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優勢互補,才能全面提高教學效果。注意掌握講課的速度。多媒體教學,由於教師不用板書,而學生仍要適當記筆記,教師如果沒有掌握這一點,容易使講課速度放快,導致學生來不及做記錄,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適當地放慢語速,告訴學生哪些是需要做筆記的部分,哪些是不需要記錄的部分。以免學生面對屏幕上的文字感到無所適從。多媒體教學同樣應有生動、富有表情、表現力的講課方式。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藉助工整的板書、生動而富有表現力的講解,以及變換在講臺的位置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多媒體教學由於屏幕上更富於色彩,光聲,使學生只看屏幕,而忽略了教師。加上教師需要操作鼠標,激光筆等,位置難於變換,缺乏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表現力。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做“圖片講解員”,要努力積累綜合文化底蘊,苦練課堂講授基本功,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講地位和表現力。在課件難以表達時,注意使用板書。另外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有突然而至的靈感,這些靈感往往是教學藝術的動人之處,激發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藉助板書這種靈感就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好的板書有提綱契領的作用,有體現教師風格的作用,有無形感化的作用。注意語言的表現力。多媒體課件文字清晰,條理性強,使得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忘卻身份做多媒體的“操作員”或者是多媒體課件的文字“播音員”。多媒體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新型的“教與學”形式。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要求也相應地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忽略個人的人格魅力和麪對面的情感交流等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學中要用豐富的言詞和抑揚頓挫的音調,吸引學生對教師的注意和對所上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