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差異教學的方法研究

學識都 人氣:2.23W

關注差異  因“才”施教——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差異教學的方法研究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差異教學的方法研究

【內容概要】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現代教育理念要以學生髮展爲本,在此原則下,就應當承認學生間的差異和發展不平衡。直面學生的差異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應該直面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個性,發展孩子的個性,給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把自己獨特的個性展現出來,設計有差異的課程,實施有差異的教學,獲得有差異的評價,意義就變得極爲重大。本文就從以下兩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
 一、學生差異性的主要表現:
 1、學生基本功的差異;2、學生學習興趣的差異;3、學生學習態度上的差異
 二、差異性教學的實施方法:
 1、多種方法找到學生差異所在;2、教學目標的制定應體現差異性;3、教學內容應體現差異性;4、作業的設計應體現差異性;5、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的綜合運用;6、進行差異評價進行及時反饋

關注差異  因“才”施教——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差異教學的方法研究

【關鍵詞:教學、差異、表現、實施】
 
 場景一:第一堂信息技術課
 同學們都帶着相當興奮的心情走進機房,有的馬上打開了電腦,熟練的玩起了紙牌;有的迅速打開IE,上4399遊戲網;有的抓着鼠標,敲着鍵盤,一臉神祕感;有的面對電腦既不敢碰也不敢問,乾脆坐在座位上看着別人……
 場景二:平時的信息技術課堂
 老師佈置了一個任務,學生紛紛開始動手去操作了。看書、自學、交流、探究,開始都顯得非常認真。幾分鐘後,這種局面就開始改變了。有一部分人已經完成了任務,於是就偷偷摸摸的玩起了紙牌、掃雷,或上網,或聊天;一部分同學仍然在中歸中矩,按步就班認真完成任務;還有一部分人動作慢慢騰騰,甚至束手無策,到下課也常常無法完成任務……
 以上兩種場景相信許多信息技術老師在教學中都遇到過。作爲一門新興的課程,信息技術其實踐性強,發展快。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現代教育理念要以學生髮展爲本,在此原則下,就應當承認學生間的差異和發展不平衡。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直面學生的差異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應該直面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個性差異,發展孩子的個性,給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把自己獨特的個性展現出來;設計有差異的課程,實施有差異的教學,獲得有差異的評價,意義就變得極爲重要。
 一、學生差異性的主要表現:
 1、學生基本功的差異
 由於經濟條件的差異,學生家庭的差異,學生對於計算機水平也層次不齊。有些學生家裏沒有計算機,甚至學習這門課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一切從零開始;而有些學生已經是計算機領域中某一方面的“小能手”、“小專家”了,這就造成了學生之間客觀上的差異。
 另外學生本身能力上的差異也同樣存在,如上課時學生甲比學生乙思維要敏捷;學生丙長於形象的直觀記憶,學生丁則擅長於抽象的語言記憶。有的學生接受能力明顯強於其他同學,有的參加過校外培訓,有的甚至參加過電腦作品大賽,有的則連電腦都從未接觸過。從而導致他們在學習不同的內容時就產生了差異。
 2、學生學習興趣的差異
 學生自身所具有的各種能力、興趣也不同。反映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指法進步很快,但學習軟件操作時頗感吃力;有的學生作品創意不錯、美工很好,但對程序設計思想的理解力不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差異主要表現爲:A類生學習興趣濃厚,愛好廣泛,求知慾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學習成績穩定;B類生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學習興趣有偏差,成績不穩,但有潛力;C類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對差些,學習吃力,成績不理想。只有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感興趣的學生學習起來纔會事半功倍。只有瞭解學生存在的差異,並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對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纔能有效實施“差異教學”。
  3、學生學習態度上的差異
 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有很大差異:分爲主動型、非主動型、被動型三類。不同類型的學生對學習內容、教師教導方式的要求及完成學習任務情況均有較大差異。如果對不同知識水平、情感水平的學生進行相同內容、統一進度、同一方式的'教學,勢必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喪失對信息學科學習的興趣,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網絡遊戲上;基礎差的又會“吃不了”,加劇厭學情緒,甚至對信息學科的學習自暴自棄。
 二、差異性教學的實施方法: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客觀差異,我們該怎樣去組織我們的教學,讓每一個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讓每一個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得到發展,讓全體學生的信息素養得以提高呢?
 1、多種方法找到學生差異所在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爲了有效地實施“差異教學”,教師必須在課前完成對學生差異的測試和調查,並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對全體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很好的實施“差異教學”。調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一般採用談話和問卷的方法找出學生存在哪些差異?他們對哪部分知識比較感興趣,對哪部分知識不感興趣?對計算機知識知道多少?等等。
 2、教學目標的制定應體現差異性
 教學目標分爲集體目標和個人目標,集體目標是每個同學都要達到的基礎目標,個人目標是根據個人的能力、興趣、基礎而設定的,它是每一個同學在經過自己的努力下能達到的最佳目標。如在教學“美化文章”一課時,就可將集體目標定爲 “圍繞主題,會利用藝術字和自選圖形來對文章進行適當的美化”,對基礎差的學生可將目標定的低一些,只要能根據課本完成基本操作,對美化程度不作嚴格的要求,而對基礎好的學生提出的高層次目標爲“能靈活運用我們學習的知識,自主選擇方法,將文章進行個性化的美化”。
 3、教學內容應體現差異性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除了要制定有差異性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內容也要做適當的差異性的調整。而教學內容的調整要適應不同學生的要求,既要考慮教學內容難度差距適量,又要確保能在同一課堂中進行。如教學《建立個人博客》一課時,我就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基礎差的學生只要完成註冊任務,並且可以取得其他同學的幫助;普通學生只要能自主註冊、登陸到自己的博客就完成任務;對於基礎好的學生則將教學內容進行加深,要求在自己的博客中發表一份文章,介紹自己建立博客的過程,以便利用博客平臺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
 4、作業的設計應體現差異性
 “差異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本着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空間的原則,設計開放性強、探究性強的作業讓學生進行探究。如教師在出題時可以出成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的,以達到《指導綱要》的目標要求。選做題可出一些與生活實際聯繫密切、綜合性強的題讓學生去解決,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能力。如製作多媒體演示文稿的練習,教師可設計模仿類練習和自我設計兩種練習。基礎一般的學生完成模仿練習即達標,基礎好的同學可往更高層次發展,要求製作優美作品,並可自由發揮,體現個性。
 5、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的綜合運用
 (1)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將班級中的學生按一定的標準分成多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完成一個既定目標的學習過程。小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與人溝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共同研究解決方法、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各自的特長,學習到別人的長處,形成以強帶弱,以弱促強的格局,使每一個學生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和興趣的目的。如:我在教學《自選圖形》一課中,首先創設情境爲老師房屋進行平面設計,將全班分成若干個設計小組,每個小組中都有負責進行排版設計的同學,有進行文字描述的同學。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任務,每位同學都能在小組中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學生的興趣非常的濃厚。
 (2)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不僅僅是對基礎差的學生,對於基礎好的學生也要給予輔導,以期達到“提優補差”的目標。輔導的內容不能光停留在學習內容上,還要在學習的思想、策略和方法等方面進行輔導。對基礎差的學生,教師要幫助其查找原因,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以達成學習目標;對學有餘力的同學教師應注意課外拓展、練習的指導,讓其學習更具個性。通過有差異的輔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6、進行差異評價並進行及時反饋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差異性教學,教師的評價也要體現差異性。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潛能進行富於激勵性的差異評價,對於基礎好、接受快的“優等生”,對他們評價要嚴格,除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要求他們能用不同的方法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體現個性;對於基礎差、進步慢的學生要找出他們的閃光點,用激勵的話來評價,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體驗成功的樂趣。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差異是永遠存在的,我們作爲信息技術教師,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這種差異,從這些差異中如何找到教學平衡點,縮短學生間的差距,讓差異轉變爲優勢,使每位學生都有選擇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在教師組織引導和激勵以及學生自我約束之下,人人學有所成,有所發展。實際上,如果能把學生的差異性轉變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教師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學習資源,變通方法與策略,變不利爲有利,則學生差異性問題並不值得我們如此畏懼,反而會成爲最有益的力量源泉。但這需要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有節奏地調控課堂教學行爲,挖掘學生潛能和智慧,關愛學生並及時把握他們的需要,建設學習型課堂,在師生共同發展中彼此體驗和享受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討論稿)
2、《差異教學論》(修訂版)-----華國棟
3、《教育學》----王道俊 郭文安
4、《中國電化教育》
5、《淺談信息技術學科中的差異性教學》----新課程改革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