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鏈績效評價研究綜述

學識都 人氣:2.61W
供給鏈績效評價研究綜述
摘要:在供給鏈治理中,如何科學、客觀、全面地分析和評價供給鏈的運營績效已成爲一個研究熱門題目。從供給鏈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評價指標、評價方法等方面,對供給鏈績效評價的研究現狀進行回顧和評述,指出供給鏈績效評價存在供給鏈績效評價應該包含哪些內容沒有明確界定等題目,井對今後供給鏈績效評價研究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看。  關鍵詞:供給鏈;績效;評價
   當前企業的外部環境正經歷一個鉅變的時代,經濟全球化趨勢席捲全球,客戶的需求不斷增長,產品生命週期日趨縮短,市場變化呈現不確定性。爲了增強競爭,迫使企業和上游、下游合作者(如供給商、客戶、物流公司等)更加重視相互間的協調,共同爲終極用戶創造新價值,這就使原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已演化成供給鏈與供給鏈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要有效地治理供給鏈就必須對供給鏈績效進行評估,因此如何科學、客觀、全面地分析和評價供給鏈的運營績效,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題目。
  
  一、供給鏈績效評價研究現狀
  
  (一)供給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爲了評價供給鏈整體運營績效,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考察供給鏈並提出了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總體上可以將這些評價體系劃分爲基於供給鏈運作參考模型的評價體系、基於供給鏈平衡記分卡的評價體系和Beamon提出的ROF(資源、輸出及柔性,Resourc-es,Output,Flexibility)體系三大類。
  
  1.基於供給鏈運作參考模型的評價體系
  供給鏈運作參考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Refer-enee—modd簡稱SCOR)是目前影響最大應用面最廣的參考模型,它能測評和改善企業內、外部業務流程,使戰略性的進行企業治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rit簡稱SEM)成爲可能。
  Bullinger等人用SCOR框架對供給鏈進行了“自底向上”的績效評價。高萍等人運用SCOR模型從供給鏈的可靠性、響應能力、靈活性、本錢以及資產五個方面衡量和測評供給鏈績效並給出相應的評價指標。何忠偉等人選擇SCOR模型的績效衡量指標作爲基準分析的基礎,對供給鏈流程進行績效評價。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供給鏈治理委員會(簡稱CSCC)於2003年10月頒發的(中國企業供給鏈治理績效水平評價參考模型(SCPRl.0)構成方案》17),包括5個一級指標,15個2級指標和45個3級指標,也與SCOR相似。
  
  2.基於供給鏈平衡記分卡的評價體系
  RobertS.Kaphn等人提出了“平衡記分卡”(BalancedScorecaxd簡稱BSC)評價體系。BSC不僅是一種評價體系而且是一種治理思想的體現,其最大的特點是集評價、治理、溝通於一體,即通過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滯後型指標和超前型指標、內部績效和外部績效結合起來,使治理者的留意力從短期的目標實現轉移到兼顧戰略目標實現。該體系分別從財務角度、顧客角度、內部過程角度、學習和創新角度建立評價體系。其中,財務角度指標顯示企業的戰略及實在施和執行是否正在爲供給鏈的改善做出貢獻;顧客角度指標顯示顧客的需求和滿足程度;內部過程角度指標顯示企業的內部效率;學習和創新角度顯示企業未來成功的基礎。
  自BSC被提出以來,以其簡單、易操縱等優點獲得了廣泛的認可。文獻將“平衡記分卡”的基本原理運用到供給鏈績效評價中,並結合供給鏈的特點建立了供給鏈子衡記分卡的評價體系。
  
  3.Beamon提出的ROF體系
  Semnon從供給鏈的戰略目標人手,通過影響戰略目標的幾個關鍵因素建立供給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該體系由三個一級指標構成即資源測度(Re-SOURCES Measures)、輸出測度(OutputMeasures)、柔性測度(Flexibility Measurement)。其中,資源測度反映效率水平、輸出測度反映顧客服務水平、柔性測度反映對環境變化的響應能力。每一個一級指標又有若干子指標構成。