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覈算的應用論文

學識都 人氣:6.34K

摘要:筆者基於對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的詳細分析,發現當前大部分單位仍採用收付實現制,但是該會計覈算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不利於企業良好的發展,基於此本文就詳細分析了收付實現制在事業單位會計覈算應用中的不足、權責發生制應用在事業單位會計覈算中的必要性,並根據權責發生制核心內容,提出了五點將權責發生制應用於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中的必要性。

會計覈算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會計覈算;應用策略

當前在大部分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中仍然使用着收付實現制,而隨着事業單位的發展,傳統收付實現制無法滿足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的需求,既不能全面還原事業單位工作實際情況、資金收支情況,而且也不利於事業單位成本覈算工作及會計報告編制,因此事業單位應該積極引入權責發生制,並通過使用權責發生制實現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及財務管理工作的規範化。

一、收付實現制在事業單位會計覈算應用中的不足

收付實現制主要就是指會計覈算人員以實際支付與收到現金爲記錄標準,並不深入考慮與該項現金收支相關的經濟業務是否真實發生,因此事業單位在使用該種會計覈算方法時還存在着很多問題。

(一)無法全面還原工作事項實際情況

由於在事業單位中使用收付實現制時,不會考慮到每一個經濟項目的權責,只將是否收入資金作爲該會計期間內是否發生該項業務的標準,如果在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並沒有真實的開展某項經濟業務,但是已經收入了該項業務的資金,使用收付實現制進行會計覈算時,就會將該項業務作爲當期經濟業務,因此在工作事項實際發生角度來看,無法準確記錄已經收入或支出資金的經濟業務是否真實發生。使用收付實現制無法全面還原工作事項實際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無法嚴格記錄出該經濟業務的發生時間。由於該業務以資金收入、支出時間爲標準,因此在記錄時也會以資金收入、支出時間爲依據,無法準確記錄出該業務實際發生的時間;二是無法準確記錄該事項是否發生。筆者根據分析發現,當前在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中還出現了工作事項實際情況不明確的問題,這樣就容易造成二次開展。增加了會計覈算工作的複雜程度;三是不利於會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由於會計覈算人員無法明確工作事項是否真實開展,造成會計監督工作可靠性降低。

(二)無法全面還原單位資產實際情況

當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採用收付實現制時,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會進行折舊計算,因此從該方面來看,使用收付實現制無法準確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進行覈算,在一定程度上也無法良好的反映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新舊現狀及損耗程度,隨着事業單位工作時間的推移,在會計覈算工作中無法有效計算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雖然事業單位會以提取修購資金的方式對相應的固定資產進行損耗補償,但是該種補償並不是以固定資產原有價格爲基礎的,因此這樣會造成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之間產生了較大的差異,影響了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的有效性。除上述問題外,事業單位在使用收付實現制進行資產覈算時,還存在着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是事業單位對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應收賬款等項目都會進行不計提準備,無法真實、有效地反映出事業單位當前擁有的資產價值;二是由於收付實現制無法及時反映出事業單位應收未收部分,因此在該種會計覈算方法的影響下,還會降低事業單位資產真實性與完整性。

(三)不利於事業單位成本覈算工作

成本覈算工作是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然而當前在使用收付實現制時,對事業單位成本覈算工作也產生了不良影響。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收付實現制進行會計覈算工作相對簡單,但是無法真實反映出非經營性業務實際發生情況。當前大部分事業單位在會計覈算工作中分別對經營性業務與非經營性業務採用了不同的計算方法,通常對經營性業務採用權責發生制,對非經營性業務使用收付實現制,但是在事業單位實際開展工作時,經營性業務與非經營性業務沒有明確的劃分界限,造成事業單位難以合理分攤費用,成本覈算也出現了不準確的情況。除此以外,當事業單位開展經營性收支業務時,事業單位會計覈算方法的選擇餘地較大,會計覈算人員能夠人爲調節會計覈算報表,由此可見,使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覈算不利於事業單位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影響成本覈算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四)不利於事業單位計算會計報告

使用收付實現制時,事業單位會計報告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無法全面反映出事業單位財務情況。由於當前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覈算時採用了收付實現制,因此無法有效編制出現金流量表,相關人員既無法實現對事業單位現金流量的動態監測,也無法讓單位內部人員充分了解事業單位當前的財務狀況,不利於後續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無法支持信息使用者對事業單位的評價與分析工作。根據對使用收付實現制編制出的會計報表結構分析可知,當前主要採用了“支出+資產=淨資產+負債+收入”的平衡公式,但是仔細分析公式,我們能夠發現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仍存在問題,導致資產在計算方面還存在着很大的誤差,其經濟支出也是按照現金的花費進行判斷的,並沒有考慮到經濟項目實際發生情況,因此平衡公式左邊就實現了期間會計信息與時點會計信息混同編報的情況,右側也是如此,在該種會計報告的支持下,信息使用人員無法準確分析出事業單位經營現狀及日後發展趨勢。

二、權責發生制應用在事業單位會計覈算中的必要性

權責發生制要求人員根據經濟業務實際發生情況爲標準,對費用和收入進行確認的行爲,詳細的說凡是在該會計期間內,經濟業務已經收到或發生,不論該項經濟業務的款項是否收到,企業人員都應該將其作爲該會計期間內費用和收入進行處理,由於該會計覈算方法能夠準確記錄出單位每一項經濟業務的發生時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國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該以權責發生爲基礎。權責發生制應用在事業單位會計覈算中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有助於我國事業單位市場化。早在19世紀80年代末期,很多西方國家就積極的引入了權責發生制,他們通過使用該項制度提高經濟責任感與財產使用效果,當我國事業單位使用權責發生制時,不僅能夠使我國事業單位更好的適應國際會計發展,而且能夠使事業單位更好的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實現事業單位的市場化;二、有利於事業單位準確、真實反映資產、負債。與收付實現制不同,使用權責發生制時能夠良好的記錄出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發生情況,同時也能夠使會計覈算人員做好固定資產覈算工作,因此能夠更加準確的反映出企業資產情況。除此以外,還能夠準確記錄出業務是否發生,從而詳細記錄下企業負債情況;三、保證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規範化的重要條件。當前的事業單位不僅講求效率、而且講求效益,在使用收付實現制時,事業單位會由於資產不計折舊而降低了會計分期資金使用效益的可比性,而在使用權責發生制時能夠良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從而保證了工作效率及事業單位效益,使預算管理工作更加規範化。

三、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覈算中的應用策略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全面發現事業單位會計覈算使用收付實現制存在的問題,爲了提高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的有效性,下面提出五點使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會計覈算的方法。包括在收入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在支出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在對外投資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在固定資產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一)在收入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

收入是事業單位開展經營性業務的重要內容,因此要想更好的反映出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發生情況,事業單位就應該在收入方面使用權責發生制。首先,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人員應該嚴格按照財政部門審批的預算進行業務設計與規劃,在使用權責發生制時,應該遵循“收入與支出兩條線”這一規定進行相關的收入覈算工作,並在事業單位發生經濟事項時,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原則進行工作確認;其次,財政部門安排的用於單位組織的預算資金、預算法設計的財政專戶資金,應該在事業單位進行年度預算時,進行全面的分析、確認與計量,並將其納入“事業收入”、“財政補助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中,從而保證每一科目收入計算的準確性,最後,事業單位應該利用權責發生制詳細做好每一項經濟業務收入的記錄工作,不僅明確記錄出經濟業務發生時間,更應該詳細記錄出每一項業務收入是否到位,從而爲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二)在支出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

權責發生制在支出方面的應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借入款項利息支出方面,由於利息支出具有一定的時限性,因此事業單位應該根據自身的借款時間、借款利率,嚴格按照會計覈算週期進行利息方面的計算與支出,但是由於事業單位工作內容相對複雜、支出量較爲零散,因此在整體進行支出記錄時,還應該積極採取收付實現制,保證事業單位會計覈算人員能夠準確記錄出事業單位經濟支出情況;二是用於事業單位區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具體來說,在事業單位內部的收益性支出應該詳細歸於在該會計覈算週期中的成本,但是資本性支出就應該按照事業單位收益情況分攤經濟支出。像事業單位內部購置固定資產時,就應該將其納入資本性支出類別中,從而根據固定資產新舊程度及實際損耗程度分攤經濟支出。當事業單位進行了一項經營性項目並支出經濟成本時,會計覈算人員就應該將該項支出納入收益性支出中,從而全部計入該會計期間單位的支出科目中。

(三)在對外投資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

事業單位對外投資主要包括兩方面,因此在對外投資方面使用權責發生制方法時,也會將其應用於股權性投資與債券型投資中。根據對股權性投資與債券性投資的瞭解,我們能夠發現,債券性投資這種對外投資,事業單位不會統一獲得收益,且獲得的收益與支出也是不固定的,因此在使用權責發生制時,事業單位不應該在投資進行回收時進行一次性的確認與記錄,而是應該在債券獲得階段性收益時進行分期記錄,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事業單位對外投資的'記錄效率,而且能夠有效避免在一次性記錄過程中出現的動態變化問題。像事業單位在購買債券時,單位應該詳細按照該債券的分紅時間進行記錄,通常情況下,對債券的記錄時間爲每月一次。在進行股權性投資時,事業單位就應該採用權益法或成本方法進行會計覈算,通過參照相關的會計制度,對股權從投資到最終回收進行損失或收益的計算,並將其納入應收利息這一科目中。

(四)在固定資產方面進行權責發生制處理

固定資產是事業單位資產組成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因此會計覈算工作人員也應該提高對該固定資產覈算工作的重視,在上文的分析中,我們全面瞭解到使用收付實現制在固定資產覈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基於此,就要將權責發生制應用於固定資產確認、記錄、覈算工作中。首先事業單位會計覈算人員在覈算固定資產時,由於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損失等問題,因此事業單位就應該按照減值準備及相關的會計準則進行覈算;其次,固定資產覈算應該積極使用工作量法、年限法,通過對固定資產詳細研究分析,明確記錄出固定資產得原有價值,並實時掌控固定資產的市場價值,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在詳細會計分錄中,應將固定資產“借方”記爲支出中的折舊貸科目,將“貸方”記爲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類似科目,從而使會計覈算人員在後期覈算時能夠準確進行整體的核算工作;最後,由於事業單位中所包含的固定資產較多,因此在使用權責發生制進行記錄時,會計覈算人員應該對每一項進行分類記錄,從而提高事業單位會計覈算的準確性。

(五)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進行權責

發生制處理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向:一是資產負債表。在該方面的應用可以增設固定資產淨值、累計折舊等相關科目,通過增設上述科目,能夠使會計覈算人員更細緻的記錄出事業單位內部經濟項目發生情況,從而在製作資產負債表時,能夠準確爲信息使用人員提供支持,保證其能夠更準確的分析出事業單位當前的經營現狀以及日後的發展方向;二是收入支出表。事業單位會計覈算人員在工作中可以通過使用權責發生制,將相關的收入、支出數據準確錄入收入支出表中,從而更好的反映出在每一會計期間中,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三是事業單位現金流量表。該表主要能夠反映出事業單位在相應會計期間內資金流入、流出情況,通過該表能夠直觀反映出事業單位在該周期內部的財務彈性情況,並根據當前的財務彈性,更好的預測出事業單位未來資金流入流出情況,從而實現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規範化。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發展、事業單位工作範圍不斷擴大的基礎上,事業單位使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會計覈算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事業單位就應該根據自身運行狀態,合理使用權責發生制,通過本文的分析,會計覈算管理人員可以積極將權責發生制應用於事業單位收入方面、支出方面、對外投資方面、固定資產方面以及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希望本文的詳細分析能夠爲事業單位會計覈算工作人員順利使用權責發生制提供更多的參考信息,從而實現事業單位的優化升級,促進事業單位長遠發展,同時也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