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背景下專業碩士培養計劃淺談論文

學識都 人氣:1.88W

摘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着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創新創業大背景下,不斷探索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以課程設置“三三制”,課外培養“聯合制”,全員評教“持續制”等方式相結合,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創新創業背景下專業碩士培養計劃淺談論文

關鍵詞:創新創業;專業碩士;課程設置

2013年3月,教育部聯合發改委、財政部發布《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教研[2013]1號)指出,研究生教育要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爲主線,創新培養模式,加強課程建設,重視發揮課程教學的作用[1]。教育部高教司張大良司長在2015年大學素質教育研究會年會中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着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而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2]。

一、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的基礎

人才培養目標是我們開展教學工作與課程設置的綱領,而課程設置又是教學工作開展最直接的方法與手段。課程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集中表現。爲此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銜接等方面的合理性是實現人才培養的關鍵。袁貴仁部長曾指出:要想形成創新創業校園文化,必須要完善和修訂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學位的設置主要是爲了滿足特定社會職業的專業人才需求,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爲目標[3]。在當今創新創業大潮中如何培養適合社會需要,具有實踐創新創業能力的碩士研究生是諸多教育工作者實施和探索的重點。自2009年我國開始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爲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來,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研究生培養方面不斷摸索和探究,現已形成了課內課程設置“三三制”,課外培養“聯合制”,全員評教“持續制”等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二、課內“三三制”

專業學位碩士要求學生在知識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寬度和廣度,不像學術型碩士在本領域中具有較深較系統的造詣,爲此在專業型碩士培養的課程設置中,採取“三三制”,即分爲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在公共課程中除設置必修外語和政治課程之外,增設了選修課程英文科技閱讀、英文數據庫檢索、專業外語、職業道德等課程,擴大學生的學識視野。專業基礎課程中設置必修課程分子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等,選修課程生命科學進展、基因工程技術、現代生物學方法論等課程,並根據吉林省產業經濟結構開設了生物製藥設備、生物製藥專業綜合實驗、生物製藥校內實訓實驗、新藥研究與開發、生物製藥車間設計等課程。專業方向課程中除各學生根據專業不同設置不同的`必修課程外,還增設了選修課生物合成與調控、藥物動力學、製藥過程自動化、生物藥劑學、微生物藥品新品種篩選、海洋生藥學、藥物設計概論、藥物代謝化學、藥物生物利用度控制等實用性較強的課程[4]。

三、課外培養“聯合制”

專業學位碩士就意味着所培養的學生將從學科導向的系統性轉向了應用導向的寬廣性,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爲此在學生培養的模式中將側重學生應用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1.與企業聯手打造應用型人才。學校與企業共建校內實訓基地。通過整合學校教學和科研資源,與吉林修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延邊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春長生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長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吉林派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金塔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中生集團長春生物製品所有限公司、長春大成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業建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和實訓基地或博士後聯合工作站,開闊了研究生的視野、提高了實踐技能,也爲他們就業或繼續深造拓寬了渠道[5]。學生進入企業後,濃厚的企業文化深深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對良好職業素養的追求與嚮往,爲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2.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科研素養。學校攜手校內外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共同培養學生科研素養。先後與艾滋病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中草藥育種與栽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中科院農研所、分子酶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動物科技實驗教學國家示範中心、吉林省生物催化與生物轉化重點實驗室、吉林省模式動物工程中心、省重大疾病與化學遺傳學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分子病毒重點實驗室、動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等十餘家科研院所建立校院合作,聯合培養學生,從而提高研究生質量,開拓學生視野。同時科研院所與院校依據自身優勢,邀請國內外專家做學術報告、組織學術交流、組織學術會議,達到多位國內外專家濟濟一堂,進行學術討論,營造科研氛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高科研能力。

3.與相關協會聯合鍛鍊實踐能力。依託吉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吉林省遺傳協會、吉林省微生物協會等省內科協下屬協會聯合舉辦各類競賽、論壇等社會實踐性活動鍛鍊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全面發展具有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爲培養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現已參加吉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青年科學家論壇6屆、吉林省生物醫藥創業計劃大賽2屆,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培養了社會實踐能力。

四、全員評教“持續制”

評教工作一般是學生在校期間完成課程學習後對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水平及課程給自己帶來的意義、影響的評價。爲更好地開展教學改革,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研究生,施行了持續評教制度,增設了用人單位評教。在校研究生評教採取問卷及網上反饋相結合的方式,增加學生評教的真實性。對於已畢業的研究生採用三年全跟蹤、五年重點調查的方式進行評教。每年由研究生祕書對畢業三年內的研究生和五年內的重點學生採用郵件問卷調查,徵集對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的意見與建議,以便改進。對於畢業生集中的用人單位採取年度調查的方式,瞭解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的工作情況以及用人單位對於畢業生的要求。這樣從多側面、多維度調查,不斷修訂培養計劃,設置更加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碩士培養計劃。

專業碩士的培養是爲國家建設提供應用型人才的關鍵。如何制定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碩士培養計劃,如何培養具有基礎理論知識和職業性、實踐性、應用性的專業碩士是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